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建设探索

时间:2022-05-09 08:19:38

导语:低碳城市建设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低碳城市建设探索

摘要:合肥市以创建全国低碳城市试点为抓手,注重顶层设计,强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注重科技引领,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低碳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但合肥的低碳发展也面临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需要系统谋划、广泛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低碳转型。

关键词:低碳城市;合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科技引领

加快推进合肥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是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还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完成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重要职责。

一、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特征

伴随着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的低碳经济概念,国际社会开始进行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低碳城市的概念、内涵和发展路径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与此相适应,城市低碳发展的相应规划或计划逐步成为我国各地政府工作的重点,低碳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我国学者对低碳城市的内涵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金石认为,低碳城市应是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仍能处于较低水平的城市[1]。赵涛等基于能源—经济—环境(3E)—社会(1S)综合系统的视角,认为低碳城市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基础,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耗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城市碳汇能力等方式,最终实现城市发展中3E1S系统的高度耦合、协调发展的良好状态[2]。付允等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认为低碳城市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辛章平等把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低碳城市的核心内容,并把低碳城市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4]。戴亦欣认为低碳城市以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为前提,转变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达到碳排放减少的城市发展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5]。学术界对低碳城市内涵的研究逐步拓展和深化,初期的低碳城市强调经济方面的生产和消费,后来又考虑社会生活和治理。世界自然基金会对低碳城市的定义是: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其基本内涵包括城市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目标[6]。对于低碳城市的特征,学者们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探讨。李增福从政府的视角认为低碳城市包括发展目标、区域规划、政策法规、资金投向四个方面的特征[7];单晓刚从规划角度认为低碳城市的基本框架包括规划理论创新、专项研究、指标体系、制度建设、实施机制等方面[8];朱婧等提出低碳城市的特征应包括化石能源消费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与废弃物的排放,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走向低碳化,政府要将低碳意识融入城市发展的政策选择、行动规划、工程实施等方面[9]。总之,低碳城市内涵及特征的探索和认识越来越深入,形成了一系列共识,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内容:低碳理念应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行为遵循,低碳能源结构要求城市经济增长不能以化石能源作为唯一源泉,低碳技术可以降低各种废弃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低碳政策是政府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等。

二、合肥市低碳城市建设探索

(一)注重顶层设计,高标准谋划低碳发展低碳发展是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十一五”时期提出低碳转型发展理念;“十二五”时期首次将万元二氧化碳下降比例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将低碳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低碳城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写进《合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至今,合肥市在诸多领域出台了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形成政策合力,对降低合肥碳排放,实现低碳转型升级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十二五”时期,在人均GDP能耗、人均碳排放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分别低15%和12%),人均GDP增长率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与此同时,全市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由2010年的4161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5421万吨,年均增长5.4%,略低于能源消耗增长速度;单位GDP碳排放下降了近40%,年均下降10%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下降水平。(二)调整产业结构,低碳化进程加快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高效产业体系框架,并呈现出从加工制造业向技术集约化转变的趋势,正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加速过渡阶段。2016年,合肥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3∶50.8∶44.9[10],成功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科学发展新路径,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保持国内领先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约23%,金融、物流、文化、旅游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三)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规模不断扩大合肥能源资源相对匮乏,域内无油无气、缺电少煤,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仅有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几类,属于能源输入城市。2015年,合肥市能源消费总量为2103.20万吨标准煤。大力提高天然气消费比例。合肥市充分利用“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工程和“十三五”建成中海油气源,在能源领域有序推进煤改气、油改气,同时在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天然气工业燃料利用效率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15年,全市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4.6亿立方米,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8.4%。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在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达到6%。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已实现规模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浅层地能等)发电装机规模约74.4万千瓦,约占全市总发电装机规模的18.2%,年发电量13.07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47%。(四)提升创新能力,科技引领力度加大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功能进一步加强,科教资源丰富,研发实力雄厚,科技孵化基地众多。合肥市加大了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和低碳产业技术转化力度。2015年,合肥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和电子信息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产业技术先进,基础雄厚,为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目前,合肥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低碳产业已成功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其中,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中列出安凯汽车63款,在国内客车企业中名列前茅;国轩高科形成了年产10亿安时的电芯生产线及配套的电池承租生产能力,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2015年12月,合肥市被列入安徽省首批低碳产品试点。此外,全市拥有符合《低碳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代表企业40余家,工业总产值约147亿元。(五)环境保护全面展开,“四大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十二五”以来,合肥市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持续推进,相关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了水环境综合治理、绿色森林增长、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四大专项行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2011年安徽省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巢湖成为了合肥市的内湖,为综合治理巢湖,改善巢湖水质,保护河湖环境,修复流域生态,支撑可持续发展,合肥市污水处理能力达125万吨/日,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达98%,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率先基本实现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巢湖湖区没有发生蓝藻大面积爆发现象,蓝藻水华的密度和频次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全湖平均水质由2012年的V类好转为IV类,巢湖流域15个国家及省考核断面11个达标,东半湖为轻度污染,西半湖为中度污染,东、西半湖及全湖营养状态均为轻度富营养状态[11],全湖富营养状态进一步好转。2014年7月,巢湖流域生态保护被列入国家57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第一批)之列,获得正式批复。开展绿色森林增长工程。合肥市开展造林绿化、水源生态林建设和巢湖岸边林建设,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和湿地公园建设。2014年,合肥市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市的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63%提高到2016年的26.8%,森林蓄积量达700万立方米。新增滨湖湿地公园、蜀峰湾公园等5个城市公园,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2%,绿化覆盖率达到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9平方米。湿地保有量为118200公顷,建有国家级滨湖湿地公园、省级龙栖地湿地公园共2个湿地公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6年,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的天数为55天,良好198天,优良率为69.1%。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83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年均浓度下降9.8%;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年均浓度下降13.6%。完成省政府年度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11]。开展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2016年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其中建成垃圾焚烧处理规模达到2000吨/日;合肥市餐厨垃圾处理厂一期200吨/日项目已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二期200吨/日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同时,按照安徽省住建厅《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合肥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广养殖废弃物综合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模式。2014年5月,合肥市在省内率先出台《全面加强畜禽规模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面启动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划定。2016年,对38家规模养殖场进行场舍环境改造,新建预处理池145立方米、厌氧发酵池3795立方米、沼液储池1850立方米。

