高校建设的路径分析3篇
时间:2022-04-10 03:34:34
导语:高校建设的路径分析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概念。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这个概念是在2007年的首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上提出的。次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陈希提出希望把“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改称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特指原隶属于国务院某部门或行业,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归口管理部门发生变化,直属于教育部等部门主管,具有鲜明行业办学特色及突出的优势学科的高水平大学。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地区分布调整后,综合性大学的学科整合、以工为主的院校组建到近年来由两部和省部共建,“211工程”、“985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协同创新计划”等重大项目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得到了蓬勃发展。
二、德国研究型大学与工科型大学的借鉴意义。
德国大学模式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影响,柏林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研究型大学和工科类大学的两种主要代表模式。柏林工科大学以技术科学为核心,其发展与西方工业化密切相关,其学科设置、课程内容与工业化和科技研究紧密结合。在中国,蔡元培先生借鉴柏林大学办学经验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开拓性的改革和创新,马君武博士赴德留学回国后,创建了“独重工科”的广西大学。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既需要对西方国家(包括德国)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又要避免盲目跟从,一味生搬硬套。如何实现新时期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转型发展值得我们探讨。
三、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1.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机遇
一是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国家通过“211工程”、“985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协同创新计划”等项目强化了对行业特色高校的支持。高水平特色型高校需要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不断对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行调整。二是质量和特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分层和极差化趋势明显,行业特色型高校因与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天然联系,加之国家从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对办学特色培养的引导,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2.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挑战
首先,由于受行业办学的限制,基于原行业的固有联系,学校发展得到了有力支撑,部分高校自满、狭隘、僵化思想易影响其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步伐,其发展理念与先进的研究型大学存在显著差异。其次,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特色鲜明,但基础学科支撑总体较弱,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最后,行业高校隶属关系划转后相对以前得到的原行业支撑力度明显弱化,沟通渠道减少,合作减少。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亦有所下降。
四、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路径浅析。
1.探索大部制改革
管理隶属关系发生变化后,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发展与普通综合类大学逐渐趋同,其行业特色弱化与原行业联系渠道减少,学科设置“大而全”,教师引进缺乏定位,导致其与部分综合类大学一样存在诸多问题,如非教师人员占教工总数50%,党务与行政管理的部门繁冗,其数量通常在20~30个。随之而来的问题,如多部门共管降低效率;职能交叉多,管理成本高;政出多部,难于协调,人浮于事;管理重心下移无法实行;检查考核多,自主创新少。大学的大部制,即在大学的机构设置中,将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重叠的部门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高校行政机构职能交叉、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大学机构设置的大部制改革对于解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行政化趋势来说,其意义在于促进权力向学术系统分权,复归学术本位,提高管理效能。如何改革?笔者认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与综合类大学一样需要精简机构,重新梳理行政权力,强化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和保障功能,更需要各高校领导淡化领导者身份意识,凸显服务者的角色,逐步从微观管理者转变为宏观指导者,实现宽职能、少部门、高效率的管理目标。
2.探索管理重心下移
目前我国高校的决策权和管理权普遍集中在校级层面。院(系)对用人权、专业设置权、预算分配与使用权等都缺乏自主。这与其承担的责任不对等,易造成学校和学院间的权、责、利不够清晰。以二级学院单位为管理重心实现分层化管理,有利于减少管理环节和信息流动的阻滞,实现管理优化;使学校发展从上级行政驱动转为自我发展。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将管理重心下移?笔者认为首先要划清校院两级权责,实现集权与分权的结合,事权与财权的有机统一。涉及维持学校机关及公共资源、基础建设等权力不宜下放。学院可探索成立教授委员会,最大限度发挥其在重大事项上的咨询决策和监督制约作用。欧洲大学有教授治校的传统,学术人员力量强大;美国大学,虽存在代表社会利益的董事会和行政部门,但学术人员仍有较大的决策权。管理重心下移后,要明确不同的建设目标,强化校院两级资源配置。打破各研究中心的“山头地界”,实现资源共享。校级层面要发挥引领、协调、监管、整合等多种宏观指导作用,避免二级单位放任自流倾向;在学校发展的总目标下,可采取任期目标责任制等方式实现责任约束制度,量化责任目标。即学校把每个周期的总任务、总目标进行科学分解,分阶段考评。学院根据目标任务做出具体安排,把各项指标再次分解,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学校需要尝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高效的预算监督及财务管理体制,实现集权与分权的有效结合。管理重心下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改革趋势,如何集权分权目前并无统一模式,需要各学校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不断完善。
3.探索建设高素质专职管理队伍
行政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单元。美国高校普遍重视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首先,美国高校要求高级行政管理者把自己的管理织务作为专职,而非兼职。以往,院校两级的高级管理通常由教授承担,其管理职务往往是临时或兼职。尽管这种情况目前仍然存在,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体系趋向繁杂,对管理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者要实现管理高效,就必须把管理职位作为一种专职,而不能过多地兼顾其他。也就是说,即使是选择“双肩挑”干部,他们也应该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管理上。其次,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聘用上,教育相关管理类专业的背景应受到重视。目前,美国已有50所重点大学设立了高等教育管理专业,为向有意谋求高校管理职务的人员提供学位教育或专业培训。这些经验是值得我国高等院校借鉴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打造专业的管理队伍是建设研究型大学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笔者认为,在坚持国家对高校的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可适当考虑加强专业协会和专业社团等第三方团体在我国高校管理中的监督和参与作用。事实证明,专业协会和专业社团对高等院校具有引导和协同等功能。尤其是在如学术标准管理等专业性强的管理领域。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国家可适当考虑把目前由行政管理机构执行的某些高校管理的职能以委托的方式交给部分专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来履行,或通过其来实施监督管理等职能。当然,引导和帮助此类第三方机构的建设和完善是实施有关管理监督职能的必要前提条件。教育管理部门应更多的以宏观指导的形式出现在教育管理领域而非插手分管具体事务。近年来,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过度强化科研应用,重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但对管理队伍的建设缺乏有力措施。有些高校甚至没有把教师队伍发展前景或无处安置的人员转移到管理部门中,其对高校管理效率的阻滞显而易见。就目前的条件而言,我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一样,要求高校高级管理人员具有高等教育博士学位或专业的教育背景,但仍然可以此为方向做适当改革,如把副校长和主管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务专职化、专业化和对有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等。逐步实现高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剥离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实际上,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会经历一个“过渡时期”,我们必须坚持有分析的借鉴发达国家高校管理体系中的有效因素和做法,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积累经验。
