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的生态型城市发展探究

时间:2022-04-12 05:15:47

导语:基于海绵城市的生态型城市发展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于海绵城市的生态型城市发展探究

1研究背景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生态型城市的构建已逐渐成为热点话题。积极推动生态型城市建设,也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认识等方面均达到一定高度后所亟待实现的目标。而城市水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在传统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下,下垫面的硬化和对生态空间的侵占改变了原有场地的水文特征[1]。水体的生态功能随着城市扩张性蔓延发展而严重受损,并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海绵城市是统筹、系统解决我国城市水问题的一种城市发展理念和方式,是城市开发建设落实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2]。因此,协调生态型城市开发建设与海绵城市理论的贯彻执行,探寻出可推动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中国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所必须面对并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2海绵城市理论与生态型城市的相互关系

2.1相近的产生背景。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最早期依赖自然,慢慢发展到适应并改变、征服自然,再到如今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转为与自然和谐发展,互惠共生。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博弈的载体,是二者不断平衡的产物。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生态环境遭到持续破坏,为人类活动带来致命隐患。生态型城市建设是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热点主题之一。随着人们对优质生活环境的追求,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实现绿色发展,满足人民生态环境需要的一个重要趋势[3]。同样,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也是为解决城市生态问题而产生的结果。海绵城市理论和生态型城市建设都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约束下的产物。2.2相似的目标和意义。生态型城市旨在融合经济、社会、资源等要素,合理配置资源,保证城市整体协调性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所以为解决日益凸显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更需要加大力度落实生态型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理论强调人与自然、水环境、水循环、土地利用的和谐共处,本质要解决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遵循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模式,以维持生态平衡和经济持续发展为发展目标。因此,海绵城市理论与生态型城市建设具有相近的目标和意义,探讨二者的关系对未来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3二者互为补充、依存关系。海绵城市理论可作为新形势下指导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生态型城市可视为海绵城市理论的实践,同时又可通过实践过程中的事实依据来指导海绵城市理论的完善,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依存。海绵城市探索了有关生态型城市建设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城市从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的生态水系、推行低影响开发方法等方面来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同时,海绵城市理念下生态型城市发展规划也拓展并完善了生态领域的研究范围。二者涉及不同层面的途径和内涵,但基于相似的发展目标及要求仍存在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紧密联系。

3宿迁市环洪泽湖区域现状概述

3.1区域位置。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江苏省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辐射的重要门户城市。环洪泽湖区域位于宿迁市南部,涉及泗洪县全县域范围及泗阳县和宿城区滨湖乡镇,沿湖地区约246.9km区域,2981km2(见图1)。3.2现状特征。环湖区域属于农业主产区,生态本底条件良好,水系统格局独特、水网发达。其中,保护范围包括清水通道维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滞洪区等,生态敏感性高,且滞洪范围广,高程14.5以下区域的居民受滞洪影响威胁大且机会多,只能通过安全建设工程,保障一定范围的安全发展(见图2)。

4宿迁市环洪泽湖区域生态策略研究

4.1构建海绵体系。建海绵城市首先要构建海绵体,既要保护好现有河流、湖泊等原有“海绵体”,也要依托现状特征建设新的“海绵体”。本次研究将构建四级海绵体系,分别为净化海绵、高阻尼海绵、高回弹海绵、过滤海绵。其中,净化海绵位于河湖水体及其周边,承担净化入湖水质的功能。该区域将尽量选择芦苇、菖蒲等有净化工程的水生植物,结合景观营造,设置有净化工程的人工湿地(见图3)。高阻尼海绵位于一级滞洪区,主要功能为加强一级滞洪区的滞蓄能力,结合低洼地势,设置水库、水塘,以及具有娱乐休闲功能的多功能调蓄设施(见图4)。ⅠⅡ高回弹海绵位于二级滞洪区,主要功能为加强二级滞洪区灾害发生后迅速排除洪水的能力,使居民快速恢复正常生活。该区域将保留毛细水网,增大河网密度,小区内以及公园等公共空间尽量使用浅沟等地表排水方式(如图5所示)。过滤海绵位于城市建成区,主要承担径流污染控制的功能。因此,将在源头采取低影响开发措施,如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生态护岸等截污滞留措施,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见图6)。4.2实现雨洪管理。1)截污收集。公园绿地径流系数比较小,但在暴雨径流量大时也可起到雨水汇水面的作用收集雨水;雨水通过建筑屋面收集后沿着建筑下行的雨水管道经过花坛种植池后,就近汇入到建筑周边的植被浅沟中;内部道路一般没有机动车通行,雨水径流污染程度比较小,主要通过就近导入路边的植被浅沟进行收集;广场多为滨水广场,就近流入雨水凹槽,然后排入湖中(见图7)。2)处理净化。主要采取生物净化手段为主的净化方式。在雨水传输过程中主要通过植被浅沟进行过滤和净化,汇入湖时则通过驳岸植被和近岸湿地水生植物进行进一步的水质净化(见图8)。

5海绵城市理论下的生态型城市发展策略

5.1严守生态保护空间。根据相关城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定城市的生态保护范围,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滞洪区、重要湿地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根据划定的管控区范围来确定发展方向,如一级管控区要采取严禁一切形式开发建设的策略,二级管控区严禁对生态功能有损坏的开发建设活动。具体来说在适度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可在近期保留合法的现状用地,禁止开发建设;中远期通过将现状用地转移、集中,逐步减少现有建筑并转化为生态隔离带。针对城市支流及毛细水网要尊重其自然汇水方式,保留现状水系,不得随意侵占、填埋。在管控基础上注重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识别生态斑块、构建生态廊道、修复水生态环境、建设湿地等,并从城市规划各个层次来明确落实要求。5.2强化规划管理。在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强调自然水文条件的保护及修复,应落实低影响开发的具体要求、原则、重点实施区域;在详细规划中应分解和细化落实上位规划提出的目标及要求。并将项目运营和管理结合在一起,将低影响开发的雨水构建贯穿至整个城市系统,做到落实项目、政策,明确目标、措施。5.3积极构建海绵体系。2014年住建部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鼓励各地探索建设自然留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首先要构建“海绵体”。因此在保护好现有河流、湖泊、沟渠等“海绵体”的同时也要建设新的“海绵体”,新建林地、河湖,并在修建广场、街道、停车场等公共区域用渗水砖铺设公共区域,因地制宜地建设下沉式绿地、公园、水景设施等。还要融入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弹性城市和垂直园林等设计理念,全面贯彻“构建海绵城市”的号召,以此来指导新型生态型城市发展建设。

6结语

生态型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生态型城市建设是城市未来发展必然趋势,其建设要严格遵守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平衡人、自然、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海绵城市理论作为一种符合时代背景的新型生态途径,已从学术界走向管理层面,亟待在实践当中推广。这一理论和生态型城市建设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完善的“海绵城市”理论的探索与研究是生态型城市发展的有力指引。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各领域专家学者及公众对海绵城市及生态型城市的重视程度会不断提高。对二者相结合的创新性建设方式的探索对整个生态领域的学术及实践均有指导作用。但海绵城市理论仍在发展之中,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贯彻这一理念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任心欣,俞露,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2]王宁.空间治理背景下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和实施研究[J].城市规划,2020,44(11):30-37.

[3]李玉洁.生态型城市建设中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8.

[4]钟德明,马艺祯.谈海绵城市建设在绍兴地区的发展前景[J].山西建筑,2020,46(4):38-39,97.

作者:张硕 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