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法制指导思想意义

时间:2022-01-11 10:57:27

导语:先秦时期法制指导思想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先秦时期法制指导思想意义

摘要:我国先秦时期法制指导思想其内容博大精深,其形式纷繁复杂,其影响可谓深远。法制指导思想代表一个时代的法律文化,是这个时代法制文明的标志,更是我国古人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吸取先秦时期法制指导思想的精华,将其运用到现代法制的建设中,以便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法制指导思想;中国法制史;先秦时期

中国先秦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从夏、商的“天讨”、“天罚”到战国时期的“一断于法,刑无等级,轻罪重刑,法布于众”,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因而就形成了我国古代较为完整系统的法制体系。并且,都有非常清楚的源流关系。借鉴先秦时期优秀的法制指导思想,不仅能促进我国法制现代化,而且能够提高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

一、夏、商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天讨”、“天罚”思想

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天讨”、“天罚”的神权思想。其法制指导思想的实质是借用天上的神权,维护地上的王权。主要目的是维护夏、商统治者的王权,巩固其朝代的统治。在神权政治法律思想的支配下,其宗教意识与审判处罚紧密相连,形成了“天罚”与“神判”的制度。这种法制指导思想对如今社会的现实指导意义并不大。但是,这种将王命与天命、王罚与天罚相结合的神权法制指导思想直接影响后世中国社会家天下的政治理论和社会格局。

二、西周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

西周时期“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是在夏、商两代“天罚”神权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以德配天”,其“德”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敬天、敬宗、保民。其中,“保民”是“德”的中心内容。“明德”就是主张崇尚德治,提倡德教。用道德教化,运用道德的力量去教育、感化民众。“慎罚”就是在适用法律、实施刑罚时,应该审慎、宽缓。这种法制指导思想强调教化与刑罚相结合,突出了中国早期的“礼”“刑”结合的法制特色。“明德慎罚”的法制指导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体现。我们必须看到其正面价值,结合实际加以应用。运用“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有利于重视国家工作人员的道德培养;重视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德治必须辅以法制,德治并非万能。“明德慎罚”即是“德”“罚”兼用的最好诠释。

三、战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一断于法,刑无等级,轻罪重刑,法布于众”思想

在春秋时期,最主要的法律活动莫过于成文法的公布。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的是郑国的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成文法的制定与公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打破了平民百姓不知法的桎梏。这标志着奴隶制法制的瓦解,封建制法制的建立,从而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春秋以来,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利益的各个派别的思想家展开的“百家争鸣”局面,到战国时期达到了顶峰。战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一断于法,刑无等级,轻罪重刑,法布于众”相比以往,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发展。“一断于法,刑无等级”是指不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按照法律论罪处刑。其打破了奴隶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垒,提升了法制文明。“轻罪重刑”在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主要是为了强化法律的威慑力,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法布于众”是指向百姓公布法律,使人人皆知法而又有法可依。从而,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论断。“一断于法,刑无等级”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推动我国人权保障的进一步发展。“法布于众”的法律思想在如今社会得到充分的体现。法律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未经正式公布的法律不为人们所知晓,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也不可能得到人们的普遍遵守。这有利于人人知法,从而有法可依,达到稳定社会的效果。

四、结论

先秦时期的法制文化是中国古代法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法制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明德慎罚”、“一断于法,刑无等级”、“法布于众”等法制指导思想仍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其法制指导思想的精华,古为今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变迁,其精华与糟粕同时存在,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应将精华之处与现代法制结合,以便更好的继承;对糟粕之处,不只是将其弃之,而是要从中吸取其反面警醒价值,更好地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2]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3]时显群.法家“以法治国”思想研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程燎原.先秦“法治”概念再释[J].政法论坛,2011,29(2):3-13.

作者:王文博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