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副刊在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
时间:2022-05-15 02:55:14
导语:党报副刊在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不断挖掘梳理城市文脉,丰富充实城市文化内涵
南通日报副刊是南通地方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是其他力量无法替代的。南通日报副刊人,历来就有文化自觉的良好传统,把弘扬、挖掘、传承地方文化作为己任,把地方文化作为报纸副刊的重要支撑。南通的每一个文化事件、文化项目、文化产业几乎都被南通日报副刊关注过、报道过,甚至是长期跟踪、深度挖掘过。及时发现优秀的文化现象,并予以大力弘扬。南通有一千余年的建城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通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各种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副刊人,首先是新闻人,对新出现的文化现象特别敏感。及时发现,及时报道,是副刊的常态。略举两例。蓝印花布虽不发韧于南通,但南通人吴元新把这一非遗传承发展得十分到位。30多年前,吴元新就走村串户,在农村收集了上万个蓝印花布的纹样。他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加以研究和创新,出版了相关的专著,并在南通大学、清华大学建立工作室,向年轻学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艺。他还把自己的女儿女婿动员起来,一起加入到这一非遗的传承中。吴元新也因为对蓝印花布传承成绩突出,被选为中国民协副主席。蓝印花布现已成为南通的一个文化招牌。吴元新的传承工作做了几十年,我们南通日报副刊也跟踪了几十年,有关报道难以统计。南通有一个地方剧叫通剧,唱的是悲腔,说的是方言,守着几个传统剧目,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而南通通剧团一班人绝处求生,不断改革创新,推出了新的剧目《瓦匠女人》。我们副刊记者闻讯而动,把这一改革创新作为地方剧种求生存求发展的样本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及时推出了长篇报道。《瓦匠女人》受到了年轻观众的欢迎,还走出了南通,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一剧救活了一个剧种,也救活了一个剧团。尽管报纸成本在不断增加,但对文化宣传我们一直不惜版面。文化视点版面一周一期,图文并茂,全年就有50余个重大文化报道奉献给广大读者,让读者享受到文化大餐的独特味道。对地方文化进行长期深入的挖掘和梳理。每次版面调整、栏目增减,我们都站在加强全市文化建设的高度进行认真梳理,哪个文化领域还未涉猎,哪个文化条目还不清晰,就把版面和栏目定位于哪里,举全副刊之力,甚至全报社之力,不惜时间,不惜工本,直到完整梳理完成为止。一以贯之,长期坚持,体现的是党报副刊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南通人文荟萃,众多杰出人物在这里留下史迹。杰出的戏剧理论家李渔,外科医学家陈实功,说书艺人柳敬亭,“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实业家、教育家张謇,著名演员赵丹,等等。2014年,赵丹故居所在的老街区面临改造,如何保护名人故居成为民众普遍关心的话题。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在“城市记忆”版面开出《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寻访》栏目,从寻访名人故居切入,对南通的一百多位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进行了全部梳理。历时两年多的报道,是一次对文化名人的大巡礼,既让大家知晓了南通人文历史之厚重,也让政府部门深切体会到对名人故居保护的责任之重。这一栏目被中国报纸副刊协会评为年度优秀栏目。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南通,既有吴文化的软糯,也有楚文化的坚韧,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被称之为江海文化。为了发扬光大这种地域文化,2016年,我们专门开辟了《江海文化大家谈》栏目进行深入探讨。从市委书记、宣传部部长,到普通市民,包括海外通籍人士,对这一话题兴趣浓厚,纷纷撰文参与讨论。通过长达一年半,200多篇文章的全方位探讨,最终形成了共识,认定“包容汇通,敢为人先”是江海文化的精神内核,并把它作为城市精神永远伴随南通不断发展前行。文章结集出版,成为一份厚重的文化产品。2012年,我们设立了《古镇觅古韵》的副刊新栏目,把南通下辖的二十几个古镇的古迹留存、人文历史、现实风貌等系统梳理了一遍,最后把文图结集,作为江海文化系列文丛之一种正式出版。