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现状及措施研究3篇

时间:2022-04-14 10:21:51

导语:城市建设现状及措施研究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市建设现状及措施研究3篇

第一篇

1创新型城市内涵

创新型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形态,是取代工业城市,成为新一代城市的必然选择。它是以优势创新资源为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是城市发展知识化和高级化的产物[1]。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基于新的城市发展观,以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并以此支撑创新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的创新资源实现高绩效创新,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复杂创新系统和创新发展模式[2]。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产业创新、支撑条件创新和制度创新[3]。具有五大基本特征:一是充足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条件;二是理想的创新投入水平;三是有效的企业创新活动;四是较高的产业创新水平;五是达到一定规模的创新产出[4]。

2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状况

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各具特色,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

2.1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

2.1.1伦敦

伦敦被誉为“欧洲创意中心”,重视创新资源、企业创新活动和创新平台的建设。2002年伦敦市政府公布的《创意:伦敦的核心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伦敦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了近1/7的就业岗位[5]。伦敦拥有闻名世界的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设立了充足的创新扶持资金;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服务业[6];通过培育城市创新品牌,加强宣传,提升市民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文化。

2.1.2新加坡

新加坡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其发展定位为“新亚洲创意中心”和“全球文化和设计业的中心”[7];重视人力资源培养,设立了新加坡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新加坡教育支持始终位于各项国家经费开支前列;实行各大学每年必须要招收20%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吸引和引进海外专业人才[8]。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行列中,新加坡稳居前三名[9]。

2.1.3日本东京

日本东京实施灵活的创新型城市政策,经济总量占日本GDP的18%,被称为“亚洲活力城市”。东京政府创造性的实施了多项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可获得多项税收减免;推行“官产学一体化”机制,企业使用国家研究经费产生的专利归企业所有;政府资助高校研究者“共同”开发的成果,专利收入的一半以上归个人所有;产业界与高校建立“共同研究中心”可获得科技厅专款补贴;东京还建立了振兴地方技术的特别贷款制度,对高新技术小企业发放低息贷款[7]。

2.1.4波士顿

波士顿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型城市发展战略,实现了从美国“工业革命摇篮”向高科技创新中心的华丽转身。主要举措有:注重创新保障制度建立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对年轻一代的培训,实施了波士顿1/3计划,打造人才特区;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医药、制造资源,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产业[10]。

2.2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确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国内各大城市开启了创新型城市建设探索之路。

2.2.1北京

北京市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大力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核心,实施四大创新工程:一是实施企业创新联盟工程,二是实施创新资源开放工程,三是实施技术转移服务工程,四是实施人才创新工程。2007年,北京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现代化报告2007—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研究》,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助力[11]。

2.2.2上海

上海采用市场和政府共同主导型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引进高端人才,制定创新制度、创新扶持政策。目前,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政策方面存在空缺,产学研结合不够好,政策对创新活力激发不足;本土文化以“小福即安”为主流,缺乏进取精神与创业精神;创新主体方面,政府应适度干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12]。

2.2.3深圳

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出台了《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经过多年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基本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营造了较好的自主创新发展环境,培育了一支以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13],被评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

3常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

1998年以来,常州市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评价结果显示,常州政府创新能力全国第一。2010年4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常州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3年来,常州市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根本、产业技术为重点、体制环境为保障的自主创新之路[14],各项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完成情况良好: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到724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率达90%以上,均位居江苏省第三;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接近40%,全市R&D投入占GDP比重达2.5%。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得全省唯一、全国地市级唯一首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授牌。根据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公布的《中国城市创新报告(2013)》,常州的城市创新能力巨大,在全国地级市排名中位列第7。常州市还获得了“全国创新环境十佳城市”和福布斯杂志评选的全国最佳商业城市第九名等荣誉。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归功于常州市在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创新环境、产学研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建设。

