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路径思考
时间:2022-06-18 08:50:05
导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路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长久以来,我国通过高消耗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促使“城市病”和环境污染蔓延,在正视这一问题后,传统的发展模式便被以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取代,生态城市便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重要一步,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态城市建设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和谐发展和文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生态城市。生态建设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社会至关重要。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加快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可以有效避免因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的人口、资源、环境巨大压力;减轻城市土地、水供应短缺问题;有利于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发展生态产业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解决城市病突出问题;有利于创建生态文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创举。这一创举为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生态文明基础、生态经济基础、生态环境基础,通过生态城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城市含义及特点
(一)生态城市含义。生态城市是一个特殊的、人工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是指充分应用城市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理论和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社会因素所建成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整体优良、生态良性循环的复合体。(二)生态城市特点。“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一方面是指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城市建设强调了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可持续理念,在不断的城市化建设中追求和谐,关注未来,强调整体,实现高效。
二、我国在建立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困境
(一)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随着大部分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形势不容乐观。地表水水质状况严峻,部分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力,可用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空间越来越紧凑。(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给生态城市建设带来巨大压力。“十三五”期间,虽然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随着全国城市GDP的急速增长和城镇化率的提高,各省(区、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趋势却呈现不一致、不协调的怪圈。对2017年我国首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图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相对滞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增速、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见表1)。2016年全国各省(区、市)平均绿色发展指数为79.16935,其中,北京、福建、浙江、上海等17个省(区、市)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宁夏、西藏、新疆排在最后三位。北京、福建、浙江、上海等东部10个省(区、市)中,超过半数绿色发展指数排在全国前10位,这些省(区、市)全部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尽管东部沿海地区受环境质量、生态保护两个方面的影响较大,但鉴于环境治理、增长质量、绿色生活3个方面普遍好于其他地区,绿色发展指数整体较高。其绿色发展指数体现出沿海发达省(区、市)的产业结构优化程度高,技术水平突出等特征。东部沿海地区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程度整体偏低,其中天津、北京、河北3个省(市)分别排全国倒数前3位。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指数处于中游位置,受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绿色生活3个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大,且公众满意程度普遍较低。西部地区12省(区、市)中超过半数以上的省(区、市)环境质量和生态指数处于中上游位置,然而受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增长质量、绿色生活4个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大,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指数虽普遍较低,公众满意程度却总体较好。总体而言,社会公众满意程度评价包括其对本地区生态环境总体情况的满意度、对生态环境改善状况的判断和对市政环境卫生及污染和治理情况等各方面的判断,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所在省(区、市)空气、水、周边环境等环境质量状况的认可程度,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息息相关,对生态文明建设指数的评价包含更多深层含义(三)大气和水环境问题突出。大部分城市扬尘污染、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灰霾等低能见度天气在各省(区、市)频繁出现,大气复合污染愈演愈烈,大多数地区水质存在未达标甚至污染物超标现象。(四)相关法律不健全,环保能力建设急需加强。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只形成了防治污染的几部法规,没有将生态城市正式归入相关环境法律体系,实施城市资源有偿使用费性质、征收、管理和使用都缺乏法律规范,对污染总量控制的设计和目标,以及具体实施缺乏专门的实施制度、配套法律法规,造成城市各个主体责、权、利不明确,环境指标无法全面落实。生态城市建设没有权威性和法律层面的合法性,建设具体流程缺少法律支撑。基层环境监察能力和检测能力相对薄弱,各地区环保机构建设滞后,环保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态城市发展路径选择
(一)发展生态理念,强化城市生态意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城市规划为蓝本,环境保护为出发点,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立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呼吁市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产业、生态宜居环境等科普知识,促进公共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意识形成。大力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根植城市建设中。(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生态环境建设。制定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包括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过程,涵盖生态文明城市的各个组成要素。(三)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制,保障生态城市建设。建立生态城市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和具体责任层层分解和落实责任、任务,实行干部绩效考核和干部问责,增强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建设生态城市的责任感,提高各级干部执行力,激发各级部门创新建设管理生态城市的积极性。(四)加大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发展。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按照国家建设新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举措和国家特色产业政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和城市清洁生产,构筑循环经济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循环利用。加强工业尾气综合利用,实现双向减排。支持企业研发生产节能环保型产品和专项设备,大力调整战略性新型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制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新型生态工业。全力优化各省(区、市)产业空间布局,依托各个城市特色资源,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五)建设生态城市人居环境,提升生态文明程度。在城市内规划生态区、城市公园、生态廊道等城市绿地系统,形成各省(区、市)独特的景观生态格局,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城市的绿化程度是衡量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打造绿色城市是向生态城市转变的重要环节。完善各省(区、市)全域覆盖、互联互通的绿道网络体系,有效提高全国森林覆盖率。坚持多元化规划城市形态,彰显区域生态、人文、产业特色,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裴,邓玲.贵阳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
[2]陆强.论城市规划与研究[J].城乡规划与研究,2002(2):19-22.[3]王翊亭,环境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韩素娟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 上一篇:智慧城市建设与跨文化教育简析
- 下一篇: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