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城市建设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时间:2022-12-15 09:04:34
导语:国际化城市建设语言景观调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通过对苏州市区特色商业区、传统旅游景点以及公共设施的语言景观的调查,分析了不同集居人群,不同语码构成,不同应用功能的语言景观类型和多语码混合现象中存在的问题,集中探讨了苏州市内语言景观中语码混合、迁移以及语言符号化本质,探究语言景观背后的语言权力、语言政策以及语言规范化问题,从而揭示了语言景观作为活动因子构建起的文化传承网络对城市规划与社会心理引导的重要作用,给苏州在国际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语言景观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国际化建设;语言景观;认知分析
1.引言
“语言景观”(linguisticlandscape)的概念是由Landry&Bourhis(1997)首次提出,其研究对象为公共场所和空间中以书面形式表现的语言标牌(linguisticsigns),包括路牌、街牌、广告牌等语言的构成。Spolsky(2009)认为语言景观研究是考察一个城市社会语言生态的好方法。Jaworski&Thur-low(2010)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将其定义为“语言、视觉活动、空间实践与文化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以文本为媒并利用符号资源所进行的空间话语建构”。语言景观研究成为语言学、社会学、城市规划、社会心理学、地理学和媒体研究领域的热点。不同于传统书面语的表达,语言景观有其特殊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语码混用、迁移的特征,从语言标牌创建者的认知思维可以折射出社会化、商业化的发展变迁。苏州全面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公共语言标牌既是国际化开放的窗口,也是传统与历史的传承,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符号化表征。从传承苏州传统历史文化的景区名胜到承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园区、商业中心,苏州的多语言景观记录了苏州的历史传承、社会经济转型以及国际化开放的进程。对城市语言景观的调查研究有助于为苏州建设国际化大城市过程中语言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应依据、对促进地区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
本文围绕苏州市城区的公共路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广告牌、公共指示牌等展开分类调查采集:以观前街、十全街一带为代表的传统商业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一带的外籍人士集聚地,姑苏区园林路周围的苏州博物馆(狮子林、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景区一带。语言景观包括商业类广告牌、服务功能型指示牌,语料功能丰富,多语混码现象普遍,使用语言主要为汉语、英语、日语、韩语等。在语言景观采集的过程中主要区域集中在苏州市区,采用实地数码相机拍摄的方法,按照每一个标牌为一个单独的语料进行拍摄采集收集相关语料,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3.苏州市区语言景观类型以及语言标牌的语码
构成及应用范畴比例统计分析截至2018年9月1日,共搜集到城区周围有效语言标牌532条。其中街道指示类92条,公共指示牌43条,新旧商铺名称类371条,景点介绍类26条。其中商业类占比高达70%,其中双语、多语标牌为420条,占79%,凸显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化建设的商业化、国际化进程相互交织,紧密相连。3.1按标牌的多语混合现象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语言景观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象征性表达着丰富的信息功能(尚国文、赵守辉,2014)。通过实地调研考察,笔者感受到语言景观的内容能够很大程度反映出某一地区当下的经济、民俗、文化、意识形态及其发展演变。同时,语言景观中的语言形态及语码构成则体现了城市的人口分布、身份认同、语言权势等。对苏州市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语言景观进行系统的分析,将为城市语言景观、语言政策的打造以及社会文化形象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把采集到的语言标牌按多语混合的种类进行统计,发现汉英混合类的语言标牌比例最高,占到总数的了51.3%。其次为汉韩、汉日混合语言标牌,这与苏州城区入驻的外资企业数量和结构也有一定关联。例如汉韩语码标牌主要在苏州工业园区一带,而园区的韩资企业相对集中,而汉日语码标牌主要集中在苏州高新区。某一区域的主流人群通常可以享受到特定区域的语言优先权。语言景观特色也是本地区机构相关的配套服务及政策的一个折射。进一步实地考察,就会发现该地区政府服务机构具体落实的语言政策相关的具体措施。如苏州工业园区外籍人士入住社区时会拿到汉、英、日、韩四种语言的社区居委会简介,苏州高新区开立了华东地区第一所日本人学校,建立了日本工业村,日本商业街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为本地工作的日本籍居民提供了一系列的便利服务。3.2按标牌类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从统计到的苏州城区的几个商业中心、旅游中心的语言标牌来看,私人标牌的总数明显高于官方标牌,而在官方语言标牌中,中英双语的比例很高,占68.4%,而统计到的中日、中韩双语标牌中,则私人标牌的比例高与官方标牌。至于统计到的纯外文标牌,则全部为私人标牌。官方标牌是由政府或相关机构在公共空间构建的一种语言标牌,旨在为大众提供空间上的语言服务。统计到的官方标牌包括地名、道路指示牌、警示牌、政府或学校等机构的建筑物上的语言标牌。旅游景区的一些官方指示牌,则出现了汉、英、日、韩、法等多语混码的现象。一般的官方标牌中,汉语占主导语言,其字体大小,位置都体现在标牌中基于主导地位,体现了本地语言的政策优势。3.3按私人标牌中的不同行业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私人标牌由于其商业性的特征,有自下而上的非官方性的特点,形式更加灵活,语言更加丰富,同时双语、多语的比例很高。从设计理念上来看,一方面反映出人群集居区的生活服务需要,同时也体现了苏州参与国际化份工,拥抱全球化经济生活方式进程中语言政策的与时俱进。私人标牌的设计从语言、字体、颜色、排版的各方面都呈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通过调查,总共采集到的私人标牌有367个,其中餐饮标牌为257个,占了总数的70%左右,而餐饮标牌语言形式也最多样化,统计的6种语言形式中,中韩、中英、中日分别占据数量的前三。