3.1创新平台构建

创新平台是加强科技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常州市构建了“一核八园”等大型综合性平台、科技孵化器、企业研发机构三个层次的创新平台,是常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

3.1.1一核八园等大型平台

“一核八园”是常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一核”是指常州科教城;“八园”是指创意、光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风电、半导体照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功能新材料等八大新兴产业专题园区。常州科教城是融大学、研发机构、企业、孵化器于一体的公共平台,是教育和科技研发高地。目前,科教城有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46家,高科技企业230家,科教城与中科院、北大、清华等高校联手组建了各类综合和专业研发机构,引建了26个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立了牛津大学ISIS中国中心、中以科技园等6家从事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机构和孵化器。今年5月,科教城创新常州展示馆投入使用,《创新之城》、《创新之源》、《创新之核》三个展示模块为全市各界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供了基础性支撑。此外,常州市还有南、北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3个省级科技产业园[15]。常州科教城、津通国际工业园、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3.1.2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是常州市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州市共建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8家,面积达201.6万m2,在孵企业2031家。

3.1.3企业研发机构

常州市积极鼓励行业和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常州市“两站两中心”企业达335家,其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6家,院士工作站18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8家、工程中心2家[16]。2011年,国家认定企业研发机构累计达626家,带动引进3000多项专利成果来常州转化及产业化。

3.2创新主体建设

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成果转化的主体。常州市鼓励企业承担、参与国家、省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进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十二五”期间,常州市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初步体现。全市96%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75%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企业。2012年,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724家,2013年,常州市计划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超100家,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35家[16]。

3.3创新人才培养

常州市把人才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大力推进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和“龙城英才计划”,引进了1500多个领军人才,引进专家161名;科教城实施“金凤凰人才引进计划”,以高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为载体,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3年扶持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技人员200名。“十二五”期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增加80%以上,创新创业类专门人才总量增加10万人以上。此外,常州市制定了多项人才支持政策,加快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载体建设,吸引并留住各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3.4创新环境营造

常州市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是营造创新公共服务环境,科学的规划,政府的高效率运行,规范透明并有吸引力的支持创新的政策环境,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高效便捷的配套服务。二是营造基础设施服务环境,体现在优质的创新创业平台、研究院和孵化器等硬件设施,以及供高科技人员生活的宜居生态环境。三是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形成了依靠人才、重视知识创新、创造的氛围。四是营造了支持创新的金融环境,政府资金投入引导科技创新,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创新投入[15]。创新环境的形成对常州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5产学研合作模式

常州市初步确立了产学研合作模式,做到“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一是政府与重点院校的战略合作,常州市与中科院、北大、清华等12家院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共建研发机构。二是企业与高校院所的长效合作,企业通过与高校院所合作,推进了一批高等级的科技项目,80%由企业承担的省级以上科技项目均有产学研合作背景。三是多元化的国际科技合作,探索建立了与技术发达国家的合作渠道,稳步推进了中俄科技合作创业园、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一批基地和机构建设。常州市积极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近两年来,共举办重大产学研活动27次,签订合作项目480项,引进研发机构79家,引进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1万多项[17]。

4常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措施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各项政策措施的保障。常州市委、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鼓励创新的40条政策,囊括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科技创业、加强政府科技投入等十个方面。40条政策中,23条与国家和省相关政策基本一致,17条为创新政策。例如:建立“绿色通道”培育创新型企业,对新建国家级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政府奖励50万元等。资金扶持政策包括财政引导、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方面,40条中有19条涉及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包括新设立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开发保护四个科技专项基金。此外,常州市下发了《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意见》、《常州市关于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意见;出台了《常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常州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召开常州市科技创新大会、中国江苏省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等会议;举办“科技创新推进月”、“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创新活动。2013年,常州市对现有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更新,围绕财政引导、税收优惠、金融扶持、人才激励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正式印发了《常州市科技创新政策简明手册》,加大科技政策的落实力度,为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5未来发展建议