本文作者:李博工作单位:江南大学
第二篇
一、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研究成果及现状
从目前档案学界的研究状况来看,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丰富,并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被逐渐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得高校档案资源信息化成为一个新潮的研究课题。档案信息化是档案资料的转变过程,改变原有的单纯以档案资源为重心的模式,而将档案的信息化作为重心,这是高校档案资源向信息化转变的具体要求,因此,应该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这一过程中,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档案工作应该围绕对档案的合理利用与档案资源的开发两个方面开展。档案工作人员应该从档案的保管者成为知识和概念的提供者,从被动的服务转变为主动地提供。因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要对档案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然后深入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并为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过程中,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服务。而管理体制不合理、室藏档案结构单一、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不良社会心理因素成为制约高校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因素。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时间价值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档案资源进行的高效管理,当前,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是高校管理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有极强的必要性,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近年来,各高校应发展需求,采取各种手段壮大自身建设,主要以高校合并、扩大招生、升格、综合化等方式为主,急需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档案工作水平无疑对提升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高校档案资源的建设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对高校评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评估的各项指标看,从办学思想,到实施环节,每一项都需要用档案来进行验证。
3.有利于加强与其他档案管理单位之间的交流
由于高校的档案资源管理工作与其他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差别,因此较之于其他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着极强的特殊性,尽管如此,与其他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也会存在共同之处,对高校的档案资源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然后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4.有利于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探究,可以在侧面看出高校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其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因此,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探究,能够为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有利于高校的管理工作向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三、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特点与功能
(一)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特点
1.知识性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所包含的信息量极为丰富,具有知识性。高等院校知识密集,专业领域范围广泛,因此,信息资源所包含的数量之大、门类之多,是其他资源不能比拟的,其涵盖了科学、技术
、经济、政治、军事等宽领域、全方位的信息。
2.智力开发性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具有智力开发性特点,高校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是出于对人才培养的目的。高校档案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受教育者相关信息,记载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各领域的相互活动、评价等信息,并以档案的形式对信息进行储存,成为今后高教研究工作的重要信息依据。3.综合性与科学技术先进性高校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既是教学基地,也是科研中心。高校人才密集,力量雄厚,而且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充实的理论基础,多种学科相互渗透,协同作战。在某种意义上讲,它反映了国家教育科学事业的最新成就与发展水平。
(二)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功能
“档案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一是凭证作用;二是参考作用”。高校档案是整个档案信息资源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宝贵资源。四、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了档案的形成管理与档案的开发利用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前者是高校档案薪资资源建设的基础,而后者则是这一工作的核心任务。高校教学和科研档案是高校全体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结果,它真实地记载了广大教职工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是高校教育资源的主体,具有较大的信息量和较高的科学价值,更是一笔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无形资产。第一、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对高校信息资源的建设将对高校的长远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第二,有助于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高校教学、管理、科研活动提供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第三,档案信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可以通过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提高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有助于提高档案工作的地位。第四,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将有利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档案事业有更广阔的前景。
深化高校档案工作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艰苦而又漫长的工作,需要全国高校档案部门加强协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建立有效的运转管理体制,深化综合管理,实现文档一体化,并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积极创新,充分发挥档案作用,实现档案利用价值。
本文作者:王国玲工作单位:哈尔滨广厦学院
第三篇
一、重点高校初步建设和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至“”前夕)
(一)重点高校的确定
1960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将全国重点高校的数量增加到64所,此后于1963年又增加了4所,共计68所[3]。
