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学英语教师素质途径

时间:2022-09-02 11:14:58

导语:提升中学英语教师素质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升中学英语教师素质途径

摘要: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2017)》),确定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1]。不仅对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且对英语教师自身相关核心素养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拟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试图对中学英语教师自身相关核心素养的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学英语教师自身的学科核心专业素养的提升策略,进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教师;核心素养;中学英语;新课标

1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新时代教学背景的改变,教育部在《新课标(2017)》中进一步提炼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与以往提出的核心素养相比,本次《新课标(2017)》凝练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强调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自信的增强,国际视野的开阔,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同时,“思维品质”素养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四大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体现了新时代的社会要求。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富有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创新性人才;另外,终身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成为各行各业的必然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无疑对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基本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现实的需要看,针对教育部在《新课标(2017)》中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阐述,我国相关专家和学者关于“如何培养与落实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讨论达到了新的高度。而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集中在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学英语教师自身核心素养的反思与提升,削弱了教师的相关专业核心素养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初级阶段英语学习过程中用于真实性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环境非常有限,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语言的综合训练与运用。因此,在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英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尽管在现代中小学英语教学当中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主人翁地位逐渐被取代,但初级阶段的英语教师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取代的,教师自身素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仍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许提出核心素养的初衷是为了学生,但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反观自身相关专业核心素养是否符合新课标的标准要求、是否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中学英语教师的相关核心素养对我国中学英语学科课程改革,以及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到我国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反观核心素养视域下,目前一线外语教学中教师自身相关核心素养仍然需要重新审视。本文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在专业核心素养方面存在如下不足:第一,语言能力方面。在很多中学,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基本上用前两年的时间把三年制的课程“学完”,然后第三年的学习主要是集中在复习应考,英语课堂基本上是学生做题、师生对题和教师讲题的老套。英语课程的学习几乎被“应试教育”的所主导。在这样的心态下,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难以得到保障。第二,文化意识方面。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英语教师仍然存在偏重单纯语法知识传授而缺乏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意识的倾向,导致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对教材当中体现的双语文化内涵与价值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分析[2]。第三,思维品质方面。由于英语学科的特点,英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仍然是以语言知识的讲解为主;在教学方法方面仍然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记忆。教学过程缺乏思辨和创新能力,他们往往习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缺乏对知识批判性地理解与重组,这就使学生也机械地接受知识,只注重背诵却没有更好地消化吸收,语言功底不够扎实,缺乏相应的思维训练[3]。第四,学习能力方面。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很少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策略。因此,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使得学生不仅难以适应今后复杂的学习环境,而且在今后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也难以做到从容应对。因此,以提升英语教师的相关核心专业素养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目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2《新课标(2017)》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分析