近年来,常州市依靠自主创新的模式,逐步实现了由“常州制造”到“常州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常州市的名片也从“工业明星城市”演变成“创新十强城市”,初步构建了一个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资源丰富、创新环境优越、创新人才集聚的创新型城市。但对常州市建设现状和政策措施的研究发现,常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还存在着4点不足,在以下方面仍需深化建设:一是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并重。常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以上,服务业的创新不容忽视,重视服务创新,以服务创新作为突破口来带动整个城市的创新,通过不断的服务创新来吸引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二是量质并重,打造更多创新亮点工程。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不能只停留于数据的不断攀升与优化,常州市应结合地方文化,深入挖掘潜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亮点和示范工程。三是加强政策落实效果的后评价与考核。对既有政策的落实效果进行调研与跟踪评价,才能不断完善政策,使其更贴近实际,发挥更大的效能;加强考核,才能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四是探索建立常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构建一套具有常州特色的评价指标,制定一套评价考核办法,以便于及时掌握建设现状,发现短板与弱势,便于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本文作者:李雯香巫炜宁工作单位: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第二篇

一、引言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虽然经历了从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三无使用状态到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有偿使用制度,但目前在我国建设用地利用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引入SWOT分析法,对于目前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找出目前城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

二、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即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主要内部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外部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通过调查研究罗列出来[1]。运用系统分析法,将各种要素综合加以分析,找出对自己有利并值得发扬的因素,及对自己不利且要规避的因素,继而根据所得出的结论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或决策。城市建设用地利用SWOT分析的步骤为:(1)列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中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2)优势、劣势和机会、威胁相组合,形成SO、ST、WO、WT组合;(3)对SO、ST、WO、WT组合进行甄别与选择,确定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管理中目前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表1SWOT矩阵其中,优势(S)和劣势(W)是内部条件,机会(O)和威胁(T)是外部环境。在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SWOT分析中,优势因素(S)、劣势因素(W)、机会因素(O)、威胁因素(T)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优势因素(S)

1、土地利用规划作用显著,按规划管地、用地意识基本确立土地利用规划是引导土地调控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2],它从宏观角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微观角度(土地利用详细规划)上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建设用地需求,为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我国在全国各地展开了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3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这为统筹安排各类产业发展所需建设用地,引导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做出了积极贡献。2、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作用显著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4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确立了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新型土地管理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用途管制作为我国土地管理的根本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了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效力,规避了分级限额审批用地制度的缺陷,有效的控制了地方政府用地“化整为零”,有效的控制了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提高了建设用地使用效率[3]。3、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开展。《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的标志着现阶段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全面展开,它强化了土地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要求年度用地必须控制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之内;从严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督促各地出台城市规划控制标准;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执行严格的闲置土地处置政策,这一系列政策及有效的促进了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和高效利用。

(二)劣势因素(W)

1、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过快,用地供需不均衡。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征用土地面积在2005-2011年之间总体程明显上升趋势,城市人口密度近几年也呈上升趋势,有分析指出,至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60%[4],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由于目前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切实有效的管制方式,使得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呈现外扩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这就造成了建设用地的供需极为不平衡,使得“搞建设”还是“保耕地”之间的博弈日渐激烈和尖锐。表22005年-2011年全国所有城市建设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城市建设用地总体利用效率低下与局部利用强度过高共存。当前我国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130m2,远超发达国家82.4m2的平均水平,用地效率并不高,同时在2010年国土资源部开展的房地产用地专项清理中,共清理闲置用地13万亩,这使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呈现出一种特殊现象:存在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局面的同时又存在城市建设用地闲置的局面[5]。3、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及空间布局不合理。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对比,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工业用地比重过大,基础设施、绿化用地比重过低,而在居住用地方面,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比例尚不足,这将造成房价高居不下,交通阻塞,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种种问题。表32008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统计资料来源:2008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表4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及与国外比较[6]

