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师微课制作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7-28 03:48:38
导语:高校体育教师微课制作现状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对高校体育教师微课制作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高校体育教师对微课的开发及应用整体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微课与网上教学.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对微课应用还存在认知偏差,微课教学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拍摄手法单一、微课制作思路模糊,影响了微课与体育课程的深度融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促进高校体育微课建设.
关键词:高校体育;微课制作;完善对策
近年来,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微课教学提供了平台,微课是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重难点或部分教学环节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有一种碎片化、突出重点、交互性强且可重复利用的教学模式[1],微课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基于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要求,对某些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便于学生根据所需自主学习,弥补了单纯课堂教学的不足,也更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微课的应用还存在思路不清晰、微课模式不成体系,微课设计过于简单、微素材相对单一等问题.其一方面与高校体育教育环境有关,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微课设计对体育教师而言存在较大的跨专业难度.为此,着重就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微课应用的现状进行梳理,并提出改进对策.
1高校体育教师微课应用现状
微课作为新生事物,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微课本身通过音视频素材等资源,将体育知识点融入其中并进行精彩、动态、直观地讲授,特别是在体育学习难点、疑点、重点知识领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不断地观看,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但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其在微课设计与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1高校体育教师认知度不足.高校体育教师对微课的认知度不足,缺乏整体设计思路.微课虽然有助于辅助课堂教学,但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很多教师对微课的性质、含义、制作方法不了解,而真正参与制作体育微课的体育教师人数占比更低.说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对高校体育教师更熟练,对新的微课体育教学方法方式关注度偏低,尝试新方式教学的积极性不足.1.2制作设计方式单一.在高校体育教师调研中,一部分参与微课制作的教师,主要以录像机、手机等终端进行视频拍摄,简单制作编辑而成,并未深刻把握微课设计规范与要求,使得微课制作方式单一,可看性及推广价值受限.如针对健美操、武术、网球、足球等课程,以单纯性视频观看为主,缺失微课的交互性设计.1.3缺乏制作专业素养.高校体育教师对微课制作感到难度大.在高校体育教师访谈中发现,很多教师认为微课制作技术性太强,难度大.如视频的拍摄、剪辑、音效、画面、交互、字幕等内容无法快速灵活驾驭.还有部分教师认为,缺乏专业的摄像机、专业拍摄、制作团队,让体育教师做微课很难胜任.1.4缺乏创新性.高校体育课时少,理论课时更少,大部分高校均为每周2课时体育课,课堂练习时间少,对肌肉及大脑皮层刺激不够,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掌握效果较差[2].另外在微课制作技术方面,很多教师不熟悉相关软硬件设备,对微课录制、后期缺乏实质性、创新性设计.
2制约高校体育教师微课教学的成因
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3].微课热的来袭对高校体育教学也带来冲击.不过,高校体育教师在微课设计与开发上,水平有待提升,其原因归结如下.(1)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大环境下,微课教学与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未成立专门的微课资源共享学习平台,制约了微课的推广.同时,高校体育教师习惯于面对学生进行授课,对于微课的学习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微课的教学成效也大打折扣.(2)现阶段微课视频质量不高,是影响微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之中应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4].高校体育教师对微课设计、制作技术操控水平有限.很多体育教师信息化制作技术不高,对相关拍摄、制作、后期等软硬件使用能力偏低,微课制作要从精、细上下功夫,体育教师多难完成.再者,微课的制作与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对于很多技术细节问题,多是体育教师的“软肋”.(3)体育教师对微课应用理念认知不到位.微课的应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格局,突出教学知识点、呈现方式、师生互动、作业回馈与评价等诸多内容,一些体育教师还难以适应微课教学,需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升信息素养.
