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变化及问题处理
时间:2022-08-17 11:09:00
导语:债券市场变化及问题处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1.11981-1993中国债券市场的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债券市场的国债发行规模逐年增大(见表1),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规模较小,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逐年增大。
1981年财政部恢复发行国债,从而结束了中国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长达20年的“无债时代”。1998年初,国家逐步增开国债流通转让试点,标志着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产生,奠定另外国债二级市场发展的基础。1991年财政部组织了国债的承购包销,首次将市场机制引入国债一级市场。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推动了国库券地区间交易的发展。
1985年中国开始发行金融债券,但金融债券发行主体主要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规模比同期国债和企业债券都要小。
1988年中国开始发行企业债券,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2年,中国出现了从农村到城市兴办集体企业的热潮,不少乡镇企业率先采用“以资代劳”和“以劳代资”方式向厂内职工筹集资金,企业债券也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机会。到了1992年,我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达到了最高规模,全年发行680多万亿。1993年,国务院颁布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对企业债券实行额度管理和审批制,债券市场得到规范,但规模也随之缩小。
1.21994-2003中国债券市场的飞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十分迅速,规模骤增;金融债券发展相对平稳;企业债券发展严重不足。
1994,中国实行财税体制改革,财政部不能再向中央银行透支,而是要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这导致该年国债发行首次超过4亿元大关,并在以后各年加速增长。1998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扩大我国内需,在原定计划基础上增发国债1000亿,国债规模突破3000亿,2002年国债规模接近6000亿元。
1994年,中国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同年四月,国家开发银行首次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从此,三大政策性银行成为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就规模而言,金融债券是仅次于国债的债券品种。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债券不能公开上市流通和转让,投资者只能持有到期满后又发行机构还本付息。1997年,加强企业债券二级市场建设才提上议程。这造成对我国债券投资需求不足,影响了企业债券的发展。
2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2.1一级市场:债券品种更为丰富,期限结构日趋合理
债券市场逐年发展,以2005年为例,我国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达4.1万亿元。从近几年的中国债券一级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从下面1998-2005年债券品种发行量的两图表中,我可以看出债券发行主体进一步多样化,债券品种和信用层级逐渐丰富。
其次,债券发行期限结构日趋均衡。2001年以来,期限5年以内的债券发行比例逐年增大,中长期债券发行比例逐渐减少。从2006年的托管期限数据来看,一年以下(不含1年)品种、1-3年、3-5年债券占市场的主要份额,其合计托管量达6.7万亿,占市场托管总量的72.5%。5-7年和7-10年期品种债券托管量合计为1.38万亿元,占比14.96%。10年期以上债券托管量为1.16万亿元,占比12.54%。
第三是债券市场存量明显增加,场外市场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12月末,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共有774只,人民币债券存量达9.25万亿元,美元债券存量42.3亿元。
债券产品的不断丰富,表明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商业银行改革的推进,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金融资产结构不断优化,长期以来间接融资占绝对比重的局面已有所改观。债券发行期限结构调整,反映了发行人和投资人在市场发展中逐渐理性和成熟。
2.2二级市场:市场总体持续上涨,成交量大幅增长
首先,债券市场总体持续上行走势。截至2007年12月,交易所市场国债指数由2005年的95.6点上升至112.5点;银行间市场债券指数由2005年年初的104.02点上升到117.23点。
其次,交易更加活跃,成交量大幅增长。从表3可以看出:2006年度,全部债券市场交易结算40.19万亿元,199.68万笔。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债券市场主体,结算面额占95.44%,交易所和柜台结算面额各占4.55%和0.01%。
数据来源: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数据来自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单位为面额。交易所市场数据根据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网站公布数据整理,单位为金额债券市场价格整体上行是现券交易活跃的主要原因;产品创新不断推出,也导致市场成交意愿大大增强。
2.3市场主体:市场参与者数量快速增长
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在近些年来保持了一种快速增长势头,投资者数目逐年增多。截至2005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市场参与者5508家,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基金、保险机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社和企业等各类机构。非金融企业与资金集合型投资主体增加较多。在新增商场参与者中,企业和基金增速尤为明显。
3中国债券市场的问题
3.1中国管理体制中的问题
(1)多头监管,宽严不一。
多头监管是指债券的发行、交易、结算等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或部门负责。债券市场监管机构的分离造成各类债券在审批程序、发行程序、发行标准和规模、信息披露等各个环节宽严不一,从而影响了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
(2)行政性管制严重,特别是市场化的监管体制缺位大大限制了债券市场创新。
在我国债券市场上,政府在包括债券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制度变迁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政府在进行这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供给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下层结构的反馈影响。与我国政府强制推行的债券市场制度变迁相适应,金融监管是以一种行政管制为主导的监管体制,这种监管体制不是促进了金融创新,而是成为限制和阻碍金融创新的桎梏。
(3)资本市场利率的扭曲。
1996年以来,我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但是,信贷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尚未最终完成,它导致的最大的后果便是明显低估了资金作为生产要素的价格,由此带来了投资过旺、低水平重复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而企业债券发行利率尚未市场化,则进一步扭曲了当前的利率结构。
3.2债券市场结构中的问题
(1)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割裂,未形成统一价格。目前,我国利率体系存在严重的扭曲,不但存在信贷市场的利率关系扭曲,也存在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利率关系的扭曲。企业不能按照市场化的利率水平估算筹资成本,特别是还带来了两个市场严重的投机行为和市场的大幅波动。
(2)交易制度有待完善。我国债券二级市场由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构成,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市场还是两个分割程度较高的市场,两个市场的参与者类型、交易方式、结算制度等都有较大的差异,严重制约了债券市场的整体效率。
(3)债券市场缺乏完善的机构体系。突出表现为缺乏投机类的机构投资者和真正的做市商机构,另外,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等级评级也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3.3参与主体的问题
首先,我国债券品种少,非公部门债券待发展。以公司债为典型,从国际比较来看,美国债券余额中,公司债券占14%,阿根廷公司债券占45.7%,泰国公司债券占32%,而我国公司债券只占2.2%。其次,我国企业融资方式偏向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发展缓慢。最后,由于发债环节政府性因素过多、监管约束过多等因素,使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创新动力严重不足。
- 上一篇:幼教音乐活动问题及策略
- 下一篇:报社发行应职讲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