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城市三位一体空间升维研究
时间:2022-09-08 04:38:00
导语:疫情过后城市三位一体空间升维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宣布了病毒肺炎是第6次突发国际公共卫生事件(PublicHealthEmergencyofInternationalConcern),对于“首战”肺炎的中国,无疑是全方面的考验。其中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也是防疫抗灾的第一道防线,在面对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表现出整体活力的不足和被动保护能力的匮乏,进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文中笔者提出了构建“三位一体空间”的城市升维体系,并对“三位空间”进行深入研究,为未来推进“城市升维”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疫情;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信息空间;防疫
1、城市“三位一体空间”概述
“三位一体空间”是指城市的土地空间、建筑空间、信息空间,在疫情后,应互为一体形成系统对城市进行全面升维,为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自然灾害做好准备,提升城市被动保护能力。
2、城市“三位一体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在疫情期间,随着“三位一体空间”的探析推进,发现城市空间中土地、建筑、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对于城市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建筑空间作为人们生活工作等主要场所,也是人群流量最大的地方,在疫情发生后反映出建筑设计上的诸多缺陷,土地资源与规划不合理的现象,信息反馈机制的不完善等也是亟待解决的凸出问题。
3、城市的土地空间升维
土地空间中人类生活的密度性随城市化愈加严重,很多城市仍追求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作为首要目标,而导致城市居住区域密集。人口流动性巨大是疫情不断产生的爆发点,其中土地资源优化和土地空间规划是城市防控疫情和灾难的第一道被动防线。3.1确保城市土地资源优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国城市以单中心与多中心的格局造成了人们生活的集聚[1]。而在土地财政的作用下,城市政府追求土地过高效益性,导致高密度的高层住宅,集合式的生活区域模式,加速了疫情由点到面的快速传播感染。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很多建设用地用于工业或产业区发展,对城市工业用地低的效利用和闲置废弃的厂房土地都可以重新规划定位,缓解城市居住用地的短缺,确保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住宅区域密集化,高层住宅普遍化。3.2城市土地空间规划。这次公共卫生事件可以看出土地空间规划与公共卫生已相行渐远,城市政府对于土地空间规划追求高的经济效益为先,让公共卫生空间常因城市的经济发展需求而不断让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片面追求城市单项目经济发展,会造成城市中心建设强度高,人口疏解困难,为城市治理带来极大的考验。特大城市与超大城市的高强生产能力以及经济活力,吸引着各地人口的聚集涌入,这也是在疫情来临时,公共卫生空间与人口密度不成比例导致疫情扩散加速的因素之一。
4、城市的建筑空间升维
建筑空间是人们生活工作的主要地点,也是疫情通过接触、空气、水等传播的主要场所。人流的活动密集,水源共用,公共空间的接触反思了在建筑空间设计之初,对于通风系统,废水处理等方面应应做好防疫措施准备,提升建筑空间的被动防范能力,为未来城市提升韧性[2]。4.1高层住宅空间。4.1.1高层住宅排水系统的完善。2003年SARS病毒在香港爆发的时候,当时病例爆发在高层住宅的淘大花园,从33层到41层,大概有19000个居民,其中有超过300例确诊,42例死亡,占整个香港所有SARS感染和死亡人数的六分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SARS大流行的报告表明,污水管道缺陷是造成病毒集中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3]。其中,连接共用排水系统的洗浴盆和厕所中地漏是污水管道传播的直接诱因,洗浴盆和卫生间厕所的地漏中,U型弯管里有水可以阻止空气传播的病菌从下水道系统中反出来,存水弯的水干涸会导致下水道废气的反流。据调查,在载有病毒飞沫的空气可能通过下水道系统进行传染至同楼住户,所以普通卫生间一定要注意地漏的设计位置,尽量将洗浴盆接至地漏,保持存水弯的长期有水状态,或有一定条件进行卫生间的干湿分离处理,减少地漏以防下水道废气的反流风险,在未来应在每户下水处安装杀菌仪器。4.1.2住宅通风系统。住宅通风系统在建筑设计防控时,总体设计建筑群布局应尽可能遵循主导风向,主导风向附近的建筑物应采用低层或多层,远离主导风向的建筑物应采用低层或多层。采用小型高层或高层建筑,这样就可以将自然风引入该地区,并可以阻止冬季寒冷的北风的作用{4}。房间的开口和平面布局应有进气口和出风口,以组织通风,进风口和出风错排列,对流面积较大。4.1.3公共电梯防护。在疫情期间,高层住宅电梯是为市民提供出入采购生活用品的必要通道,也是交叉感染的高发区,在电梯内应有物业人员及时进行消毒,放置消毒剂、卫生纸等一次性工具和合理安排各户的出入时间,避免人群密集交叉。4.2公共建筑空间。公共建筑空间作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为人们提供办公,娱乐,购物等生活样式。今年在天津宝坻百货大楼爆发的疫情传染,暴露出公共建筑空间的很多疫情防控不足,主要是在建筑的废水处理系统、公共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等。而在这次疫情来临时,应急改造的放舱医院表明了未来所有公共建筑空间都应具有二重性,都可以从自有功能转换为城市应急系统的一部分。