(三)机会因素(O)

1、3S等现代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以3S为代表现代的数据化手段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查询及统计分析的功能,可以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现状、供地结构、空间分布、批而未供等情况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和统计分析,且可以形成全国、省、市、县的无缝网络拼接[7],使得数据的传递便捷性和数据的精确度有了很大提升,为获取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和利用状况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为开展建设用地批后管理和执法检查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2、精细化管理的引入。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泰勒的科学管理,而后被用于到企业及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国务院下发[2006]31号文,标志着土地资源管理由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阶段的转变,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管理中,使之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协同化、经济化、效益化、精益化,运用科学的评价和指标控制手段,使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管理能够提高其科学性和执行力。

(四)威胁因素(T)

1、耕地保护与城市建设用地矛盾日益尖锐。我国的耕地资源在日渐减少,按照年均耕地减少66.7万公顷的速度计算,到2025年,我国耕地数量将至少再减少1000万公顷,约合1.5亿亩。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已不足1.4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而我国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要养活世界1/5的人口,远超过了耕地的承载力[8]。2008年10月国务院《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要求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即所谓的“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按照这一标准,我国今后最多只有约2000多万亩耕地可以占用,这意味着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将基本不能再占用耕地,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博弈将更加的激烈,迫使城市建设用地走集约节约化发展之路。2、现行土地财政体制及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的缺失。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城市的急剧扩张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9]。土地财政给政府带来的收益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直接收益包括土地出让收入和税费收入,间接收益包括土地融资收益。随着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实行,近几年“地王”层出不穷,土地财政收入占到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的30%~60%之间(见表5),成为地方财政不折不扣的“顶梁柱”。究其原因,是由于现行财政体制的缺失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的缺失,地方政府依靠自有财政收入和上级转移支付是很难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因此地方政府就会寻找土地收入这种非正式财政收入来弥补预算内收入的不足;其次,我国长期以来的政绩考核是以GDP为核心的,这就决定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增长。

三、基于SWOT分析的城市建设用地利

通过SWOT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既有自身的优势又有需要面对的外部问题,在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内外部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组合分析,形成了SO、ST、WO、WT策略。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SWOT分析矩阵,将复杂的关系通过矩阵形式清晰的反映出来,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治理,这种方法在表达上直观,逻辑上合理,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改善和战略制定有积极的指导性意义。各地政府应该将SWOT分析引入到当地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管理中,通过分析当地城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因素,从而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根据精细化管理方法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通过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SWOT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用地效率较低,用地规模扩张过快;闲置用地处置不当,对其利用规划制定不及时到位;政府政绩考评机制不合理,尚未广泛引入公众参与机制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根据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从城市建设用地利用规划和计划阶段、审批征收阶段、后续跟踪管理阶段对其进行改进,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目的。

本文作者:董晓明彭山桂叶霞工作单位: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第三篇

1引言

我国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情况2013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智慧城市试点,加上1月份公布的一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的试点地区已达193个。至此,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热潮。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50个城市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很多地方已出台了相应的规划和行动计划,预计到2015年底,将有70%以上的地级以上城市,参与建设智慧城市。1月份的首批申报,包括北京市东城区、河北省石家庄市等在内的首批90个智慧城市进入试点名单,河南的郑州市、新郑市、鹤壁、漯河、济源、洛阳新区六市区也入选其中;8月,许昌、舞钢、灵宝三市又相继入选。这样,单就河南而言,就有九市、县(市、区)作了申报,就全国来说,拉开了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大幕。

2国家智慧城市申报主体和应具备的条件

2.1申报主体

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是完成当地试点任务的责任主体,负责试点申报、组织实施、落实配套条件等工作。

2.2申报国家智慧

城市试点应具备以下条件:1)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2)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3)已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财政预算;4)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