三、合肥市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难点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特征制约合肥低碳城市建设合肥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导致能源消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不断增长。根据合肥市产业能耗和经济发展目标,测算出合肥市能源消费总量将由2015年2100万吨标煤增长到2030年的3300万吨标煤,能源消费总量达到峰值。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左右时基本实现碳排放峰值。合肥市“十三五”规划顺利完成后,人均GDP将达到2万美元左右,按照经济发展规律预测,合肥市将在2024年前后达到碳排放峰值。(二)城镇功能区规划布局不合理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优势的教育、医疗、商贸等资源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和政务区,滨湖新区等重点发展区,其他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居民难以分享这些民生成果,造成城区发展不平衡,另外,居民工作空间与生活空间严重分离,这些因素导致居民日常迁移成为常态,影响低碳发展。卫星城镇发展滞后。中小城镇的人口聚集作用是破解城市难题的一剂良方。合肥市中小城镇存在工作岗位不足、居住条件建设不平衡、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很难形成城市人口聚集的吸引力,有的小镇还出现衰落的迹象,起不到对城市人口分流的功能,不利于低碳城镇协调发展。部门规划矛盾冲突依然存在。低碳规划未引入法定规划程序,导致推动困难,很多规划因为部门利益条块分割得不到统一实施。规划中重经济发展,轻生活质量、生态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规划总是被反复修改,延续性、严肃性不够。(三)相关制度体系不完善碳金融市场机制不完善。国家碳金融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合肥市相关方面的探索相对不足,基本停留在概念层面,低碳城市发展缺乏着力点,市场化进程较慢。低碳城市评价理论不足。合肥低碳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各级政府虽然宏观上已经认识到低碳发展的重要性,但规划与建设上还存在惯性思维,发展理念不符合低碳城市建设要求,低碳城市综合评价体系缺乏,没有制定适合市情、有针对性的发展方案,企业碳排放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体系还没有构建,缺乏系统的低碳城市发展战略。合肥市制定的低碳规划注重新型产业的培育,忽视本地工业基础,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未能考虑城市低碳发展战略,导致传统工业的节能降耗潜能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四)低碳城市建设基础薄弱一是公众低碳意识不强。很多市民不了解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有的认为与己无关或只有三分钟热度,甚至错以为低碳就是降低生活质量。二是能源及产业结构不合理。2015年,合肥市能源消费中煤炭1480万吨,石油320万吨,天然气14.6亿立方米,煤炭消费总量总体较高,而煤炭是化石能源中排放最高的能源。合肥市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7∶54.7∶40.6,二产比重较高,三产相对滞后,而单位产值能耗与排放三产明显低于二产。三是低碳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有待加强。低碳发展的学术交流与技术交流少,生态技术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关注度不够;城市生态网络结构的研究和建设强度与绿色生态空间的比例研究有待加强;乡村低碳技术适应性研究较少,城市低碳社区技术、景观设计技术、污染水源和土地的修复技术等较为落后;智慧城市建设进展缓慢,大数据在交通管理、自然灾害预警、大气及水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有待加强。四、合肥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合肥要实现能源生产率的提高和碳排放的下降,需要产业结构、城市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模式转型,产业低碳循环、城市紧凑生态、消费适度节俭,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相对脱钩的绿色转型,努力创建国家低碳城市,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节能环保且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一)促进产业和能源低碳化改造升级加强产业低碳化发展。聚焦重点领域,按照三次产业联动、多业态融合的思路,坚持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进一步强化工业领域节能减碳。强化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节能低碳技术改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拓展天然气气源和应用领域,优化火电项目,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发展光伏、光热、生物质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二)完善低碳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制定多规合一的城市规划。制定融土地、城市空间、环保、文化、教育、卫生、绿化、交通、水利、市政、体育、环保等为一体的统一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完善低碳发展政策法规体系。梳理和修订与低碳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法规、规章,用好用足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加快制定促进低碳发展的地方技术规范,建立实施效果跟踪评价机制;制定低碳发展中长期路线图,完成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构建低碳发展的制度支撑体系。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制定市级碳排放权交易的工作规范和监管规则,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与报告制度。有序开展低碳发展制度创新工作。(三)推动重点公共领域低碳建设加强交通减排,提升市政交通设施,加大清洁能源交通工具的使用,完善配套设施。推广车辆节能、船舶节能等交通节能新技术。实施绿色施工和绿色照明,鼓励新技术在公路建设与养护过程中的应用,实施公路照明系统节能技术改造,引入公共照明智能化控制技术,构建智慧交通网络。推进建筑节能,严格执行标准。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实施专项审查,实现建筑节能低碳化。全面推进节能建筑建设,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废旧物资回收系统建设。(四)夯实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全面启动合肥市低碳社区试点创建工作,形成低碳文化,引导低碳行为,加强宣传载体建设,注重与专业机构合作,制定城市生活低碳指南,倡导低碳出行。实施多规合一,均衡布局民生工程,提升小城镇功能。继续推进“四大专项行动”,即强化水污染治理、绿色森林增长、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有效控制城市环境噪声,降低各类辐射,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作者:李敏琪 单位:中共合肥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