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生命理解力学校实践探析
时间:2022-01-20 03:59:55
导语:提升教师生命理解力学校实践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命充满了谜团,养育生命的教育实践就是一场生命探险活动,教师要以探秘的姿态去解开学生的生命密码,才能以学定教,实施个性化和人性化教育。教师如果对孩子的生命经验、生命状态和生命需求等不甚了解,教育就容易陷于盲人摸象和自说自话的泥淖。基于此,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提出“做最懂你的教育”,将教育活动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生命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生命理解力,实现“创造最适宜师生发展的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营造滋养生命理解的学校文化
“做最懂你的教育”,意味着教师要真切地同情学生的生命状态,洞察学生的生命潜能,积极拓展学生的生命可能,为每个学生生命的完满幸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命理解力。但是,教师生命理解力的提升单靠教师独自修炼和自觉提升是不够的,需要“他育”与“自育”协同发力,由自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双向互进而成。在激发促进教师的自我修炼基础上,学校应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和专业作为,从外部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育,帮助教师提升生命理解力。学校文化具有导向、激励、规范等作用,为教师的教育言行提供了潜在而强大的“精神场”。“四有好教师”的落脚点在“有仁爱之心”,对他人的同情和关怀是人的本能,也是教师的本职。教师的生命理解发端于教师的“仁爱之心”,由此向外,经由价值判断与选择、品质的养成、意识的觉醒,再到知识的积累,进而形成外显的生命理解力。学校要站在“四有好教师”的高度提升教师对生命理解的认同和自觉,进而使教师产生修炼生命理解力的冲动和欲望。学校把生命理解作为“生长教育”育人体系的实践起点,倡导和营造“基于理解而教,通过理解而教,为了理解而教”的学校文化,以促进生命更好地生长。“基于理解而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展开之前,教师要梳理和检视自己对学生生命理解的内容和程度,从而预设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除了在备课时要备学情,我们还倡导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之前也要精心准备,包括交流什么以及如何交流等,不要盲目交流和随意交流,否则无法直抵学生心灵深处。“通过理解而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现场对话互动,通过思想和观点的碰撞、情感和价值的交流、知识与思维的呈现等,不断收到即时信息,结合对学生旧的生命理解而动态生成和深度建构对学生新的生命理解,从而调整之前的教育预设而生成新的教育方法。“为了理解而教”,是指生命理解不仅仅是对“他者”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实现自我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生命理解,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教育教学,更是为了促进教师对自我的生命理解,为了实现学生对自我的生命理解,从而实现生命的澄明与自觉。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育价值观启发下,学校提出“创造最适宜师生发展的教育”的教育价值追求,就是以生命理解为基点,以生命理解为手段,以生命理解为目的。
二、展开达成生命理解的全息对话
教师生命理解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对话来保持生命经验的开放性。对话实质上是经验、智慧、精神上的相遇。全息对话是一种立体、多维、多元的对话方式,包括教师与自我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以及与家长等重要他者的对话。首先,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即教师内省,是生命理解力修炼的起点。我们以“每日七问”来提倡师生的自我省思,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导自我认知;“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导价值定位;“我能为祖国奉献什么?”引导国家认同;“我的人生该如何行走?”引导奋斗自觉;“我如何与周围人相处?”引导正确交往;“我如何与大自然相处?”引导生态意识;“我怎样把握万物奥秘?”引导追求真理。“每日七问”不仅引导学生的自我认知,也指向教师的自我省思。教师的内省不是在教学技艺上对教学方法策略的反思,而是站在生命理解的立场上追问:“这些学生有什么不一样?”“我真正理解学生了吗?”“学生向我表达了什么?”“学生经历了怎样的过去,对未来有怎样的想法?”“用哪种教育方法更能促进学生生长?”“学生是否能接受我这个观点或做法?”在这样的自我追问下,教师的教学才不至于陷入偏见和盲动之中。为唤醒、激发和滋养教师的生命理解意识,学校在2019年布置给教师的“寒假作业”就是“我为学生画张像”,开学后开展全校性的交流分析,营造了“做最懂你的教育”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生命理解意识。其次,与学生的交往对话是教师对学生生命理解最主要的方式。师生关系不是单向的“主体-客体”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和对话关系。为理解学生,诚如范梅南所言,教师要带着“敏感、机智和爱”走进孩子的世界,怀着对生命的敬畏真正贴近学生的生命,用心体会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赞颂他们的灵动,畅想他们的未来。