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综述

时间:2022-10-24 11:39:07

导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综述

摘要: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各形各类的信息资源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原子弹爆炸般的巨大信息量推使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或企业单位逐渐衍生出各自的一套集决策、处理并管理数据信息为一体的高效服务系统,这极大地提高了其处理事物的能力与效率,并走向信息资源链的顶端,改变了过去事务复杂烦琐、公用资金挪用的状况。对建设服务型政府将大有裨益。因此,本文就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的路线的主题,从四个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路线

当前,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席卷全球,信息、数据、情报源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信息机器和信息系统更是参与了人类的一切活动,经济、政治、社会资源的管理优化等也都以新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来。政治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也应紧随大势,加强内部控制,充分高效地运用各类资源,开辟一条有组织,有计划,可自我调整优化的最优路线,实现内部与外部更好的对接和效益的合理最大化,保证国有资产和财税信息的真实完整,维护良好的公共服务秩序,防止个别人员借正常履职之名,以权谋私,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

一、确立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内部控制对象及其主要流程。由于其性质与一般的企业单位不同,我国分块管理的行政体制使得内部不能完全控制事权,且仅限于财权方面。对此,财政部门近日了内部控制的集中对象,主要有预算、收支、采购业务,项目建设、合同签订和资产管理等业务。因此,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在于加强业务层面的控制,进行风险评估,注重对内部控制人员的评价和监督,加强廉政建设,防止腐败。综上,这些目标,应该具有以下这些性质:(一)要具有合法性保证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规章原则,这里可以借鉴先进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使其更规范化,合法化。(二)要具有安全性由于近年来私自挪用公款的起诉案件不断发生,我国出台了八项规定、三项禁令等政策,对国有资金的安全管理尤其重视,而信息化的建设,正是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但另一方面,信息系统含有的大量数据涉及着国家或者单位的机密。对于信息资源的收集和传输,要提高警惕,以防黑客侵入导致信息泄露或被不法人员利用的事件发生。(三)要注重效率性行政事业单位的初衷是服务社会,便利民众。高效的业务流程可以优化单位的职能。为此,信息化建设要满足内部单位及时、准确地收集和传递相关信息,并且对内对外都要做好沟通工作,及时更新数据,及时优化系统;(四)要警惕风险性这是最为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对风险的防范,重点关注重要事务和高风险领域,制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和战略。对于不同的领域所产生的不同风险,要深入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风险的危害程度,可以分大小等级应对,保障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在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前提下遇到的问题

(一)当前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衔接断裂,两者脱节,未能在业务工作的流程中真正运用和操作信息系统,有时只是单纯应付上级或其他部门检查,或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不贯彻落实,没有意识到内控制度信息化建设的严肃性。(二)内控信息化覆盖范围较小,不能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即没有将控制流程的设计与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单位内部的制度控制相结合,无法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的效果。(三)对内控人员没有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培训,经济活动和业务流程也并未融入信息系统中,而且对于部门制定的制度方案,即便遵循实施了,却没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忽略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使其失去了可行性和科学性。(四)领导层面人员对信息化建设了解不够充分和深入,固化的信息化办公思维限制了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建设,遇到问题不能灵活处理,严谨决断。导致在有些时刻,相关负责人无法科学地基于现有数据信息和管理模式作出改进。

三、在建设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一)在运营过程中,筛选分析采集的信息的来源、内容和质量,将其存入数据库中,并定时清理数据库中的信息,以确保信息的深度和时效性,这可作为评析风险有力依据。同时,要衔接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将核心控制系统和业务流程和日常经济管理活动整合起来,提高控制的效率,由此扩大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覆盖的广度。(二)完善评判机制和监督系统,可以对日常的管理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风险进行评估,分析该活动的实施是否存在意义或带来效益。另一方面,监督系统一定情况也能够排除潜在风险和问题。最后,要落实对负责人以及其他人员对信息化系统的理论普及和实践培训,只有充分了解信息化建设,明确职责,才能加强控制,提高效率,根据科学有效的数据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三)抓住重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结合。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单位内部控制特点,找出主要矛盾,从关键点切入。比如,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群管控的风险影响程度,不能一以概论,要有主有次,在信息数据分析评测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诚然,这就需要根据事情的轻重急缓来统筹兼顾,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四)建立牵头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组织架构的首要选择应是财务部门,因为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主要确立在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上,如:当要开展某个经济活动时,财务部门就要把信息系统管控的风险点设立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方案上,提前筹划和安排,使资金的使用合理合法化,提高使用效率。(五)可以将信息系统的建设市场化。为了单位内部的业务和最终的客户端能够最有效的整合起来,实现信息数据的及时共享,就要开发一体化的内部控制标准化系统,这时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就能很明显地突显出来:外招软件公司或者市场力量加大研发投入,制定标准规范的信息系统的技术要求,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五、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信息数据时代下,许多西方先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已十分成熟,究其原因,是其能够高效利用信息技术。不过,信息技术不是只有正面效应,它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便能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相反,利用不当就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与危害,所以,倘若能够谨慎对待,认真落实建设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将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乃至国家治理方面产生巨大的有利影响。(一)首先,在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运行替代人工操作,数据错误将大大减少,保密性强,风险性低,加强了单位内部的控制思想和风险管理思想的深化,让领导人员和内部工作者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二)此外,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让经营单位以一种科学有序的方式进行单位的业务活动,保证符合规章制度和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效益,维护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团结和谐,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了权力腐败和利用职务之便谋私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打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树立政府权威。(三)推动信息化建设正深入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业务系统达到规范化、流程化和标准化,实现了数据共享与信息优化,让内控体系与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综上所述,本文对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路线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浅谈与探讨,从对确立目标的分析到存在的问题,落实管理和优化信息化模式以及建设路线的意义和重要性,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希望在如此便利的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潮流中,高效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能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更便捷的方式和渠道,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雪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思路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34(10):272-273.

[2]刘敏.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08):5-6.

作者:郭岩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