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安全建设策略

时间:2022-01-18 09:36:46

导语:大学生心理安全建设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心理安全建设策略

互联网信息时代来临,电脑和智能手机高度普及,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基本上离不开网络和手机。网络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从另一个角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毕竟在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渠道广泛接受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会对学生的自身观念与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互联网上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与心理陷阱,大学生若是不小心应对,就容易成为受害者,最终也会带来心理层面的伤害。考虑到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科技的高度依赖,因此,从网络信息角度加强心理安全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就成为一种现实选择。然而,不少大学生因为过度使用手机,缺乏社会交往和身体运动,反而对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笔者在开展江西省教育规划项目: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体质健康的关系及其运动干预研究(17YB167)过程中,认为大学生对于智能手机与网络的高度依赖,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而且也影响其心理健康。

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特点,笔者特意阅读了《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一书。该书共12章,书中内容既有一定的学术性特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与实用性。编者从理论层面界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与内涵,认为心理安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探讨了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心理健康危机干涉以及心理健康培养等实践内容。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为例,不仅从理论层面界定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危机,而且对心理健康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应采用何种危机干预手段作了阐述。编者指出,在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若想建立心理安全防线,需要注重自我意识的培养,正确认识自我,追求心理健康状态。网络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观念,然而,网络上的观点并非完全客观、正确,甚至很多时候网络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获得流量,会刻意制造一种焦虑,给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与价值观造成冲击,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是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尤其是自媒体刻意制造和渲染“社交焦虑”背景下,部分大学生甚至会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做得很差,从而陷入一种不愿意社交,害怕主动社交被人看不起等问题,从而引发一种社交焦虑。实际上,相对于社会上的交往,大学生的社交环境相对要简单一点,并且有同学等这一层天然社交关系优势。对于大学生而言,只要抱着相对真诚的态度,主动与人进行交往,大部分时候还是可以得到善意回应的。其实,作为大学生,不一定要求每个人都具备非常强的社交能力。对于一些不擅长社交的学生而言,也不要认为不擅长社交就是一种缺陷,只要能够与人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即可,毕竟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完全一样,社交能力也并非成功的必要条件。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对自身性格和未来追求有一个相对清醒的认知,而不是被网络媒体的观念所影响,甚至引发焦虑情绪。经济压力也是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的因素之一,更会因此造成部分学生缺乏心理安全感。尤其是一些来自贫困地区或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着相对较大的经济压力,如担心学费和生活费没有着落,或担心自己的学习给家里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不知道自己未来前景如何。面对经济压力,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此种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自卑、恐惧等心理情绪,甚至会刻意掩饰自身经济的窘况,通过花钱方式来获得自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若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经济条件不好的现状,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一点点改善,如想办法通过兼职方式赚取收入,或者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化解经济压力,如此不仅能够缓解经济压力焦虑,而且也会因为有了赚钱能力而产生一种经济层面的心理安全感。之所以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安全防线建设,是因为互联网认知偏差带来的焦虑会让人失去心理安全感,甚至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若大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身客观条件与个人行为有一个相对客观理性的认知,就能够用一种正确的心态对待学习与生活。大学生要树立积极健康的目标追求,不要陷入各种网络媒体刻意制造的焦虑情绪中。在学习与生活中遭遇各种现实压力,则应对此类问题有清醒客观的了解,基于现状而努力,而不是焦虑恐慌。通过自我意识的培养来构建心理安全防线,可以消除各种互联网信息带来的焦虑情绪,从而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安全建设还需要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防止自己成为各种网络陷阱或者骗局的受害者。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里面充斥着各种好的或者坏的信息,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相对缺乏,较容易成为网络风险的受害者。如网络兼职,很多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大学生想通过网络兼职方式来获得一份收入,同时也锻炼自身的工作能力,然而,有的学生在兼职时缺乏必要的谨慎心理。如刷单兼职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违法性质,同时有些网络犯罪分子还会将其设计为网络刷单兼职陷阱,先通过小额度刷单取得大学生信任,然后引诱大学生大额刷单,从而骗取大学生的钱财,给大学生造成经济损失。大学生若从事网络兼职,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对于任何有疑问的地方,都要甄别清楚后再工作。当大学生无法判断对方的真实目的时,最好持谨慎态度,若自己的社会阅历与经验无法做出分析,那就不妨向有一定社会经验的老师或者长辈请教,如此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网络欺骗,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即便自己在网络世界中受到伤害,可以寻求安慰,但是不要轻易采用极端的处理方式。如在网络中受骗了,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出去旅游等,将心中不愉快的情绪释放出来,千万不要憋在心中,容易对心理造成伤害。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中受骗后,就会对社会产生一些极端看法,甚至影响个人情绪与人生观念,最终选择了伤人或者伤己的方式,如继续利用这个方式去骗别人,这是错上加错。大学生要清醒认识到,网络上充斥着各种风险,千万不要相信网络上过于轻松的赚钱方式,要坚守自己的法律道德底线,同时在遇到问题后,要及时止损,而不是深陷其中。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要保护好自己,实际上就是为自己的心理健康增加了一道安全防线,从而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幸福和安全。笔者强调,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安全建设的具体方法与措施,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途径学习与获取,通过吸取各种正能量理念,正确认识社会与自我,建立心理安全感,让自己处于一种身心健康成长状态中。有的大学生有网络成瘾趋向,从早到晚都盯着手机,或刷短视频,或看网络小说等,既不注意运动锻炼,也不认真学习进步,更不与同学进行社交互动。

大学生沉迷玩手机,就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也会引发视力下降等健康问题。甚至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由于总是通过手机网络方式生活休闲,就会与现实社会呈现一定程度的脱节,甚至会对现实生活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有的大学生玩游戏上瘾,最终因无法坚持学习而导致退学,此类事件并不鲜见。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网上获取建议。互联网上有积极健康的观念信息,但是需要大学生去主动甄别。有的网站或APP是专门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包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社交习惯与运动习惯等,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按照建议执行,逐渐让自己变得积极健康起来。即便是性格朝着孤僻方向发展的大学生,网络上也会有引导走出孤僻、积极社交的各种方法与技巧,不仅有图文知识解读,甚至还有视频知识现场示范,大学生学习运用此类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自身性格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大学生面对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不要陷入绝望或者过度焦虑之中,而是应该一步步改正,既可以向老师或者同学朋友求助,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正确的应对方式或者匿名求助。在人生成长之路上,遇到短期低潮或者现实问题,都是一种考验,而不是结局,应采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有的大学生在面临毕业求职困难的现实问题时,很容易陷入焦虑,毕竟找一份工资高又体面的工作并不容易,甚至有时候连想找一份符合自身专业发展要求的工作都很难,于是开始自暴自弃,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问题,对未来失去信心。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正确做法是调整心态,不妨采取先就业再择业的方式,先让自己有事做,然后一点点去了解真实的职场,了解自己真正能做什么,想做什么,然后再一步步调整自己的职场之路。职场之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若是想的太多,反而容易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网络本身是一种工具,大学生要想利用好它,就需要具有良好的心态,并且具备一定的辨别分析能力,利用互联网资源可以更好地构建心理安全防线。心理安全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大学生在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时,要合理引导自身,建设心理安全防线,保护好自己。

作者:吴秀华 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