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景德镇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时间:2022-06-18 11:08:04

导语:浅析景德镇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景德镇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宋代以前,景德镇瓷窑坯坊多分散,但瓷业已经初具规模。根据瓷窑的遗址可以看出,当时的瓷业多为家庭作坊,已经有以乡村为中心而建立商品贸易关系的村市,多分布在瓷石、森林等资源丰富的浮梁县的南河、东河一带,街区格局已基本完善。到了宋代后期景德镇的瓷业相对集中,形成了镇区、瑶里等瓷业集镇。昌江中游东岸瓷业集散增强,窑场密集,人口向城区靠拢,逐步形成沿河建窑、沿窑成市的城市格局。陶瓷产品交易市场在沿河窑场交汇处形成,成为烧制燃料和陶瓷日用品的集散地。元代,“浮梁瓷局”成立,专用于烧制宫廷瓷器,景德镇发展成为陶业都会。明代,景德镇设立了御器厂,官窑民烧出现,提高了民窑瓷器的精度和水准,瓷质、装饰、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别具匠心使得景德镇陶瓷享誉海内外。正由于国内外陶瓷需求量的增加,陶瓷生产分工更加专业化、细致化,人工需求剧增,大量人口迁移至此,不仅解决了生产用工需要也推动了景德镇的经济文化发展。与此同时,景德镇的经济和交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以昌江沿河为条带状扩展和延伸的城市街道系统和以御窑厂为中心的城市格局。清代,景德镇瓷业继承明代的辉煌继续发展,御器厂改名为御窑厂,景德镇的城市空间围绕着瓷窑更加逐步扩大。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发动军事战争侵略,通过货物倾销、关税协定等手段压榨我国经济发展。西方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出成本低廉、款式优美的洋瓷对景德镇传统家庭手工业制瓷产生了严重的打击,国内军阀混战、官僚腐败,繁重的苛捐杂税又增加了传统手工制瓷的成本,景德镇陶瓷产业受到重创并逐渐衰落。20世纪初,中央政府兴办瓷器公司、设置陶瓷管理局以求振兴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资金不足以及官僚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景德镇瓷业并没有往正确的方向调整转型。作为景德镇城市经济主导的陶瓷产业一步步衰落,这同时遏止了整个景德镇城市的发展。

建国后,景德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更得到了政府的重视,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将景德镇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景德镇市建设委员会根据要求编制了城市规划方案并确定了以瓷业生产为主的轻工业城市性质,不断规范老城区,开发新城区。将老城区分为行政区、居民区、工业区等,并不断改善城市交通系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给景德镇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景德镇在优化陶瓷产业发展结构的同时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并逐步完善水、路、空交通网络。2001年,《景德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确定了将景德镇建设成为经济实力较强的“经济重镇”以及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江南旅游都市的战略目标。如今,古窑民俗博览区、瑶里古村落、浮梁古县衙等都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湖田古窑遗址、景德镇御窑厂、祥集弄民宅等被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挖掘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的同时大力开发自然景观,并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将“瓷文化”融入到城市空间中,例如城市道路旁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陶瓷路灯、人民广场里瓷碟和瓷碗砌成的青花瓷龙雕塑等。

由景德镇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可以看出,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作用使得景德镇陶瓷产业形成并得以延续。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孕育着景德镇这个瓷业城市的形成,封建专制皇权对陶瓷的推崇推动了景德镇的城市发展,陶瓷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景德镇城市空间的演变时刻围绕着陶瓷产业。可以说几千年来,是陶瓷产业推动着景德镇一步步从一个小村市发展到如今享誉国际的大都会。虽然如今景德镇城市经济发展已迈向多元化,但是陶瓷产业的核心地位始终不会变,陶瓷文化这张名片也会一直伴随景德镇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与发展。

本文作者:邵秋亚工作单位:新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