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究

时间:2022-07-28 03:19:53

导语: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究

摘要:在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促进和政策支持下,各高校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反映在一个突出的表现上,那就是部分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发展约束的问题。作为改革的关键因素和最主要执行者的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和改进,以顺应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学能力;长期目标;路径

伴随着中国教育体系改革的必然要求以及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促进和政策支持,各高校近年来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行新的教育改革模式。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反映在一个突出的表现上,那就是高校部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约束问题。因此,作为改革的关键因素和最主要执行者的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和改进,以顺应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高校教师在创新创业教学方面缺乏自身提高和再学习的意识。高校教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知识相对缺乏,实践经验相对不足,与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背道而驰的“记忆力教育”模式依然在很多高校课程中被广为应用,其特点为理论知识强调过多。学校考试形式虽然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但考核内容多数以知识考核为主,体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知识和实践过程很难在考核中体现出来,从而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毕业后还是被动地找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探究创新的精神和勇气,较难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竞争。而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对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没有更高的要求,对国家创新创业的指导思想不够重视,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导致教学方向不够明确,创新创业的教学能力提升较慢。(二)部分高校教师在课程内容等方面缺乏创新创业理念和知识。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已经有很大突破,比如PBL、TBL、案例教学法、翻转式教学的实施,使学生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但高校教师的科研和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在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下,创新训练的时间与精力自然有限,创新创业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就变得更加困难。同时,教师的教学缺少规范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指导,教学内容滞后,教学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对基础理论的讲授还是作为课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难以提高,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提升。(三)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受年龄、教龄等因素的影响明显。近年来高等院校为了弥补师资不足,提升学校科研绩效,引进和补充了大量年轻科研型教师,以适应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年轻教师敢闯敢干,思想理念先进,但科研压力重,学校的绩效体制对教学缺乏重视,因此,部分年轻教师缺少在教学方面提升教学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觉的教学反思。同时,部分青年教师严重缺乏对社会实践的有效认知和体验,所以很难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堂。学校的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部分老教师观念比较陈旧,创新创业思维也相对不足。在双重影响下,最终体现为整体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不足和效果弱化。(四)“自我反省”和“团队协作”不能有效关联。长期以来,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境后,倾向于通过“自我反省”来改进,缺少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和团队的协助。若没有一个完善教学能力提高的组织机构指导,“自我反省”对教师能力的提升是有限的,仅凭自我的感觉和感受去改进是不充分的。这种情况会造成部分教师长期被教学能力约束,并逐渐产生对教育工作的“倦怠”和“不满”,严重影响教学过程和质量。“团队协作”在高校中一般体现为科研团队和基于项目的教学团队,比较缺乏基于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的团队协作机制。

二、把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发展作为长期目标

各高校应致力于建立成熟的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发展模式以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增强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力,并将其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长期目标来抓。(一)提供全方位的制度基础和政策保障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创新创业型教师的管理方案、激励政策、考核标准和培训方案等,并不断完善补充,为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制度基础和政策保障,最终形成培养复合性人才的长效机制。(二)对新入职教师的培养要有长效目标意识。高等教育要改变以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学管理机制逐渐向科学性、全面性发展。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对新教师备课技能、备课理念以及备课评价等管理措施,在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始终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强化对学生的新知识的引导和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三)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提升必须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大学生严峻的就业问题无疑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同时,就业率也是衡量高校实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提升必须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原则,高校教师在备课时不应只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让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随时了解学科专业的市场需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等,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三、将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发展的理念融入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岗前培训。通过将创新创业理念和方法融入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在系统地掌握高校教师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法律法规等过程中,可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意识和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高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适应社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二)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教学评估。在同行评估时,将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理念作为相互听课观摩和开展教学竞赛的重要学习内容,重点学习在校外进行创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学生评估通常通过问卷调查或网上评教系统等方式进行,因此,在设计调查问卷或者网上评教内容时,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方法、过程融入评教指标,由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能力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进行总结,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教师自评则主要是强调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要注意如何更有效地把创新创业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三)通过“进入企业”直接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单位挂职,增加优秀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种模式能够弥补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既增加了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又促进了其理论结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实践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四)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研修模式。研修模式是保证高校教师适应社会快速变化,持续不断地获取新理念、新知识以及新方法的重要渠道。参与研修的教师可以通过在别的国家或者地区积极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其他学校或者研究机构创新创业教育的贯彻和实施,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历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把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融入其中。

四、创新创业背景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路径

从环境优化、角色转换、改进方法、及时反思等多个路径推进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政府、高校、院系、教师四级联动,做好长期的教师发展规划,细致谋划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以及素养提升的举措,促进创新创业型教师业务能力的成长与发展。(一)良好的环境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要为教师提供支持性的组织氛围,强调对教师的包容与关心。制定公平的激励和竞争规则,利用高效配合的研发团队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营造优良的激励环境。在工作条件的舒适度和便利性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要提供时间和实习场所,鼓励教师将实践锻炼作为提升个人教学能力的一部分。安排教师到企业以兼职的方式接触市场,为今后的教学积累更多的创业实践经验。另外,高校可以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对教师进行面对面授课辅导。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和模拟实战训练,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进而增强师资队伍教学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二)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并拥有创业基本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的角色应该发生根本的转变。在师生关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能力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的能力,能够发现并提出前沿性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社会问题,然后着眼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作为假想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分工合作,创设出轻松和谐或者充满竞争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融洽的实践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社会融入感和角色感,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优劣势进行社会定位,最终引导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着眼解决复杂而多元的社会实践问题。(三)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创新创业指导。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引领方式和方法也要做适当的调整。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刚入学时,教师需要在给学生讲授基础课程时,穿插讲授一些研究性、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拓展其思维,并将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融入课程中,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组织讨论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二阶段,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发现问题,主动寻找创新实践课题与项目。第三阶段,此阶段是学生面临毕业的关键实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指导帮助他们进行社会实践,正确地引导学生把握好社会实践的宝贵机会,并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鼓励。(四)加强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在如今形势严峻的教育改革中,有的高校教师在实践中不免产生一些困惑、迷茫,而此时的自我反思恰恰是一种正确的自我认识方式和调整方式。教师应是学习情境团体的一个成员,是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知识的顾问。教师不仅对课程有实施讲授的任务,还要对课程有创造与开发的任务,教师要做到会学习、会教学,要成为善于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的反思型教师。在这样的教师带动下培养出的大学生同样会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善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要求。(五)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作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变化持续进行观察、记录,并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在教学中要强调案例分析并认真研究,建立自己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档案。对授课过程进行录像,课后回放并进行自评及互评,提出改进方案,具体实施后再次录像再次评价,反复学习,不断改进。注重思考目前创新创业教学的改革策略,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提出新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这些客观评价分析自己进步或是不足的具体原因,修改预设方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提升教学成就感,增强自信,不断提高、突破自我,成为有创造力、创新精神的创业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王振存.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研究,2011,(11):104—107.

[2]张诚.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PBL模式教师的角色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7):38—39.

[3]张自军.“中国梦”引导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M].黑龙江大学,2018.

[4]徐增鎏.美国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发展经验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9,(23):64—66.

[5]李九如,许滔,陈巨辉.面向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14—15.

作者:武斐婕 曹监平 冯颂妹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