3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要求

《试点指标体系》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十一个二级指标,五十七个三级指标。四个一级指标为:1)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2)智慧建设与宜居;3)智慧管理与服务;4)智慧产业与经济。其中,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指标,分为保障体系、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与数据库三类二级指标,涉及无线网络覆盖、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安全等多项三级指标。智慧建设与宜居指标,分为城市建设管理、城市功能提升两个二级指标,涉及数字化城市管理建筑节能、垃圾分类与处理、供水排水燃气系统等多项三级指标。智慧产业与经济指标,则包括产业规划、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三方面,涉及创新投入、产业要素聚集、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内容。根据《试点指标体系》要求内容我们分析,要完成一、二、三级指标,需要通讯、广播电视、信息、发改、规划、财政、住建、水利、房产、园林、城管、政务、教育、人社、卫生、交通、能源、环保、国土、安监、消防、金融、科技、文物、公安、食品安全等二十八个以上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具体细化(部分指标有职能部门的交叉),需要申报城市政府出台政策或组建机构的共计9项,占全部三级指标(57项)的15.8%;发改部门需要独立或联合完成的有6项,占全部三级指标的10.5%;财政部门完成的指标有1项,占全部三级指标的1.8%,但它是最关键的一项:资金保障;住建部门需要独立或联合完成的指标有11项,占全部三级指标的19.3%;广播电信业需要完成的指标有3项,占全部三级指标的5.3%,但它和每项指标都有关联;规划、公安、文化、人劳、商务、金融、科技、信息管理等部门分别需要完成的指标有2项,各占全部三级指标的3.5%;房产、园林、水利、交通、教育、环保、民政、卫生、国土、食品药品、应急、残联、行政执法等部门分别需要完成1项,各占全部三级指标的1.8%。这些项目有的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有的需要两个或几个部门联合才能完成。

4专家对建设智慧城市的看法和兄弟省市的经验

专家表示,“十一五”期间,许多省市的信息化目标是数字化城市,现在很多省市都把战略目标定为智慧城市。不过,如何实现从数字化到智慧化的转变,怎样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破解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等带来的体制弊端,是智慧城市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难题远不止以上所述。单志广(承担多地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的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认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策略还存在误区,他将其总结为“四重四轻”:重概念口号,轻行为配套,容易造成盲目跟风;重建设投入,轻绩效提升,投入产出比与实效令人担忧;重设备技术,轻制度建设,缺乏配套政策;重建设发展,轻安全风险,导致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中国基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孙尚志与许多建设智慧城市的地方领导打过交道,有的领导曾向他诉苦:投了若干亿元的钱,遇到突发事件,为什么头脑还是一片空白?孙尚志找出了其中症结:缺乏建设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万碧玉(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指出,一般来说,建设智慧城市,镇一级投资规模为二三十亿元,县区为三五十亿元。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等为50亿到l20亿元。申报城市经过3~5年创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对首批90个试点城市组织评估、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有资料显示,遵义市未来一段时间,将投资21.65亿元建设智慧城市。根据遵义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遵义市从基础设施与保障、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四个领域,规划了创建国家智慧城市29个方面的任务以及优先发展公共信息服务中心项目、公共基础信息库项目、城市综合指挥平台项目、智慧政务服务中心项目、智慧园区信息管理平台项目等l3个重点项目,并设定了相应的创建目标、责任单位、考核指标、年度计划等,并详细设计了这13个重点项目的技术方案。据悉,该市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数字城管也是其中的项目之一。遵义智慧城市建设周期为3~5年,预计总投资为21.65亿元,其中,财政投入3.31亿元,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2.7亿元,企业和社会自筹5.64亿元。

5对申报国家智慧城市的建议和探讨

5.1积极应对,择时申报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基础设施、社会管理、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改善等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在此情况下,建设智慧城市,我们认为是解决“城市病”的可行之路。另外,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期和探索期,由于城市的生产力水平、政府管理水平与智慧城市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对是否申报智慧城市或者什么时候申报,应根据每个申报城市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状况水平而定,总之,对智慧城市的申报不能犹豫不定,举步不前,患得患失,应该积极应对,择时申报。

