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09 10:15:15

导语:县级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级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研究

1当前县级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县级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中财力不足

风景园林绿化建设属于基础设施投资,目前各地多以政府投资为主,县级城市经济总量小,事多钱少,忙于各项经济建设,用于园林绿化建设上的投资难免显得捉襟见肘。

1.2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中存在贪大求洋、急功近利的现象

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喜建大规模、大投入的工程;喜引外来的奇花异木;喜用大树移植;追求立竿见影的景观效果,急于求成,心志浮躁。

1.3园林绿化规划结构布局不合理,缺乏立体绿化意识

通常园林绿化规划建设注重植树造林,以植树造林为主要绿化手段。乔木、灌木、草坪、花卉组合运用,过于注重陆地绿化规划,对水面绿化并不重视,甚至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水乡城市,水体绿化基本都处于依靠自然生长状态,任其自生自灭。与此同时,却伴随着河塘、湖泊水质的急剧恶化。城市人口集中,土地资源珍贵,垂直绿化可起到节约土地,在立体空间上美化城市,规划时却常被忽略,光秃的水泥墙面、屋顶、立交桥都是可进行垂直绿化的对象,但在县级城市很少见到这些场所有垂直绿化,园林绿化规划缺乏水、陆、空立体绿化意识。

1.4园林绿化规划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存在千城一面的现象

县级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多有风格单一、相似度高的毛病,千城一面,没有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无外乎乔、灌木、草坪、花卉、雕塑、喷泉的组合堆砌,没有很好地和本城地域文化相结合,没能彰显出诸如“山水之城”、“湿地之都”、“银杏之乡”“、牡丹之城”的独特魅力和城市名片的功能。

2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针对县级城市财力不足的问题,可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步实施。改变政府作为唯一投资主体的局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绿化建设。可以公开拍卖绿地冠名权和广告使用权,筹集绿化建设资金,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认建、认养,采取企业出资建主题公园,社会各界捐资建设园林绿化设施,房地产项目、大型企事业单位周边自建绿化,纳入城市绿化统一管理。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等方式方法,使园林绿化建设资金来源、建设主体多元化,增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财力支持。

2.2在规划风格上避免贪大求洋,力求“中西结合”

西方绿化风格以“直”为美,在布局上多为规则式、对称式,讲究几何造型,表现出大手笔、大面积的绿化特点。我国传统的园林绿化风格讲究含蓄、追求意境,绿化布局为虚实、大小、远近、露透等方面的结合。若要做到“中西结合”,就必须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既吸收西方“大手笔”的绿化风格,又继承传统的乔、灌、草、花相结合的绿化模式,实现中西绿化风格的完美合璧。

2.3注重规划结构、布局合理性,树立立体绿化意识

从生态效益上讲,植树造林是搞好城市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的主要手段,传统园林绿化规划很重视陆地上树木、灌木、草坪、花卉的搭配使用。在现代县级城市,小高层、多层建筑、立交桥较为常见,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绿量,软化城市建筑的硬质景观,充分发挥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作用,垂直绿化是不容忽视的。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在墙壁、阳台、窗台、屋顶、棚架、立交桥等处栽植攀援植物,以增加绿化覆盖率,打造宜居环境。垂直绿化占地少,充分利用了空间,大大提高了城市绿量和绿化覆盖率,节约了土地,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土坡等,增强了绿化的立体效果。由于攀援植物随着物体外形变化而变化,从而软化了建筑物生硬的轮廓,并与城市绿化融为一体,会创造出多种生动的装饰效果。

2.4因地制宜,结合本城实际,突出园林绿化地域文化特色

文化是园林绿化建设的灵魂,在规划园林绿化时,要注重将本地文化融入园林绿化建设,以提高城市绿化景观档次,既可以将园林建设与历史遗迹、古树名木、人文建筑等人文景观的保护开发结合起来,突出园林的历史背景;也可以注重发挥地方物种的优势及市树市花的地方名花、名木效应,突出城市绿化的地域特色;还可以适当运用雕塑、园林小品等艺术形式来衬托绿化主题,体现独特风格。除上述方面外,规划应考虑到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客观上,县级城市经济总量有限,在满足生态保护、延续艺术美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是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工作努力的方向。

作者:赵志胜 陈昌卉 单位:射阳县城市规划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