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农户信贷困境透析

时间:2022-04-17 08:58:00

导语: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农户信贷困境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农户信贷困境透析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运用行为金融的理论,针对信贷决策者存在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偏差入手,对当前农户信贷困境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农户;信贷

在我国农村实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和有效措施之一。目前,为更好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支持农民不断增加收入,我国政府提出将在农村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覆盖到每一位农户。但是,要采用金融手段全面支持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在农村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尚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有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在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信贷决策者为视角,用行为金融学中投资者的认识和偏差理论对当前农户普遍存在的信贷困境进行分析,并由此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国内外农户小额信贷理论研究评述

农户小额信贷(Microfinance)最早是由孟加拉国吉港大学发展经济学教授穆罕默德•尤诺斯博士在1976年发起研究并实施的。由于孟加拉国的农户小额信贷由“乡村银行”(GrameenBank)实施,故农户小额信贷模式又被称为GB模式,主要针对绝对贫困农户。后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等在GB模式的影响下都推动发展了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尤其是印尼的BRI模式受到了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的重视和支持,主要针对经济条件较好的一般农户。

关于农户信贷困境问题,国内众多学者都作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多数学者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加以阐述。其中宋元见(2003)认为农户的小额信贷的涉及对农户调查、信用评级等大量烦琐的基础性工作,而农村信用社人手不足,不熟悉情况,因此力不从心。而更多的学者从农户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农户自身的道德风险这一角度来解释农户不良贷款和违约频繁发生,从而正规金融机构产生逆向选择,迫使其厌恶农村投资环境而加快撤离农村,这种外部性约束形成农村金融的恶性循环,加重了农户的贷款困境。例如,XiePing、XuZhong、ChengEnjiang、ShenMinggao(2005)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RCCs)进行了总体概括,指出贫穷落后地区往往陷入一种怪圈: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单位资本收益低下,储蓄利率水平很低,较低的投资水平,导致地方经济缺乏动力,农户的信贷状况也很不理想。中国银监会(2007)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我国农村与城市金融资源配置极不平衡,农村金融竞争不充分,农村与城市人均贷款相差近8倍。史清华(2006)的研究表明:在农户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与农户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马太效应”关系,农户经济越好银行越支持,否则越不支持。温铁军(2004)指出了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度分散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朱喜、李子奈(2006)通过对2003年约3000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较为准确和客观地评价了我国农户受到的金融抑制程度,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着严重的信贷约束,他们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非常困难。

同时也有学者从交易成本、农业生产的风险,农户缺乏担保和抵押角度来分析农户信贷困境。林道亮(2007)认为正规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交易成本过高,交易规则约束太强,致使农户向其借贷的意愿减弱。元新敏(2007)从农业的角度认为农业的弱质性(收益低、风险高)使农户产生“融资惰性”,同时建议建立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元新敏,2007),实施农村联保贷款和农村小额信贷担保机制(魏灿秋,2005)。

但是,以上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缺陷:理论研究往往以新古典范式中的理性预期为基本假设,将银行的信贷决策行为完全置于“纯粹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抽象演绎,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简单处理化了,排除了信贷主体的心理因素对银行贷款决策的影响。

当然也有学者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对农户贷款困境进行分析。如Ribble,W.LEigh(2006)剖析了中国湖南省的农村合作基金(RCFs)失败的原因,认为由于某些农户的知识水平局限和认知偏差以及懒惰等不思进取的态度,会导致其投资项目的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张荔、田岗(2006)的研究发现,当农户的生活性资金遇到困难时(比如婚丧嫁娶和生病),他们会动用生产性资金来予以弥补。这种对于贷款使用的行为偏差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约束。任宝明、张克军(2003)的研究发现,乡镇企业和农民信用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投放的积极性。

然而,这些研究多从农户对于贷款的认知偏差、在贷款使用过程中的行为偏差来分析的。其实,贷款与否最终是由信贷决策者决定的。在信贷市场上,信贷决策者也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筛选贷款客户并进行贷款决策。但是,信贷决策者作为一个有思维、有情感、有理性、有直觉的多维综合体,他们的判断与决策过程难免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致陷入认知陷阱,形成信贷市场中决策者的行为偏差。而且,信贷决策者所面对的事物是如此复杂多样,无法完全把握所遇到的问题,并作出有效的归纳,只能借助更主观的测量方法,用简单化的原则来处理复杂的问题,也会生成决策者错误的认识。因此,只有很好地把握信贷决策者的这种心理和存在的认知偏差,我们才能更好地揭示问题的实质。实际上,将行为金融学理论引入农户融资,以贷款决策者为出发点,会更加丰富我们对“三农”信贷困境的认识。