作为校长,我带头展开生命对话和生命理解,鼓励孩子“约谈”校长,开展制度化的“校长约你面对面”对话活动,学校每周都有一位校级干部和孩子就学生成长、学校发展、阅读分享、时政热点等方面展开对话交流。学校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不限于面对面的交谈,而是广义的对话,包括面批面改作业、点评学结、批阅周记或作文、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师生共同制定生涯规划和学习计划等。生命理解下的师生对话,更加强调真实性、个别化和日常化。再次,全息对话还包括教师与其他科任教师的对话,与学生同伴的对话等。教师往往会关注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而对孩子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所做的事、所交往的人、所说的话缺乏应有的关注,只是把学生看作一个单面的人。同时,学生也容易出现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场域中人格表现割裂的现象,这更需要教师从学生的不同“他者”中深入而全面地理解学生。学校每学期各班至少组织两次“班科分析会”,把集体理解和个别理解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班科分析会”不但包括教师和与学生相关的“人”的对话,还包括教师和与学生相关的“物”和“表现”的对话,如学生作品、学生的活动表现、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交往对象及方式等。最后,教师需要加强与家长的对话,丰富生命理解。在微信、QQ、抖音等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屏幕交往时代,家访等传统家校沟通方式日渐淡化,但家校之间的交流是不可或缺的。为了“做最懂你的教育”,学校改变过去“教师隔空喊话,家长听话照做”的家校沟通模式,把家长视为“教育合伙人”。我们通过“网上家访”“走访家庭”“家长沙龙”“三方家长会”“分层分类家长会”“家校沙龙”等方式,真正地与家长围绕学生生命成长,深入探讨学生的成长历程和生命表现。通过全息对话,教师获得了多角度、真实性的一手信息,从而通过信息的对比、解读、阐释、筛选等过程,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生命理解,而自身的生命理解力也得以提升和锤炼。
三、探索践行生命理解的生长课堂
生命理解力是一种实践智慧,学校培育教师生命理解力的根本途径在于营造生命化的教育实践样态,把学校建设为“生命场”。教师教育实践最主要的阵地是课堂,所以课堂是教师生命理解力修炼的主要场所。叶澜提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过程部分”,她倡导教师“在课堂上研究学生”。学校开展“生长课堂”教学改革和探索,把“目中无人”的课堂转变为“生命生长”的课堂。“生长课堂”的教师把学生视为朝气蓬勃、个性鲜明、主动发展的生命主体,而不是教学活动的“工具”、没有差异的“质点”、等待灌输的“容器”和奖惩刺激的“动物”。“生长课堂”教学改革追问和回应“人,在不在场”“人,在做什么”“人,是否生长”等三个生命本源问题,解决了“见书不见人”和“见师不见生”的问题,让课堂成为充盈生命欢愉气息的场所。在学校各种公开课和研究课中,“学情分析”成为教学设计的必备内容,“师生对话”和“学生成长”成为观课议课的主要指标,进而转化为日常教学的常态。四、开展反思生命理解的校本研修理想的教育实践一定是反思性实践,是与研究相融合的实践。生命理解力必须在实践中锤炼和检验。然而“实践”仅仅给人的能力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没有基于实践的反思,实践就缺乏理性的升华。教师通过围绕生命理解的教育反思,会逐渐明白“开展一项工作即是开展一项研究,教育一位学生即是理解一位学生”,形成“在研究中理解,在理解中教育”的意识和习惯。为此,学校要开展反思生命理解的校本研修,从而提高教师的生命理解力。学校引导教师以“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研修”方式展开对生命理解的反思和研究,审视学生生命的表达,洞察生命的可能,研究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方法。如此,教师校本研修活动的主题就从知识转移到人,从教授转向理解,从而在日常的持续的“深度”介入中,逐渐达成相互“读懂”,提升教师的生命理解力。为了给教师搭建和营造致力于生命理解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氛围,学校开展了以“生命阅读”为主题的活动。一方面,我们为教师列出生命理解阅读书目、开设阅读专栏,如为教师购买或推荐了《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教育的情调》《儿童的秘密》《儿童的立场》《倾听着的教育》《以教学打开生命: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等书籍;另一方面,学校还开展了阅读分享会、生命理解经验分享会、生命理解专家报告会、“做最懂你的教育”家校共育高峰论坛等学习和培训活动。在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教研活动以研究学生为基础和导向来展开教材研究和教法研究。评课的重点不只是聚焦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而是更多地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和应变。“班科分析会”不是声讨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而是研究背后的问题根源和相应的教育方法。
总之,教育是引导和培育“人”这个独特生命体的独特事业,生命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生命理解力是教师有别于其他职业的关键能力和独特能力。我们期望教师能够通过生命理解力的不断提升,更好地走进学生生命世界,努力去理解和用好学生在一系列生命表现中所展露的生命样态、生命需求和生命可能,真正走向因材施教,实现教育的美好。
作者:毛道生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上一篇:教师法律地位研究
- 下一篇:中职学校教师成长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