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时间:2022-04-10 11:03:11

导语: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摘要:党的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论断和安排部署,开启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将法治思维贯穿、运用到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努力构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体系,规范和创新执法手段,树立全民生态法治理念,以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为实现美丽中国奋斗目标打好基础。

关键词: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法治

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在报告中占了很大篇幅,分量很重,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显著提升。报告专门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论断和安排部署,为我们绘就了一幅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跨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强化法治理念,将其贯穿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个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走法治化之路是必然选择,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已成为广泛共识。[1]

一、党的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部署

(一)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时间里,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党中央不仅提出绿色发展的新理念,而且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2013年5月24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以两个“最严”闻名的生态“法治观”,充分表达了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同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对“最严”生态法治观的进一步贯彻落实。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成为指导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在这些重要会议精神的指引下,五年来,我们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重大变化,生态环境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取得的成效令世人瞩目,为我们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从报告的内容来看,对生态文明建设部分着墨颇多,其中,“生态文明”一词被提及12次,“绿色”一词被提及15次,“美丽”一词被提及8次。报告的第一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五年来的成效做了总结;报告的第三部分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报告的第四部分将“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纳入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的奋斗目标,将“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纳入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报告的第九部分完全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是对今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所做的全面部署。报告坚持并创新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大势,总揽全局,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我国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在报告中,不仅“生态文明”、“绿色”和“美丽”这些词汇被多次提及,而且首次出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一表述,“美丽”一词被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报告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这些新论断和安排部署,标志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国家今后面临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仍然很艰巨,可谓任重道远。作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是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环境质量变化只是环境问题的表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而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依赖于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这正如报告所指出的:“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于已经步入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报告指出了环境问题的现状,包括各类污染排放导致的大气、水、土壤、农业面源等的污染,丢弃固体废弃物和垃圾,以及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地质灾害等。报告分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以及过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忽视,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等。报告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千年大计、基本国策、体制改革等不同角度指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路径。报告做出的这些重大判断和部署,对于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和指南。

二、建立和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立法体系

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方面,国内多地尽管已有较大发展,但仍存在大量问题,表现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的赔偿制度还不完善,违法成本过低、收益过高导致违法的驱动力强等等。这方面可以借鉴贵州经验,多年以来,贵州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持之以恒的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绿色贵州建设,在生态文明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成效明显,目前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近80件,有的是对全国性的上位法进行补充细化,有的是以解决贵州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贵州省内多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也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本地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来对待。2014年施行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是我国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法规,该条例针对生态保护设立“红线”,同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生态补偿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范式。近年来,贵州省加快了在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的立法步伐,2016年7月颁布实施《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7年1月颁布实施《贵州省水资源保护条例》,8月就《贵州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循环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立法,有的已进入正式立法程序,同时不断完善土壤、森林、湿地保护、能源资源节约、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规章体系框架基本成型。“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的“贵州模式”逐渐形成,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典范。从贵州等省的经验做法来看,科学的进行地方立法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照国家制定的耕地、水资源以及森林、草原等的保护管理制度,出台地方性相应法规、规章,进行认真落实。(二)及时总结和提炼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出台的政策、措施,条件成熟后可以上升为地方立法。(三)积极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将保护生态环境的这道制度屏障使用好,适时制定和完善有关“三废”排放标准的地方性法规。(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通过地方性法规增加干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考核评价权重,实施绿色GDP干部考核制度。强化相关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使地方性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处于人大和司法的严格监督之下。(五)充分行使民族地方立法权,加快生态自治立法。学者姚霖曾提出,“少数民族文化中蕴藏了丰富的生态制度文化”。[2]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将生态法治理念融入各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中,建构体现民族地方特色,以依法治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以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为主要规范形式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三、依法和创新履行行政执法职责

报告明确将统一行使行政执法职责作为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一直以来,生态文明行政执法难、环境执法力度弱的问题困扰着各个地方,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块短板,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机制存在很多问题,执法不规范、不严格等的现象大量存在,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如在产业投资环境审批方面,或受利益驱动,或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存在把关不严,随意审批的现象。企业废气、废水、废渣排放超标的现象仍然不容忽视,在企业环评验收环节,不按验收标准测评和打分,存在责任监管不到位,执法力度弱等问题,诸如此类的生态文明行政执法漏洞较多。按照报告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要求,解决生态文明行政执法难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依法行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在论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时,对“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做了具体要求,其中之一是党员干部要坚持“法治思维”。所谓法治思维,在本质上区别于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其实质就是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必须切实保护人民权利和尊重保障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3]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领导干部须具备的法治思维包括:一是法律至上,党员干部分析问题、开展工作要始终把合法性放在第一位,所有思考和决策都必须围绕合法性展开,严格按法律办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二是权利本位,在生态文明行政执法时,既要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正当权利。又要杜绝滥用职权,损害群众的利益,坚持积极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三是公平正义。在生态文明行政执法时,以公平正义为衡量标准,对合法的生态权益诉求依法维护,兼顾当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和社会的监督。(二)做好生态文明行政执法体制的顶层设计,规范执法,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做好顶层设计,创新环保部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完善执法保障体系。要合理渗入现代文明元素,采用生态修复、改良和保护等措施,保持农村“天蓝、山清、水绿、地净”的优美环境,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4](三)创新多种执法手段政府部门应当创新执法手段,购买环保服务,试行第三方治理,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行信息公开,采取信用约束等多样化的治理手段。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该积极承担政府生态责任,即为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运用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手段,积极地履行其生态保护的职责与义务。[5]

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生态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报告要求“坚持全民共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以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一)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加大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力度,引导生态文明上升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6]让每个人都谨记的谆谆告诫:“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7]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培育社会大众的生态文明道德,增强公众对于环境建设项目的知晓程度、参与程度。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6]。(二)加强法治教育,树立全民生态法治理念有日本学者曾说道:“法不只是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的秩序维持活动,这是不可能的————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8]《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6]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晓并自觉遵守保护生态和自然的各种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三)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作用大学应重视“生态人”的塑造,在此理念基础上,提倡将“生态教育”的课程融入到大学教育中,并让生态文明成为校园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9]将各专业与生态环境学科相融合,开设新学科,弥补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的空白。[10]鼓励省内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绿色校园建设,启发学生以校园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党的之后,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务必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通过制定、完善法律法规,构建完备的生态法治体系。注重生态文化环境打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法治意识,以法治治理方式规范、引导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长期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1]陈松松.关于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思考[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96-98.

[2]姚霖.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对忽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采撷[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6):78-82.

[3]袁曙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A]//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何丽芳.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统生态文化传承与发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1-14.

[5][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李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6.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5-04-25.

[7]的“两座山论”有了顶层设计[N].学习中国,2015-09-12(1).

[8][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申政武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9.

[9]朱善璐.大学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先锋作用[N].贵阳日报,2014-07-12(7).

[10]张晓鸽.生态文明纳入通识课程清华推进生态文明教育[N].京华时报,2015-08-04(1).

作者:王小波 单位:凯里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