直接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南通日报副刊部历届负责人,都是市政协委员。通过这个平台,他们不断提出文化建设方面的议案,直接促进地方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副刊人还积极加入江海文化研究会、张謇研究中心等社会文化团体,用副刊积累的各种文化资源为相关研究、相关产业作出独特的贡献。比如南通1895产业园建设、张謇全集的编撰出版等大型文化工程,或多或少地利用了我们副刊人提供的文化资源。我们副刊部门还独立承担有关文化项目。比如2016年,我们副刊承担了南通首部旅游口袋书《寻味南通》的编辑出版工作,填补了南通空白,受到了外宣部门和旅游者的普遍肯定。
搭建多种平台,促进城市文化人才不断成长
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关键在人,在文化人才的培养。党报副刊是个文化平台,有责任为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所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出力。报纸副刊是一个展示平台。所有文化成果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充分展示。比如文学作品,可以在“江海文学”版上展示;出作品集了,可以在“阅读”版发表书评;书画篆刻作品也可以在相关版面与广大读者见面。副刊也是一个竞争平台。南通灯谜爱好者众多,有两个灯谜协会。我们在文艺副刊广玉兰上设置了灯谜栏目,让两家灯谜协会打擂台,谁制的谜好就优先刊登谁的。这样的良性竞争,调动了两会的积极性,灯谜质量有了长足进步。副刊也像一所学校,能磨练人。副刊编辑对工作精益求精,眼里容不得沙子,对每篇稿件,甚至每个文字都要斟酌再三。磨稿子,实质上是磨人,磨作者。我们建立有作者群,在群里就某个稿件,或者某些共性问题,随时开讲。这样的探讨和交流颇受作者们的欢迎,都说受益匪浅。我们副刊部,也是个参谋部。一位庞姓作者是个篆刻爱好者,又对地名文化有兴趣,我们就建议他用篆刻的独特艺术形式,把300多个南通老地名记录下来。我们破天荒地为名不见经传的他开了栏目,一直延续了两年多时间。这样的高待遇,既促进了他艺术的提高,也为南通地名文化留下了一部特别的著作。从百年前报纸副刊发韧起,鲁迅、沈从文等一大批文化大家从这块园地里走出来,也就是说报纸副刊从她一诞生就有培养文化人才的光荣传统。时代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优良的文化传统还是很有必要继承和发扬。
坚持高雅品格,把党报副刊办成城市文化地标
报纸副刊具有天然的文化属性。有什么样的地方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报纸副刊。反过来,地方权威报纸的高质量副刊又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民晚报的《夜光怀》、文汇报的《笔会》、羊城晚报的《花地》、北京晚报的《五色土》等名牌副刊,就是所在城市的文化地标。副刊版面清晰,定位明确,特点鲜明,文气沛然。南通日报副刊根据地方文化特点和需要设置版面和栏目,这既能赢得读者,又有可靠、充足的稿源。长期坚持,既为地方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又形成了独特的副刊风格。在版面风格上,我们一直把文气、雅致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以综合性文艺副刊广玉兰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版面为广大读者所推崇,已成为南通日报的品牌,南通地方文化的品牌。副刊人也是文化人,各有擅长,成果丰瞻。优秀的副刊,离不开优秀的副刊人。我们南通日报副刊编辑都努力成为地道的文化人,甚至是知名文化人。他们都热爱地方文化,各有成长。梅庵古琴,是南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副刊编辑严晓星是古琴掌故方面的专家,出版了多部专著。也正因为他的突出成绩,南通成为中国古琴研究的一块高地。朱一卉、毛雨森擅长小说创作,担任市作协的领导工作,出版了几百万字的小说作品。胡豆周对南通的护城河,也是国家5A景区的濠河进行了一年不间断的踏访,写出了《濠河边走过二十四节气》的旅游文化专著。编辑中还有人专门研究南通方言、服饰,写出长篇研究论文。面对新媒体时代,副刊的文化传播出现新的挑战。变的是媒介,是载体,不变的是副刊人对文化的坚守和担当。近年来,南通日报副刊人又在积极探寻有效路径,让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在新媒体形态下有新的更大的拓展。
作者:周权 单位:南通日报社
- 上一篇:加快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策略思考
- 下一篇:智慧城市建设下智慧园区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