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金融创新发展环境分析
时间:2022-12-27 10:53:00
导语:网上银行金融创新发展环境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网络银行成为中外资银行的竞争焦点之一,我国金融业网络化发展面临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文章主要对我国网上银行业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进行探讨,详细分析了我国网上银行的宏观发展环境、企业竞争格局并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对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压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金融业;网络化;环境分析
网上银行作为一种金融领域的创新,必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才能保证这种创新在社会中扩散和发展以及被社会人员采纳和接受。对这些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可以利用的发展机会以及所构成的威胁,以此作为我国网上银行制定发展目标和战略计划的依据,使我国金融业网络化顺利进行。
一、总体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分析。我国金融业历来实行严格的监管政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对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规定,即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分业经营与分业管理;限制和管理银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业务范围和业务品种。作为传统金融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高度结合的新金融形态——网络金融,也要遵循这一监管政策。在对网络金融严格监管的同时,央行也非常重视网上银行的发展。2000年4月,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出台了我国第一部有关网上交易的法规:《网上证券委托暂行规定》,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为规范和引导我国网上银行的健康发展、有效防范银行业务经营风险,公布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4月,中央银行为致力于网络金融的发展,成立了电子商务研究课题组、网上银行研究组和国内商业银行网上银行联网研究组,分别对相关的领域进行研究并制定管理办法。2002年4月又成立了“网上银行发展与监督工作组”,使我国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工作向前迈进了一步。
2.法律环境分析。随着网络化的不断普及,对原来基于手工操作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产生了基于自然域界和纸质契约为载体的法律法规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带来了诸如电子凭证合法性、电子签名合法性和电子版权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而且由于网上银行除了要面对传统银行经营要面对的风险外,还要面临一些技术风险等,因而更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措施。
2001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2005年4月1日实施的一部《电子签名法》以及2005年10月30日,央行又推出了《电子支付指引》。在规章层面上,2005年1月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推出《网络交易平台服务规范》,为电子签名相关各方提供真实性、可靠性验证的公众服务活动提供了法律保证;2005年4月信息产业部出台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但从总体上讲,我国现阶段涉及网络金融领域的立法是十分滞后于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
3.经济环境分析。自12月11日起,我国金融业兑现全部入世开放的承诺,国内金融机构开始与国际金融巨头“同场竞技”,网上银行将成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与扩张的主要手段和首选竞争战略。自1995年10月全球第一家虚拟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于美国,如今西方国家的银行几乎已经或正准备开通网上银行。在我国自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了网上银行产品“一网通”后,目前已有48家商业银行开通网上银行业务。比尔·盖茨惊叹道:如果21世纪的银行没有融入电子化的洪流,那么等待它的将是恐龙式的灭绝。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网上银行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随着政策法律环境的逐步改善,电子商务企业经营形势喜人,不论B2B、B2C还是C2C,近年来都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长势头。网上支付作为电子商务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电子商务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子商务的成功与失败,而这一功能的实现恰恰是网上银行的核心业务。中国电子商务的巨大市场无疑为我国银行业网络化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市场空间。
4.社会环境分析。2006年以来,受总体经济的强势增长以及国内需求的拉动,我国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继续强劲发展。CNNIC统计表明,截止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亿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人对网络世界的接触与认同的发展,为我国银行开展网络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FCA今年提出的“2006中国网上银行成长指数”反映了中国网上银行在量和质上的总体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其中个人网上银行成长指数为58.33,企业网上银行成长指数为58.73。这些指数显示我国网银整体发展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但是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发展基础,社会对网上银行的需求很大,网上银行具有巨大的成长潜力。