2.1语言能力。与《课标(实验)》[4]相比,本次课标强调了“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即认为语言学习的基本单位应该是语篇[5]。教师再也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更多地分析教学内容、教材、教学目标等与中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对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活动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使用的方式增添了“看”,即强调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多种表达符号出现。“看”更多地是强调语言知识的输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通过视频、图片等各种视觉形象向学生呈现语言知识,这对中学英语教师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形成语言意识和语感,说明重视知识的内化。对中学英语教师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准确性和地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文化意识。《新课标(2017)》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这一点无疑对中学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中学英语教师自身在文化素养方面的确存在较大的空白,缺乏双语文化意识,尤其对部分教师来说,在中外文化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比如,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外语专业课的课程比例占绝大多数,相对来说,有关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相形见绌,由此导致了偏重西方文化而忽视中华文化的倾向。这样就难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性地分析中外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因此,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就难以得到保障。2.3思维品质。《新课标(2017)》将思维品质这一素养提升到新的高度,认为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从而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出彻底扭转了传统教师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转变,努力做到“授人以渔”而不再是授人以鱼。传统观念当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体现在像数学这样的理科教学当中,然而在语言教学当中也至关重要。2.4学习能力。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师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教育时代,学习资源丰富,知识获取的渠道也多种多样,教师不仅要通过多渠道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将先进的技术迁移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更好地辅助英语学习。还要帮助学生鉴别并推荐给学生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多渠道开展英语自主学习并且训练学生搜集、鉴别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教师自身一方面要树立并践行终身学习的信念。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中学英语教师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指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但它本身并不能回答如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至于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通过教学过程的改革来实现。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这就使得新的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教师相应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技能,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切实地提升自身的相关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呢?我们认为也应该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面着手。3.1英语教师语言能力素养提升。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相对语用能力而言的,认为当人们掌握了一种语言中所有基本的话语代码之后,他们就可以用这种语言发出无数的话语[6]。就理论层面而言,教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国内外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为教学实践的改进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关注学生的心理行为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意志;就实践层面而言,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来训练学生形成扎实的语言能力。在语言教学领域,移动资源辅助语言学习也成为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引领着当前网络教育研究的热点[7]。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教师自身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网络资源进行语言能力的自我提升。比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智能设备逐渐普及,移动学习资源呈爆炸式增长,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一些碎片化时间通过一些英语学习APP(如薄荷阅读、英语趣配音、扇贝炼句等)不定时的进行英语语言输入。充分发挥移动学习资源方便快捷,灵活性强,资源丰富等优势通过语言的再学习来促进英语语言教学。部分师范院校或教师培训机构也应该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师英语语言培训。3.2英语教师文化意识素养提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不单纯是为了学语言而学语言,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语言的“钥匙”打开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大门。进一步了解、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价值与内涵。教师要在掌握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英语教学观念,高度认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文化知识结构,完善文化知识体系为实现跨文化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在教学实践当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可视化的渠道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比如,有针对性地通过文化类书籍、文化类的音视频等了解目的语国家方方面面的文化情境和人文底蕴,进而提高对西方文化的感性认识。英语教师自身只有在精神上的富足,才能在教学中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文化熏陶,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感知,自然地促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另外,英语教师也可以通过互派访问和出国留学等方式亲身感受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亲身体验跨文化交流的魅力。比如,通过国内外合作教学的方式。在一定的条件下,派遣或资助我国一些中学英语教师去国外进修,或聘请一些外籍英语教师来我国开展讲座、访谈等学术交流。通过合作教学方式,使中外英语教师组成小组进行交流和学习[8]。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各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逐渐深化。从这一层面来讲,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应仅仅是为了满足升学就业等现实需要,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外文化的平等交流。教师本人应该树立平等的文化观。既不盲目接受外来文化,也不轻视悠久的母语文化,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两者关系,从而在自身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融会贯通,在实际教学中做好外来文化的去粗取精工作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引导学生的文化价值观走向正确的方向。3.3英语教师思维品质素养提升。教育部在《新课标(2017)》中指出“思维品质是指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教师思维品质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反思与提升。第一,逻辑性是指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是否具备预设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前后贯通衔接、环环相扣、课堂提问方式或类型层次递进相互呼应、教学环节既能体现层次性又能突出整体性点。逻辑性主要体现在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生成前后连贯一致的教学目标预设,使其具备可操作性、可检测性、具体化的特点。教师良好逻辑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其教学流程是否会始终按照至少一条教学主线展开[9]。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依据语言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地掌握语言、使用语言,体现英语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第二,苏格拉底最早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实践[10],即通过不断追问学生或与学生展开辩论等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原始观点的荒谬之处,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11]。教师应尽可能的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贯穿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12]。教师要实现教学相长,时时刻刻精进自身的思维品质素养,不断学习有关批判性思维的方法理论等,了解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并训练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提高自身的批判能力。第三,教师要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授课而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满堂灌”。比如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采用英国人东尼博赞提出的“思维导图”原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与聚合性方面的思维能力,课堂效率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13]。科学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人类的思维特征是呈放射性的,进入大脑的每一条信息都可作为一个思维分支表现出来[14]。第四,英语教师学习能力素养提升。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看,主张教师是教学的学习者,英语教学没有一套固定不变的适用于所有英语教学的模式。因此,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并不仅仅是掌握具体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顺应时代形势的变化,使英语教师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自主发展的人[15]。面对知识爆炸性增长的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必然选择,甚至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更应如此。教师自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及时采用最新的教学理念适应新时代新新青年的发展特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的学习型人才。一是教师无论在哪个阶段、何种身份都要有不断学习、继续教育的意识;二是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拓展学习渠道,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教学技能,掌握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比如英语教师需要学习掌握一些记忆单词的策略。在教授单词时,带领学生运用该策略记忆单词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掌握记忆单词的策略;三是教师要坚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并将所学所思及时迁移到课堂英语教学中,以开放的心态紧跟时展的步伐。

4结束语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国家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新时代新型人才的培养确立的发展方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应该贯穿在英语教学的始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师核心素养在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深化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英语教师,需要顺应学科理论发展前沿,仔细认真地研读并贯彻落实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相关教学实施建议,通过多渠道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相关核心素养,并围绕英语核心素养来设计和实施英语课程。此外,还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身在相关核心素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教学中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齐向艳 单位: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