以下几点是对具体规划设计中的问题概括和策略。4.2.1公共建筑空间的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可分为生活废水处理系统与医疗建筑废水处理系统,在疫情期间会通过下水排放大量的病毒以及有害物质,尤其是感染症状的小区或接诊疫情的医院,都会排放出照比正常标准高的废水,如若处理不当,将会引起更大规模的疫情传染。在废水汇聚处,应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根据病毒的特征“对症下药”。在医疗建筑废水处理处要更加严格,在进入公共排水系统前,应达到正常医疗废水处理标准,可预留大量的消毒池以备废水处理,再经过严格的标准检控,统一排到带有降解消毒剂浓度的工艺装置,进行普遍的降解消毒剂浓度,减少排入其他处理系统前的危害{5}。4.2.2公共建筑空间的中央空调系统。在许多的公共建筑空间内,中央空调也为疫情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中央空调系统采用的是循环送风式,所以无法对空气中的病毒进行消毒处理。如果病毒传播到空气中就会循环至整个公共建筑空间。在疫情期间,应对公共建筑空间的中央空调进行改造或停运。在公共建筑空间内,对于中央空调系统应进行分区的新风系统处理,杜绝单一循环送风。新风系统是近些年非常热门的设备之一{6},它会对建筑外空气进行净化并源源不断的输入建筑内,不开窗就能让建筑内空气与建筑外净化后的空气进行交换。此外,在中央空调系统换气处,应加入紫外灯消毒装置或气体消菌装置,对病毒进行过滤灭杀。4.2.3公共建筑空间的功能二重性。疫情的传染扩散导致确诊人数的迅速高升,接诊医院病床位不足会发生更多的连锁反应。疫情期间,全国临时通过公共建筑改造的放舱医院比比皆是,还有为疫情专门修建的雷神山与火神山,在现在关门大吉后,反思疫情高峰时医院床位不足而建造的雷神山与火神山,是否在其他建筑设计前考虑到公共空间建筑功能的二重性,在应对疫情时,能快速进行改造,节约时间与成本,对确诊病人实现更快的治疗.在未来,比如机场、体育馆、图书馆、音乐馆、街道、公园、学校、政府机关大楼等,在设计时应考虑在未来转化为应急系统的一部分,方便改造,及时运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城市的规划标准和建筑规范角度进行大幅度调整,做好技术层面的准备工作,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公共建筑空间的功能二重性建设,以实现未来城市建筑空间升维。
5、城市的信息空间升维
未来,随着大城市与特大城市的人口涌入和人口基数增多,人口密度问题有可能更加严重。未来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城市信息空间系统的升维,其中包括信息空间建设,提升城市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5.1信息空间建设。在大数据发展的的同时,5G的革新关连着智慧城市基建也接连改造升级。以信息传导为主的智慧城市系统在这次疫情突发的事件后,应再次进行规划与设计,找不足,补短板。对高校、社区、政府机关、医院搭建疫情咨询服务平台,实时掌握周边疫情状况,做到人流出入的信息轨迹跟踪,确保搜寻确诊者时准确、快速、无误,防止多次反复传染。例如硅基智能紧急推出的AI智慧回访平台,对当地社区住户密集、流动大的基层社区居民进行排查,快速摸清健康和流动情况,并宣导正确的疫情防治方法与收集疫情大数据工作。5.2信息的反馈机制。在信息空间建设时,对信息源出入口应进行高度管控,严防真实信息的沉底,非真实信息的公开。完整的信息空间应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机制[7]。如果从城市中心往外的信息比作一张“大蜘蛛网”,那么实时反馈机制牵动着整张网的状态。在全球一些顶级城市诸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每天都适应着超高流量状态,他们对于信息的反馈能力就非常强。
6、结语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工作虽已取得了初步成就,但却不可掉以轻心,严防外来输入。国外的疫情肆虐着城市每个角落,这无疑是对城市抗疫防灾能力的一场巨大考验。未来的城市健康是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与设计,应从土地,建筑;信息三大空间相互配合为一体的模式,进而使城市“三位一体空间”进行全面升维,达到应急多变,健康韧性极高的未来健康城市。希望本文能够为建筑与城市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思维灵感和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平成.基于多源数据的广州市主城区多中心空间格局解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2]刘志敏,修春亮,宋伟.城市空间韧性研究进展[J].城市建筑,2018,304(35):18-20.
[3]冯生华,李明蓉.当务之急检查地漏一从SARS看存水弯的重要性[J].给水排水,2003,29(8):59-59.
[4]马晓干.何做好住宅小区的节能设[J].山西建筑,2009,035(030):237-238.
[5]杨世春.城市污水处理厂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5,(16):115.
[6]殷平,StanleyA.Mumma.独立新风系统(DOAS)研究(1):综述[J]暖通空调,2003,33(6):44-49.
[7]张维平,蔡放波.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反馈机制的社会学分[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6,006(002):44-47.
作者:马硕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 上一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研究
- 下一篇:疫情时期人类活动对水域景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