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建设规划论文

时间:2022-07-30 03:32:20

导语:体育场馆建设规划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场馆建设规划论文

党的精神引领:要以群众体育发展带动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蓝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场馆作为体育赛事与其他活动的基础载体,在体育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运会作为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其比赛场馆亦受群众高度关注。本文以2017年天津全运会新建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提出赛后场馆运营参考意见,以期促进天津市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发展。

1天津全运会体育场馆建设指导思想

《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优化健身场地设施投资结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健身设施建设,落实国家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健身场地设施管理与维护,坚持建管并举,提高健身场地设施使用率。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及《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均明确提出,在完善体育设施方面,各级政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体育事业的部署和要求,加速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天津市于2015年启动为期4年的“全运惠民工程”。印发了《天津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以“全民全运、全运惠民”为总目标,秉承“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体育场馆和运动会配套设施。以满足竞赛要求为基础,促进“全运惠民工程”的推进,实现天津体育产业发展思想的突破。

2天津全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布局

大型体育赛事本身将形成一个区域性的临时资源配置中心,吸引整个城市的支持和能量,从而带来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建设选址既要考虑城市资源的平衡配置、后期的运营管理,又要考虑市民利用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2.1着重高校。将体育设施分散在城市高校更易于促进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并且意味着花费巨资建造的体育场馆的后续利用问题得到解决,场馆后期管理运营难度大幅降低。天津全运会高校承办比赛比例及新建高校体育场馆比例均高于第十二届全运会。2.2重点打造。静海区虽经济发展相对靠后,但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新建的天津体育中心小轮车场、射箭场、垒球场、橄榄球场、足球场均位于静海区健康产业园内。作为一个多功能、综合型比赛场地,赛后可用于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承担着天津市竞技体育发展的重担。2.3突出优势。天津市在中心城区着重改扩建原有体育场馆,在环城区和近郊区重点建设多个体育场馆,建立起大都市体育场馆的复合结构,迅速地改变了城市基础体育设施面貌,加速了体育产业的升级。对东疆湾景区和海河进行提升改造,改善城市面貌、打造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影响力及综合服务功能。

3天津全运会新建体育场馆设施功能情况

天津市体育设施门类基本齐全,具备举办全国运动会和国际比赛的能力。但其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仍然有待完善,场馆功能也应由单一功能化转向多元化、专业化转向群众化、封闭化转向开放化。3.1满足区域居民使用的区域中大型体育场馆。天津市全运会新建综合性体育场馆共12座,均配备齐全的附属设施。甲级大型综合性体育馆和甲级中型综合性体育馆分别位于武清区和宝坻区,设有活动性座席,在无比赛时间收起可扩大场地空间,赛后可作为区域内的体育中心,既能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又为对外进行大型文化体育交流建立更好的平台。3.2满足高校师生及周围居民需求的高校中小型体育场馆。新建高校综合性体育馆均设有约1/4的观众活动座席,可根据需要改变场地大小,赛后可用于大学生的日常教学、专业训练等,还可用于群众体育活动,体现“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服务社会的同时改善了天津市基础体育设施条件。3.3满足竞技体育发展需要的专业性场馆。天津体育中心5个专业性体育场由于项目原因,并未设立太多观众坐席,占地面积也不大,但均配备运动员休息室、裁判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查站、贵宾室、新闻厅等附属设施。引进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天津体育中心还配备供群众游乐、健身的体育公园以及供多种演出使用的专用舞台,可提供就业机会、丰富居民文化生活。3.4促进相关体育产业发展的外放场馆。环亚马球公园、海河春意桥至海河桥河段、蓟州国际度假村及滨海新区东疆湾景区作为市场化运作项目,使该处附属功能用房及相关设施齐全,结合赛事需求搭设部分临时看台,方便节约。借助全运会影响力,打造集健身娱乐、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城市风光,进一步促进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完善城市面貌。4天津全运会新建体育场馆融资情况场馆的建设与融资直接影响赛后运营。场馆建设投资巨大,举办高水平赛事对城市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天津全运会新建场馆中,区域政府与学校共同出资建设9座;区政府投资(建设单位自筹)建设7座;社会投资建设4座;市政府投资建设1座。社会资本的参与度是第十届全运会的3.58倍。此次场馆建设拓展了区校合作,PPP、社会直接投资等多种社会融资的方式。通过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发挥社会体育组织作用,积极推进天津市体育市场开发。

5结语

后期运营中应完善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政策,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价开放,提高场馆开放率,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场馆的优势,提高师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注重管理团队、人员的培养,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品牌赛事,推动高校体育服务业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区域人口优势不明显的场馆,应加强关注,充分完善场馆的基础设施,对其教学、健身、竞赛或娱乐等功能进行深度发掘,防止场馆闲置;打造专业性体育场馆的名气,提高其引进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的能力,举办高影响度的赛事方可吸引社会资本,由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营,发挥社会体育组织作用,带入更加专业的运营方法,通过社会资源推进城市体育市场的开发,以此推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越.体育强国:未来1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事业的需求[J].体育科学,2010(3):3-10.

[2]王洪利,王桂达.第11届全运会场馆建设及赛后利用的成果与问题研究[J].建筑经济,2013(11):29-32.

[3]黄卓.体育竞赛管理学论纵[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2010.

作者:刘姗萍 金银哲 方炜 单位:1.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 2.韩国龙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