5.2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创建智慧城市,必须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领导参加智慧城市领导小组总体协调,负责确定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统筹协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统一、高效、畅通的议事协调推进机制。必须明确制订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通过扶持和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智慧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研究建立智慧城市建设评估考核体系,定期对智慧城市建设按责任分解要求进行评估。加大智慧城市建设考核力度,检查和督导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方案和年度计划的落实情况。

5.3创建资金要纳入财政预算,完善政策支持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投资,政府必须在创建周期内,预算创建投入资金,满足建设各种设施需要,保证创建在申报周期内完成。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对智慧城市重点工程项目的投资,把政府引导和市场化道路紧密结合起来。要有限提供资源,有偿开放资源,扩大资金投入来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采取政府导向投入和市场机制运行方式筹措建设资金。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体系新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建立完整、有效的智慧城市投融资体系,制定完整、均衡、可行的智慧城市投融资规划。以合理的公共财政投入、国开行等政策性金融资金为引导;积极吸纳市场化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参与。

5.4整合现有资源,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在总体发展上,坚持理性、有序和协同,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将社会现有的信息化系统或平台,摸清底细,进行改造完善补充,优化提升,使其将来在智慧城市创建中发挥作用;我们要避免重复建设,或者将原来的系统推倒重来,浪费宝贵的资金。出台相关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办法,鼓励政府部门公开内部可共享信息资源,明确信息资源提供方的信息公开职责,形成数据生产、数据加工与数据服务的清晰链条,做到“一数一源”,保证信息的权威准确;对共享数据资源实现动态管理,明确信息资源使用各方查询、交换信息资源的管理流程。保证共享数据库中信息资源的及时更新。最大限度地降低政府信息采集与交换工作的成本,使政府信息的生产最经济、分配最高效,使社会对政府信息的使用最容易和最方便。另外,还要做好智慧城市现在规划与城市未来规划的衔接,统筹协调土地、资源、环境和将要承载的人口、经济之间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重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信用环境等。

5.5建立决策咨询和开放合作机制

积极学习借鉴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更好地运用全球的智慧和资源,为我所用。成立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实现对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咨询指导。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在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体系建设以及智慧产业发展等领域积极开展与其它先进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间“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要实现城市间电子政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避免城市间“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

5.6建立信息安全和人才保障机制

网络与信息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认真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定期开展信息系统安全检查。提高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建设信息安全评测中心,扶持发展信息安全产业,建立应急专家咨询和救援队伍。落实人才强市战略,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大力培养、引进和高水平使用复合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网络设施与商业应用经营管理人才。开展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多渠道、多形式、分层次、分类型的再培训、再教育,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5.7有前瞻的发展眼光,建立长效机制

我们应将创建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把握资源条件、区域定位等,从绩效角度,制订可执行、可落实、可监督、可考核的管理方法;用尽可能新、尽可能廉价、尽可能合理的信息技术来应对和解决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从市长视野、企业角度与百姓感受三个角度打造智慧城市。创建智慧城市要根据城市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采取“一城一策”的方式,推进城镇化及智慧城市建设。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不是试技术方案,而是试机制模式。特别是现阶段像我们政府引导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探索长效机制,研究如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标准,规范评估机制,必要时将审计、纪检部门纳入智慧城市的重要项目管理之中。

6结语

智慧城市建设不在于硬性指标,而在于软实力、软科学的提升,大数据的研发占据软实力重要的一环。大数据,源自于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的发展,只有充分开发数据背后的内容,才能提升城市的智慧程度;只有确立了“智慧来自大数据”的核心共识,我们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建设智慧城市,是未来城镇化内涵和质量提升的需要。智慧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未来的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方向。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让新老城镇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本文作者:李学智陶艳春王京雷工作单位:安阳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