(二)相关背景分析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各方面的资源有限,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需要进行整体规划,集中各方面的资源,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的高校进行重点建设。这些高校要在“贯彻中央所规定的方针政策,学习苏联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加强行政管理等方面先走一步,取得经验,由高等教育部及时总结推广,以带动其他学校共同前进”[4]。1958年9月,伴随着《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的颁布,教育大革命正式开始。全国各地采用群众运动方式“大办高等学校”,致使全国高校数量猛增,超过了国家经济和学校条件的负担能力。面对这一情况,国家于1959年增加了全国重点高校的数量,以“指定少数学校,采取措施,着重提高教育质量”,从而保证“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又防止因为平均使用力量招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一部分学校能培养较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干部和理论工作干部,更有力地提高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水平”[5]。到了1960年,面对两年来高校大量增加,中央对于原定重点高校的数量感到太少,为更有力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支援新建高校的工作,决定再增加一批全国重点高校,以实现集中较大力量办好全国重点高校的目标。1961年4月,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指导下,中央转批了教育部《关于审定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发展规模和专业设置的报告》。
二、重点高校的恢复时期(“”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
(一)重点高校发展的基本情况
“”期间,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破坏。1970年前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政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重点高校被撤销[6]。1977年7月29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时作出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批示:“要抓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同年8月8日,他在科教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点应该定下来。重点大学,都要逐步加重科研的分量,逐步增加承担科研的任务”[7]。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指示,使得重点高校得以恢复。从1978年到1979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相继得到恢复,5所农业院校新列为全国重点高校。截至1981年年底,全国重点高校数共计达96所[8]。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在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校的报告》中指出:“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校是一项战略性措施。对于推动教育战线的整体工作,迅速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尽快改变教育事业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严重不相适应的状况,是完全必要的。”而在其附件《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意见》中则指出“全国重点高校要带动一般院校共同前进,一般院校要推动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向更高的水平发展。重点带动一般,一般促重点,相互提高,加速发展”[9]。这些观点的提出赋予了我国重点高校建设新的内涵和发展路径。
(二)相关背景分析
“”结束,邓小平同志复出并自告奋勇抓教育与科技,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重点高校建设的必要性:第一,从培养和选拔人才,造就一支知识分子队伍的角度。他指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需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10]。”而他们必须依靠教育来培养和造就。如何来抓教育而达到这一目标呢?他主张“两条腿走路——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其中“注意提高”的涵义,就是要“抓一批重点高校”。第二,从高等学校要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的角度。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一论断十分准确、生动、形象地揭示了高校在科研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随着高等院校的整顿,学生质量的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会逐步增强,科研的任务还要加重”,“重点大学都要逐步加重科研的分量,逐步增加科研的任务”,“朝这个方向走,我们的科学事业的发展就可以快一些”[11]。
三、重点高校建设的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
(一)“835建言”的提出
1983年5月,教育部在武汉东湖召开高教工作会议,讨论如何尽快发展我国的高教事业。5月15日,与会的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匡亚明和浙江大学名誉校长刘丹、天津大学名誉校长李曙森、大连工学院名誉院长屈伯川在听取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关于调整改革和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若干问题》的报告后,共同讨论并起草了一份给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建议书,即《关于将50所左右高等学校列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议》,史称“835建言”。建议书一方面指出当时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已出现“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趋向”,并认为“这些趋向对加速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是有好处的,是符合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另一方面,建议“从全国七百余所高等院校中,选出五十所左右基础较好、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较高、规模也较大的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建设的战略重点,并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今后五年内,在经常教育经费外,对这五十所左右的大学,由中央另增加重点投资五十亿元”[12]。四天后,即5月19日,匡亚明在武汉专门给邓小平同志写信,信中指出”目前我国整个教育投资和经济建设投资不相适应,尤其是高等教育上不去,满足不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对科学技术力量,特别是高级科技骨干力量的需要。这种情况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加以解决,到90年代势必更为严重”。信中陈述了四位名誉校长的建议,“选定顺应现代科学技术与高教发展趋势的50所左右高等学校,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集中投资,争取1990年前建成为高水平的多科性、综合性大学的建议,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各大学经常不安定状态,建立稳定的教学和科研秩序(即两个中心),以带动整个高教战线稳步发展,培养以后十年以至2001年后长期间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人材”[13]。四位老教育家的建议和匡亚明的信引起了邓小平以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5月24日,邓小平批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请当时主持国务院工作的领导同志“考虑”,“提出意见在书记处讨论”。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经过研究,采纳了四位老教育家的建议。1984年,国家拿出5个亿,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5所高校重点投资,并列入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得到通过,其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重大任务”,同时提出“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的学校,将自然形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14]。
(二)相关背景分析
从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在这10年动乱中,高等学校作为重灾区,受到了重创,贻误了许多发展的良机。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抓教育和科技,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一批重点高校”等重要思想,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使高等教育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835建言”的提出和匡亚明给邓小平同志的信件,充分反映了匡亚明等老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和高度责任感,也是他们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好一批重点高校的思想指导下,经过深思熟虑的产物。它们最终为中央领导所采纳,又体现了党中央领导集思广益、民主、英明决策的精神。
本文作者:史琪工作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建筑材料环保节能发展分析
- 下一篇: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问题思考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