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城镇化建设途径

时间:2022-05-07 10:55:13

导语:智慧城市城镇化建设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智慧城市城镇化建设途径

1引言

智慧城市不仅会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也会改变城市的生产方式,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社会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利于我国抢抓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因此,城镇化进程中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其必然选择。

2智慧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结合国际及国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现有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如下:

(1)缺乏有效发展规划,造成资源浪费,为未来留下隐患

在城镇化进程中,缺乏完善的城市发展规划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不利的。例如,美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分散性城市化模式,引发了一系列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经济低效、更多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区文化丧失等问题。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汲取有用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城市的特色及其规划,促进城市健康协调的快速发展。并且能够有效节约城市用地,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制止和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由于没有长远规划,为未来的扩展性和稳定性留下隐患。因此,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设者具有远见,从底层架构的整合做起,稳扎稳打,将顶层应用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2)发展过程中忽视生态的平衡与和谐,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目前,全球面临着严峻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紧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数据显示,尽管城市只占地球表面面积的2%,却要消耗其75%以上的资源。城镇化及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能源用量以及用水量急剧增加,土地资源短缺,交通拥堵且环境恶化,造成了人类与环境、城市与生态之间关系的更加紧张。在城镇化进程中,要着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智慧城市的建设具有内在动力。

(3)经济形式单一,城市功能定位模糊,经济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低下

城镇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经济的规模效益和集约效益,促使了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方式的转变,在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口与就业问题。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众多的资源型城市,缺乏城市的特色经济,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并且没有考虑到进行工业产品的深加工。长此以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有限。

(4)未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布局,导致关键技术缺乏突破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涉及从元器件生产、信息通讯技术、大数据分析、安全和标准、产业发展规划、城市管理等组成的庞大产业链,需要有良好分工布局。而目前的现状是厂商、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等都蜂拥而上,没有良好的产业链分工和布局,导致关键技术缺乏突破,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所谓“信息孤岛”即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信息不共享、不交换,以及存在信息资源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又称为烟囱式系统。在城镇化建设的初期,各领域习惯各自为政,自行开发升级自己的系统,导致这些系统由于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信息资源和设备难以共用共享。烟囱式开发一方面带来了重复建设,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隔离和信息孤岛。

3现有智慧城市的需求

城市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危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中,城市的发展和迁移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压力,因此如何管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资源,以满足现有和未来的需求,并根据公民的收支预算提高公民生活质量。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发展过程、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尤为突出。

(1)城市化发展过程

据2010年4月的《世界卫生组织简报》说全球首次城市居民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由于目前城市人口的增长及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会增加至70%。其中的一些增长将发生在拥有1000万人口的27个特大城市,但至少超过一半的增长将发生在目前少于50万人口的城市。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将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甚至无法提供正常的基本服务,而新兴的城市将面临绿地发展的挑战。

(2)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有证据表明,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变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人口的快速增长对于资源压力的影响很大。其中明显的影响是土地退化、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人均可用淡水量减少、粮食短缺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城市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包括循环用水、能源、食品供应、废物管理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经济增长

目前,排名前100的城市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城市将人们聚集在一起,通过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从而进一步刺激城市的经济增长。发达国家仍然有基础建设不足的城市,到2030年估计将需要40万亿美元用以投入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机会。甚至有专家更是预计,未来10年,城镇化或将带动40万亿投资需求。

(4)技术进步

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BruceAnderson指出,现在全球约有20亿人使用互联网,超过50亿人拥有移动设备,约有10亿个晶体管和约300亿个RFID标签嵌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将传感器和无线网络功能集成在芯片之上,使其便于装在设备上或日常物品上,用于控制。处理器的速度没有小型化,便宜和节省能耗那样重要。