4.语言景观中的语言学及认知分析
Ben-Rafaeletal(2006)认为,语言景观是一个社会、地区或城市的重要象征符号。这种观点与认知语言学有关语言象征性符号单位(SymbolicUnits)(Langacker,2008)的本质属性界定基本一致,从根本上揭示了这类符号单位的形义匹配体特征。认知语言学揭示的这类符号单位的多模态形式特征、语义表征等为系统探究这些语言标牌语码取向(汉语、英语等)、字体及布局、置放方式等在内的一系列语言景观现象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工具。4.1公共指示牌中的双语现象规范化问题。语言景观上选用的语言,双语、多语、语言顺序的先后顺序以及从属关系,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语言政策和规划的含义。关于这一点,在公共指示牌中尤为明显。以路牌、街牌为例的公共指示牌普遍都存在中英双语、中拼混合两种情况。然而,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苏州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越来越紧密,承办了各类国际性的活动和体育赛事,中英双语的地名则更会给外籍人士提供更好的辨识度和服务。如何在尊重传统文化的情怀中规范各类地名、路牌、街牌则是城市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同一路牌的双语表达必须语言统一,要避免在不同区域既有拼音,又有英文的现象,以至于起混淆。对此,可以参考《上海市道路名称英译导则》,其中明确了通名部分的不同译法:路,Road;支路,BranchRoad;道,Avenue;弄,Alley;巷,Lane;径,Path,等等。同时对道路名称中使用的方位词和数词的译法也做了规定。4.2私人标牌中的多语现象和存在的问题。由于私人标牌的语言表达的多样化,内容没有统一的规则,所以在涉及双语、多语的文字中,不规范的地方较多,其中的一些不当的表述在实际场合也会引起外籍人士的疑惑。如图四中位于苏州东环路拙政园门口的珍珠饰品店,其招牌“水珍珠”其实是对其产品特性的描述,是指其经营的珍珠饰品都是取材于养殖培育在附近太湖中的淡水珍珠,所以其正确英文翻译应为“FreshWaterPearl”,而如若按其现实招牌上的英文翻译“WaterPearl”,则有含义为“海水珍珠”。如此翻译和其产品真实内涵严重不符,容易引起外籍消费者的误解。而右一图中的休闲食品店也在附近路段,英文文字存在着明显的两个问题:其一,将奶茶译为milktea。然而在英国等茶文化源远流长的英语国家,奶茶通常表示为“TeawithMilk”或“WhiteTea”。所以“MilkTea”的称谓不符合其日常表达习惯。其二,把“Icecream”拼成了“Icecrerm”,如此明显的错误体现出招牌制作中对外文内容都疏忽,着实应该避免。4.3语言景观的相关政策意义。语言景观本质上是一种以使用为基础(usagebased)的语言实践活动,其动态性体现在从管理机构、标牌制作者、受众、所有者等因素在内的互动话语过程(尚国文、赵守辉2014)。“一个愈是称得上文化多元的环境(即对社会文化差异及其制度化愈是包容),其语言景观愈有空间表达特定身份”(Ben-Rafael,2009:47)。以自上而下(官方标牌)或自下而上(私人标牌)的方式,既可以传播官方语言政策及意识形态,也可以协助民众构建自我身份认同。语料统计分析发现,苏州市城区的语言景观以中英双语为主,加之其他语种的共存使用,都反映了苏州在国际化建设中的进步程度。苏州城区的语言标牌是形义匹配的象征性符号单位,构成承载丰富认知信息的活动因子(actor),象征性反映该范围特定人群,包括官方管理者以及私人商铺经营者在内的社会身份,多方位传播着该街区,乃至整个苏州城市规划、功能布局、文化遗产等丰富信息。因此,苏州城区的语言景观对协助构建和谐、有序、国际化的苏州,乃至苏州市社会语言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语言生态良性发展对促进地区、民族语言文化传播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苏州市的语言景观,包括本文调查的语言标牌中的词汇、英汉语码混用等,也包括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不和谐语言景观,都记录了苏州市的历史变迁、社会经济发展及国际化开放的脚步。调查分析发现,苏州市的语言景观较好地传承了文化,体现了开放,落实了国际化城市的功能,但依然存在的语言景观问题则要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地提高大众对语言景观的认知度,切实践行语言景观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Landry,R.&R.Bourhis.1997.Linguisticlandscapeandethnolinguisticvitality:anempiricalstudy[J].JournalofLanguageandSocialPsychology.16,23-49.
[2]Ben-Rafael,E.,E.Shohamy,M.H.Amara&N.Trumper-Hecht.2006.Linguisticlandscapeassymbolicconstruc-tionofthepublicspace:ThecaseofIsrael[J].InternationalJour-nalofMultilingualism,3,7-30.
[3]Langacker,R.W.2008.CognitiveGrammar:ABasic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4]尚国文,赵守辉.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02):214-223.
作者:徐天杰 单位:沙洲职业工学院
- 上一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 下一篇: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施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