3微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3.1强化教与学.突破体育学科“模板化”教学,增进师生、学生间多向交流.在高校体育课上引入微课,课堂不再是教学主阵地,对体育技能、动作、方法的讲授,可以融入到微课中,以生动、直观、反复播送方式,便于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迁移应用,提高教学成效.事实上,微课教学强化了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自主化学习.3.2融合线上线下教学.关注学生情感、价值维度的多元体验,促进学生合作、创新品质形成.以微课为手段的体育教学,教师可以充分衔接“线上”与“线下”课程内容,对课程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合理分割,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为学生创设多环节亲身、自主体验学习.如借助于组件PK活动、竞技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进行多样化练习和展示,从体育经验、学习、分享中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3.3创新教学评价体系.革新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微课教学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革新,同样,微课教学不仅改变了教学流程,也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评价.微课教学,更加突出师生、学生之间交流与互动、互助学习,强调学生评价的过程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结合自主实际,改进和创新学习模式,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评价.以“引体向上”微课教学为例,很多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动作,反映出学生上肢、肩背部力量较差.为了强化学生对“引体向上”动作要领的全面了解,让学生能够结合自我实际,把握“引体向上”的学习方法,我们专门制作微课,借助于摄像机、支架,从多个视角、方位对“引体向上”动作的衔接要点进行了拍摄,并制作剪辑形成课件.整个微课结构如下:第1节,引出问题,分析“引体向上”常见的动作错误及不达标原因;第2节,概述“引体向上”基本动作要领及内容;第3节,动作分解与分析,包括准备姿势、动作过程、呼吸方法、注意事项;第4节,练习方法,针对“引体向上”,对手的抓握力、静止悬垂时的力量、上肢肌肉、杠上练习方法等进行展示;第5节,互动教学,梳理主要误区,并进行总结.该微课的制作与应用,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借助于移动终端进行播放、观看,充分利用课下琐碎的学习时间.同时,在微课教学内容上,针对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通过专门性讲解、示范,让学生可以从学习中加深对“引体向上”动作的理解、体验,提高学习成效.
4完善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的对策
微课本身短小精悍,跨越时空,借助于移动终端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更受到学生的欢迎.但在高校体育微课教学及应用中,还要立足现状,积极探索改进措施,促进微课技术的高效应用.4.1加强体育教师微课理论学习,提高信息素养.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特点在于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需求,为深化体育课改提供了导向.微课程不是单纯性音视频结合观看方式,微课程设计与应用,还要从微课基础知识、微课理论等方面,通过具体的专业化培训,让广大体育教师了解微课,认识微课,应用微课.如微课程知识点浓缩性强,时间短,多针对某一知识点展开探析与讲解,便于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运动兴趣选择性学习.在体育课堂上应用微课,还要突出与传统课堂的融合,不能将微课与体育课堂割裂开来,要发挥微课的补充与拓展作用,实现线上与线下课程整合.如在学习“排球”时,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引入微课,以动画、视频方式来介绍排球的规则和教学要点,让学生从直观、生动、形象的解说中记住这些规则,提高学习有效性.教师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后,可以根据讲解排序某方面的需要,如对排球技术、战术的讲解,可以配合融入微课程方式,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深入了解某一学习要点.4.2转变体育课堂教学理念,正确对待微课教学.从微课的形式来看,具有多样性,不同形式的微课,其应用时机也不同.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微课教学的便捷性、直观性、有效性,要结合教学需要合理选择微课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如借助于微课实现翻转课堂,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不足,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将一些教学内容的探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围绕问题展开合作学习.如在学习“舞蹈”等知识时可以结合舞蹈主题制作微视频,让学生观看并学习,了解舞蹈的一般知识、动作要领及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舞蹈探究与演练.最后,对学生的舞蹈表演进行评价,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同样,高校体育教师在微课设计上,要把握微课的结构与基本特点,要强调主题的针对性,能够围绕知识点进行有效延伸.如可以针对体育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可以对体育训练中的易错点进行集中呈现,为学生提供有效学习帮助.微课的时间要调控好,约在10分钟左右,避免微课时间过长,影响学生的学习注意力.4.3加强教师微课技术学习,组建体育微课团队.在微课设计、开发、应用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是实现微课教学的前提.通常,教师的教育理念、素质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课改成效.计算机技术又影响在高校体育教育之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之一[5].很多体育教师缺乏相应的知识、技术,对微视频录制、音频剪辑、后期制作等不擅长,不熟悉,制约了体育微课教学效能.因此,要从微课制作选题、知识点、相关软硬件的学习、使用等方面,加强教师专业化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高校要结合体育学科特点,整合和组建专业化的微课制作团队,立足体育学科微课教学需要,将网络上的体育素材、自主拍摄的体育课程进行制作,打造独具特色的体育微课程资源,促进微课教学的应用.另外,建议搭建体育学科微信公众平台,将与体育相关联的各类微课程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和推送,便于学生能够根据自主需求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同时,能将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凝结在一起,形成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智慧的结晶,而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分享,相互交流沟通[6].
5结束语
微课是微时代的产物,为高校体育课改注入了活力.结合高校体育微课应用现状,应积极突破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微课的教学优势,扬长避短,为高校体育创新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鑫.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6-129.
[2]任俭.高校体育课堂微课教学模式应用探析[J].武术研究,2018,3(9):136-138.
[3]王冬.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运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3):21.
[4]朱施成.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体操普修课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5]许荟蓉.微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7(5):109-110.
[6]王英英.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9,9(18):149.
作者:林挺 单位:广东培正学院
-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 下一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探析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