另一方面,安全性仍旧是制约网上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2005年的调查中发现,大概超过50%甚至三分之二的人不打算使用或者不敢用网上银行,其主要原因就是安全问题。今年的调查显示,仍旧有61%的非网银用户由于怀疑网银安全性而不使用网上银行。数字证书作为保证用户网银安全的最重要措施,大众对使用数字证书也越来越重视,不知道数字证书的用户从2005年的6.1%下降为0.9%,未使用数字证书的用户中有37.7%表示未来一年将会使用数字证书。用
5.技术环境分析。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银行业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从广度上来讲,软件技术的发展将银行业务与企业或家庭的财务管理连接起来,大幅度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从深度上来看,由于计算机存储了大量客户信息,当新一代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成熟应用后,通过互联网,银行金融业可以很方便的进一步提供并存储客户服务信息,同时利用商业智能技术挖掘客户资源,实现业务互动。另外由于网络金融创新产品的易模仿性,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借鉴国外各大银行己经趋于成熟的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避免直接开发的高额成本,节约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自身产品的创新,有利于迅速缩小我们同他们的差距。
二、行业环境分析
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在其经典巨著《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在产业中进行结构分析,诊断竞争的框架称为五力竞争模型。这种竞争模型认为,一个产业中投资的收益率取决于作用于产业的来自于五种源泉的竞争压力,其中两种来源于垂直方向的竞争——供应商和用户的侃价能力;三种来自于“水平”竞争——产业内部现存的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者。
1.供应商分析。银行业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其主要的供应商是资金来源主体。针对开展网络金融业务的供应商主要有三类:网络技术提供者、营销中介和其他基础设施提供者。技术提供者主要指提供各类网上银行技术的软件开发商、硬件供应商以及系统集成商,这些厂商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产品,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各种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需求。营销中介是指各种提供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机构,包括公用电话网、有线数据网、无线移动通讯网、有线电视网等,他们为网上银行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基本环境。其他基础设施主要指认证中心。为了给各家商业银行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并节约投资,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全国13家商业银行共同组建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CFCA的使用有利推动了银行、证券、企业与商家等的网上业务及电子商务应用建设,为网上银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客户分析。与美国年龄在25岁~45岁之间,处于收入高峰期,支付能力强的网上银行消费群体相比,我国的网上银行用户范围较窄,个人网上用户集中在20岁~35岁,他们受过良好教育、乐于接受新事物,但个人资产还没有达到收入高峰,有的甚至还处于纯消费阶层,使用网上交易屈指可数。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网上银行服务未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客户对其业务状况不是很了解,缺乏认同感,忠诚度较低,而且客户对网上银行服务安全性和个性化地要求也都很高,这对我国网上银行发展构成一定的压力。
3.竞争对手分析。对于国际化发展中的我国银行而言,其现有竞争对手主要是大型跨国银行和本土银行。2006年上半年,在141家商业银行中(包括准许开办网银业务的外资银行),已经开设网上银行的有48家,部分农村信用社(5家)也开设了网上银行。在外资银行方面,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经营管理机制灵活、科技化程度高、金融产品品种丰富、金融创新速度快等是它们的显见优势。并且有迹象表明,外资银行在进入我国时,往往采取专利保护先行的战略,大量申请专利,尤其是大量申请“商业方法类”发明专利,在我国金融服务领域特别是网上银行市场上抢滩掠地。
4.潜在进入者分析。中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管制,新设立金融机构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设立纯虚拟的网上银行是被禁止的。这样,我国网上银行的潜在竞争对手主要是已进驻和将要进驻的外资银行和一些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非金融机构。美国KillenAssociates的题为“网上高增值金融服务:下一个收入源泉”的报告调查了所有潜在的银行业竞争者的情况,并指出,非银行的公司正试图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一体化金融服务,来与银行展开争夺客户基础的竞争。成立于2001年6月的日本索尼银行通过网络向顾客提供了个性化的、新颖的、采取一对一销售方式的独特产品。索尼银行的成立,表明那些信誉卓著的非金融机构借助于现代技术完全可以很快占领银行业务市场。
5.替代品分析。现代技术的进步,给银行业务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银行在开发新业务提高竞争力的同时,也给其现有业务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动银行、传统服务等银行服务手段互为补充,又互相替代,所以各个服务手段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和影响。如ATM机在我国已经比较普遍,并且提供联网服务,客户群体很大,但比较而言网上银行的优势是提供的金融产品更加全面、更加个性化。
- 上一篇:文职人员见习工作汇报
- 下一篇:眼镜店销售实践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