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11-10 11:25:13

导语: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

一、财政专项资金的概念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上级及本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设立,为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要求,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实现某项事业发展目标的财政资金。该资金明显区别于经常性经费收支,基于项目,专款专用,独立核算。

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财政专项资金在保障各级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推进公共事业发展,关怀民生,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专项资金的设立,充分体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分配原则,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可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财政专项资金作用;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更是推进依法理财,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的重要体现。

三、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专项资金数目多且结构界定不够清晰

目前,我国财政专项资金门类较多,使用范围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复性。例如,工业转型和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科技发展和自主科技创新,城乡一体化和市级支农等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就相近。另外,尚未统一对财政专项资金构成进行界定,从支出性质角度划分,专项资金包括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从支出的用途分类,可以将专项资金分为基建支出、专项业务费、专项购置、专项修缮和其他专项等。这不利于相关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降低了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

(二)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

财政部门将专项资金“切块”分配,分块预留,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某些专项资金安排的内容专业性较强,财政部门难以界定定额标准和把握支付进度,从而使准确的编制项目预算有一定难度,使预算数与实际使用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另外,用款单位重申请,不重使用,盲目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拨款,但由于缺乏对项目的论证,一些项目不能得到实际实施,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浪费,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财政专项资金缺乏有效的绩效监督与评价机制,使用效益不高

当前,财政部门并未建立完整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与评价机制,事前监督不足,少于事后检查,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这在财政管理上导致了相关部门、单位重视拨款、忽视效果,只抓资金项目建设、不关注实际效益的不良现象。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力度,建立了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依据评价结果对资金使用单位问责、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编制相结合等方面仍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强化绩效问责、预算约束等机制。

(四)财政专项资金设立部门多且监管难度大

我国财政设立了各类扶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项资金,涉及多个相关部门,体现了众多部门在保证财政专项资金有效发挥效果过程中的协调与合作作用。但是,由于政府专业分工与职能分化的客观存在,众多部门在进行项目资金管理时出现了争夺利益、沟通与协调不充分等问题。然而,所有项目资金均由财政部门统一归口监管,由于项目类别的复杂性与项目实施主体的广泛性,加之人力、精力与监管职能有限,加大了财政部门监管难度。

(五)财政专项资金的结余管理不够规范

近年来,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中发现,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结余过大,财政专项资金的结余管理不够规范。其一,年初财政专项资金预算不细致,资金安排过于粗放,使资金未能及时使用;其二,部分项目内容发生变更或项目终止实施,财政部门对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并未重新调整或收回;其三,财政部门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监管不到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安排与上年度财政专项资金的结余相脱离,虚增了财政专项资金预算,预算安排不够合理导致结余。

(六)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信息不够透明

现行条件下,财政部门并未建立有效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信息共享平台,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这不利于相关部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动态跟踪监管,加之财政专项资金数目多且设立部门广,这进一步加大了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难度,不利于有效制约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不合规现象。另一方面,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信息的不透明也不利于促进社会公众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社会监管。

四、加强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推动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工作

相关部门应当推动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工作,整合不等同于简单的调整与合并,也不是仅仅将某一部分专项资金统一归属于一个机构管理,而是旨在形成有效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以促进科学分类、明确分工、规范管理、有序运行,打破部门观念和利益,切实研究和推进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工作,先试点再推开。首先,尝试将同一部门的相近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归并。例如,可以将科教文部门管理的科技发展和自主科技创新合并成一个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另外,还要推进跨部门整合,针对财政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交错重叠等现象,应整合隶属于不同部门管理、资金投向相近或相同的资金,并依据统一的标准,集中将整合后的专项资金投向特定领域,以有效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标准

强化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论证,重视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审批工作,为财政专项资金规模确定与预算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相关部门应组建专业性、权威性的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制定机构,并建立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标准数据库,在参考数据库历史预算标准的基础上,预算制定机构通过科学考察制定科学的预算定额标准,以防止财政专项资金的浪费。

(三)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与反馈机制

财政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选择项目、编制预算、项目进度、绩效评价与反馈等环节,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监督与评价手段,进而不断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比如,引入以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产出分析为核心的综合绩效指标体系,按照一套成形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客观、真实和公正地判断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并结合反馈结果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作出调整,把财政专项资金引导到最需要的领域。

(四)创新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与监管制度

考虑到财政专项资金设立部门多不易监管的事实,相关部门应当树立“慎分配、重监管”的理念,一是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合理调配力量,既要保证监管检查的覆盖面,又要减少多头、重复检查。二是要引入跟踪问效制度与检查结果通报机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与干部问责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另外,财政部门应不断创新改革方式,比如可以尝试推行“拨改保”、“拨改投”等方式,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效果。在“拨改保”、“拨改投”环节,通过引入竞争机制的方式来选择担保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银行等合作伙伴,具体可以实行全国性的招标,以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化原则,并依据实施业绩定期轮换合作伙伴,这样既能有效调动合作伙伴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提高资金监管效果。

(五)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结余管理

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的结余管理,可以着眼于以下几点;其一,编制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时要考虑存量财政专项资金结余,适当地把存量结余从预算总额中扣除;其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进一步压缩或取消具有预算规模而无具体项目支撑的专项资金以最大限度消除增量资金结余;其三,在预算执行时,优先使用结余资金,年底清理滚存结余,有效使用沉淀资金。

(六)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公开力度

建立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数据库,将项目所涉及的有关信息全部录入数据库,例如项目审批、责任单位、项目资金额度、项目简介、项目进展以及项目成果等,供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随时查询与监督,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同时,财政系统内部也要坚强信息公开与沟通,将各自扶持的项目对象随时通报,避免同一单位就同一项目向不同部门多头申报资金补助,重复享受财政资金。

五、结束语

总之,财政专项资金关系政治、经济、社会与民生,因此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探究了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优化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有所助益。

作者:汝军委 单位:苏州市吴江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