4未来城镇化进程中智慧城市发展的建议

(1)结合城市整体目标,规划先行,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评价与研究报告(2012)》显示,在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中,很多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建设压力与投资风险并存。某些城市对智慧城市建设期望过高,很多项目未经统一规划和可行性论证就仓促上马,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与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严重脱节,导致项目难以实质落地,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报告认为,要基于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中的总体定位,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确保智慧城市项目的可落地和可实施。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全局性的规划和管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看,技术支撑是智慧城市的实现手段,用于确保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城市管理者的整体规划和目标来支撑城市愿景的实现。为了避免重复建设等情况的发生,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提高到决策者的高度上来,规划先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顶层设计。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目标是明确正确的指导思想,建立保障运行质量的架构体系,生命期使用较低的资源成本,取得快速建设部署实现效果,构建人际和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以科学规划来确保运行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各垂直领域隔离开发中出现的重复建设。

(2)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针对于大中型城镇,城市化向广阔的郊区城镇扩散发展,居住和产业开始向周边地区和城镇扩散。例如,纽约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即将居民住宅迁移到城市郊区;然后,在郊区城镇建立大型购物中心等商业网点及将工厂企业搬到郊区;最后,在周边郊区基础上形成具备居住、购物、娱乐等城市功能的新城镇。而在郊区化的工程中,城镇化与农业并重发展,降低土地和开放空间的消耗并有偿地维持农业、林业用地和环境保护用地,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城郊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针对于小型城镇,培育中心节点城市,促进城镇集聚规模发展。集中有限的资源要素,重点培育若干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小城镇,使之成为能够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发展的地区中心城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城镇集聚规模发展,引导人口向中心城镇集聚,增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原动力。在采取严格保护耕地的措施下,通过改造旧镇区以及开发利用荒废地等方法,解决城镇建设用地,提高用地效率。在道路、能源、住房等方面,鼓励采用新技术。只有城市管理智能化跟上日益膨胀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扩容带来的各种弊病。可见,城镇化进程带动了“智慧城市”的发展。

(3)城市经济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促进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

从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可以看到,规模工业的发展对人口的聚集起了极大的作用,促进了城镇化率的提高,在工业发展、人口聚集的同时第三产业及其它配套服务与建设并行发展,自然而然城镇化进程就加快了。因此,各地应努力寻找适合当地的工业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倾斜扶持建设工业项目,吸收农业人口,配套服务设施,促进城镇化进程。针对于资源型城镇,拓宽资源开发领域,通过利用高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资源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间的关联度。积极培育替代产业,减少对主体资源的过分依赖,促进产业的接续和替代,为今后的转型创造条件;最后,重点发展方便、绿色、环保的无污染、无公害、高附加值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发展壮大。对于民族地区型城镇,则要主力发挥旅游产业的独特优势,改善环境,保护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市场竞争力,加快建设旅游特色产业步伐。并根据资源条件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如旅游型小城镇、民俗型小城镇、加工型小城镇、集市型小城镇、药材小城镇等。对于中小城镇,如何未雨绸缪,预防房地产泡沫悲剧在中小城镇重演,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4)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升级

各地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依据产业基础、外部资源条件及行业企业客户的需求,结合自身发展能力,选择自身适合发展的产业,有目的及有计划地对整个产业的功能进行划分,以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并在合理布局产业链条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竞争力,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调整产品结构,降低产品成本,大力开发新产品,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要通过规划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和分工,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人口分散,逐步形成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它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城市之间功能异构、协调机制健全,内部合作大于竞争,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以动漫产业为例,目前全国各地根据区域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和侧重点不同的动漫产业,目前从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区域来看,全产业链发展比较成熟,其中上海三维制作和杭州的二维制作尤为突出;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区域依靠其游戏产业基地和腾讯等网络运营商的强大实力,积极推进动漫游戏等衍生产品的开发;华北区域可以依靠北京的软件实力和政治中心,大力发展动漫的动画设计和形象设计,并加速流通渠道的整合;华中区域主要以武汉、长沙为主,在科技创新、娱乐传媒等方面形成特色。特大城市或大城市是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聚集地,这些城市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适时淘汰或向周边地区扩散传统行业。中小城市是地区经济的中心,因此必须加快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展有自身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小城镇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开发集中投资的方法,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工业化水平,实现产业凝聚,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5结束语

目前,中国处于特色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智慧城市建设是对城镇特色化发展的正向促进,引导一种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的形成。笔者通过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以及需求的探索,希望能够更好地指导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提升城镇形象特色。(本文来自于《电信网技术》杂志。《电信网技术》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常洁赵勇工作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