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07 02:41:20

导语: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教师资格国考要求为出发点,对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整体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对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力度不够、部分理论课程内容重复、专项技能教学重技能轻理论、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等问题。并从适应社会需求、主动对接教师资格统考内容、整合内容相近的理论课程、重视专项理论课教学、合理设置实践教学时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教师资格考试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是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开展实施的考试项目[1]。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道德要求和身体素质等),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法定职业许可制度[2]。教师资格考试由教育部统一制订考试标准和考试纲要,考试分为笔试(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和面试(语言表述、教育观念、教学设计)。申请教师资格种类还需具备对应的学历条件,具有担任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在国考制度下,师范类学生已不再享有毕业后直接获取教师资格证的特权,他们需要进行测试来博取成为教师的机会。本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意在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且探索其优化方法,以适应新时期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的培养规格,切实提高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湖南工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现状分析。1.通识教育课程现状。通识教育课一共开设了19门,共计43学分,702学时。在培养进程表上,思修、马原、毛概、大学英语、计算机这几门课开设的学时比较多,一共488学时,可见学校对树立学生正确思想、掌握一定外文阅读的能力和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比较重视。结合教师资格考试内容和湖南工业大学的培养要求来看,思品类和一般教育类的课程设置存在不足的地方。总的来说,其通识教育课程开设较多元,但在一些学科设置上仍需改进。2.大类专业必修课程。大类专业课程设置基本符合时代诉求,在第一、二学年,基本完成这些课程的学习。体育教育课程开设了8门必修,基本涵盖了教师资格考试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这一项笔试内容。术科专业必修课开设了10门课程,各运动项目开展满足中小学体育课需求。不足之处在于体育与教学方法这门课程是考试中的内容,学校却没有涉及此课的开展。3.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从第二学年开始开设了专业技能与实践这门课程,开设四个学期。从12门体育专项课中选择一门进行学习。第二学年每学期有4学分,64课时(理论8课时,术科56课时)。第三学年属于专项提高阶段,每学期8学分,128课时(理论16课时,术科112课时)。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体育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运用能力,湖南工业大学专业技能与实践课程一共有384学时,专项术科课时的比例占87.5%,理论课时的比例占12.5%,理论课时安排较少,是否可以考虑调整理论课时安排。另外,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由单一向复合型趋势转变,学校可否考虑在五六学期就进行副专选课程的开设。4.专业核心课程选修。专业核心选修课程有上述三个模块,对体教生来说,学校一般统一开设教学训练方向的模块课程。它包括运动训练学、体育绘图、体育游戏、场地与设计这四门课程。其中,体育游戏这门课程具有实际意义。体育场地与设计和体育绘图这两门课程在中小学体育知识领域中涉及范围较小。除了统一开设运动训练学和体育游戏两门课程外,是否可以考虑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现状。政治思想理论课程实践是1-6学期开展的课外课程,但这门课程没有明显的实践考核。业务素质训练是三四学期开展的实践课程,一般是进行田径、篮球二级裁判的培训,时间较短为一周。见习和实习分别是五、六学期进行的实践,见习两周,实习三个月,时长较短。毕业论文是最后一个学期开展的实践,时间为8周,旨在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之,实践教学课程设置这一部分尚可改进。

二、湖南工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通识教育课对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关注不够。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它是调节教师与社会、学校、他人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3]。结合教师资格考试形式,综合素质考试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五方面。湖南工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和计算机等课程,就业指导类、教师口语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虽然也是必修课程,但是开设的课时和学分较少。湖南工业大学较注重学生思政类、工具应用类课程学习,对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方面关注不够。(二)部分理论课程内容重复。课程内容是课程研究中的核心问题[4],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多种课程内容相近会限制学生教学能力的获得。在通识教育课中,有关就业方面的课程开了三门: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这三门学科的内容都与就业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职业规划,贴近学生的自身发展。湖南工业大学有关心理学课程开设也较为多样,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内容较广,包涵了另两门课程的部分知识,基本上能满足体教生的需要。综上所述,湖南工业大学部分课程存在内容重复现象,各个学科间的关系和课程内容、类型的开设,都应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和完善。(三)重专项技能教学,轻专项理论培养。重技能轻理论是当前湖南工业大学专项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术科课程一直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与提高运动技能的平台,其中的专项课程更是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核心课程[5]。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掌握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运动技能、教学和训练方法、竞赛组织和基本裁判规则。访谈了解,湖南工业大学专项课程仍重视运动技能教学,对专项理论知识培养仅仅穿插少量的课程。有的运动项目一学年总课时为64,技能占56、学术占8课时。且理论实际上课情况往往比规定课时要少,学生也时常抱怨只有在临考时才突击上几节理论课,并没有掌握这些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专项选修课有2学年,总课时为384,技术占336课时,理论占48课时,教师虽然讲授了理论知识,但次数较少。(四)实践时间不足。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平台,已经越来越受到各院校的关注,实践活动开展得好,能够有效缩短学生成长为合格体育教师的时间[6]。实践课程主要分为见习和实习。湖南工业大学教育见习时间安排在大三下学期,为期2周。见习主要是看指导老师上课,学习上课方法,大多是旁听者的角色。实习阶段集中在大四上半年,时间为12周,时长较短。通过与学生访谈了解到,在实习前期,大部分学生还没有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教师,等到有所转变的时候,实习已接近尾声。教师的教学能力要通过不断实践积累才能得到提高,在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次数少、时间短的教学实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优化湖南工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适应社会需求。,主动对接教师资格统考内容教师资格国考成为当前师范类院校课程改革新参照标准,课程设置的选择应主动对接教师资格国考内容并根据考试模块建立对应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课程设置,购买相应教材,将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结合起来。如国考包含教师职业道德培养这项内容,建议学校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一课程,顺应时代需求,培养高质量体育人才。(二)整合内容相近的理论课程。教育目标的达成与学科内容息息相关,课程内容的整合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结合起来[7]。学校应遵循新制度要求,整合内容相近的课程,减少课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如计算机类可以整合的课程有计算机基础B和多媒体设计与开发。就业指导类可以整合的课程有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有关心理学可以整合的课程有教育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这些课程的作用相近,功能相仿,可以进行适当整合,调整其学时和学分,再根据形势需要增设其他课程,使学生能掌握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三)重视专项理论课教学。专项课程包括运动技术和专项理论两部分。专项课程主要以运动技术为重点,对于学生专项理论培养还有待提高。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重视学生专项技能的同时也注重理论的教学,教师在理论教学时,可以通过自己授课,也可以安排同学讲课,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点评和补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运动技术教学时也需穿插一些理论知识,使学生真正掌握一门运动项目。学生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不为应付考试而进行专项理论学习,学生只有在理解专项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四)合理设置实践教学时间。目前湖南工业大学教育见习时间为2周,教育实习时间为12周,虽然较以往延长了一个月,但远没有达到《课程标准》18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阶段体教生实践能力的拓展。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建议在第一学年和大二上学期学好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后,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进行见习,初步了解体育教师的上课情况,为实习奠定基础。大三开始进行分段实习,每个学期实习1-2个月。初步进入由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将习得的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到课堂中去,不断发现问题,认识自身不足,进行反思。通过分段实习,使学生由实践到反思到再实践再反思,逐步提升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燕媚.黑龙江省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建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9):64-66.

[2]杨天平,申屠江平.教师专业发展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思震.教师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美]乔治•J•波斯纳.课程分析(第3版)[M].仇光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张赫.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优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2017.

[6]高治,王兵,陈兴胜.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优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2):89-92.

[7][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刘袁景 陈英军 龚承铭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