2行为金融学中的认知和偏差理论

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了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是心理学和行为理论与金融学结合的研究成果。投资者的认知和决策偏差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例如,人们总是带有自我归因偏差,认为理想的结果是由他们的能力所导致的,而不理想的结果是由外部原因所导致。历史无关性则表明人们往往认为历史是无关的,人们经常先锚定某一初值,然后相对于此初值作出估计、调整,估计结果会被这个初值的暗示影响。同时,投资活动中行为人必然会受到其他行为人和整个环境的影响,产生一种模仿、攀比、追随和互相传染的从众心理。文化与社会传播会加速人们相似想法的产生。投资者一旦发现如果采取不同的选择本来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时会产生痛苦的感觉。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会对不确定性感到厌恶,即模糊规避。人们往往给予新信息太少的权重,持保守主义。人们倾向于在披露相关信息后再作出决定,尽管这些信息可能对所要做的决定毫无意义。人们经常高估比较容易联想到的事情的发生概率,有易得性偏误。人们推断事件概率时经常搜索记忆中的相关信息,即记忆偏误。代表性启示,即认为局部可以反映整体,人们在潜意识中只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即所谓注意力反常。不同参照系的选择直接影响人们的决策,即参照系偏差。

3农户信贷困境的原因分析

3.1“羊群行为”[ZW(]羊群行为

是一种有意识地模仿别人决策的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出现在经济生活中。羊群行为的出现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别人的决策是可观察的,否则无法模仿;第二,各个决策有先后次序,而不是同时作出决策。金融市场中也存在羊群行为,它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模仿现象,导致他们在某段时间内作出相同的投资决策。[ZW)]和农户融资困境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种群体行为。在这种行为模式中,市场参与者不是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独立作出判断和决策,而是受其他市场参与者行为决策和整个行为环境的影响,采取与其他市场参与者相同的策略,从而产生市场参与者之间相互模仿、攀比、追随和传染的倾向。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过度集中和对农户“惜贷”甚至撤出农村金融市场的现象实际上就是“羊群效应”的具体表现之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仍居绝对主导地位,因而他们将贷款集中投向商业企业的行为对中小商业银行形成了群体压力。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帮助自己作出理性判断,因而会通过观察国有商业银行的决策以获取有用信息,并效仿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群体压力和“带头示范”下,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选择了从众策略,也将贷款投向城市中的商业企业、特定行业。而且,由于不向农户贷款是一种“羊群行为”,即便因贷款集中产生风险,受损的往往也不只是一家银行,其损失具有外部性。而如果不从众,即把贷款投向农户,出现问题则只是个别银行,相对而言,外部形象的损害较大,而且作为人的管理者也往往会因此受到其委托人的处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即使冒突破资本法定比例约束的风险向大企业融资也不愿贷款给农村的农户。由此可见,在信贷市场上存在的这种从众行为,无疑加重了农户贷款的难度。其次,金融市场上的“羊群行为”还表现在所有的银行都只对优质农户进行贷款,而条件差的农户则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的门外。

3.2“损失厌恶”与农户融资困境

行为学实验表明,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会表现出不对称性。损失厌恶就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Kahneman和Tversky(1979)通过实验发现,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等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毋庸置疑,与商业企业相比,农户虽然经营灵活,但大多数农户确实存在一些先天不足的特点,如农业生产不稳定,容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缺乏抵押和担保物等。农户贷款“额度小、频率高”的特点,又决定了银行对农户的放贷成本、管理成本相对较高。这些都无疑会强化信贷决策者在对农户贷款进行决策时,首先是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后才是如何获取收益。而且,由于人们对同样数量的损失和收益,感知效用影响不同,当少数农户贷款出现损失时,对信贷决策者的触动却非常大,甚至掩盖了大多数农户贷款将会带来的收益,“损失厌恶”的情绪波动致使信贷决策者认为对农户贷款无利可图,向农户发放贷款是一个容易带来损失的决策,因此对农户“惜贷”,甚至撤出农村信贷市场,也就成为了信贷决策者的普遍选择。

3.3“证实偏差”与农户融资困境

在易得性偏误、记忆偏误、参照系偏误以及注意力反常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下,人们一旦形成一个信念较强的假设或设想,就会把一些附加证据错误地解释为对他们有利,不再关注那些否定该设想的新信息。人们这种寻找支持某个假设的证据而不是证伪的倾向就是“证实偏差”。信贷决策者存在的这种“证实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农户的融资。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让信贷决策者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强烈的假设:所有的农户贷款风险都很高,无利可图。为了证实这一点,信贷决策者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特别关注农户,找寻农户违约、贷款损失的例子,一个、两个……甚至更多。然而,信贷决策者可能没有意识到,无论找到多少农户贷款损失的例子都无法证明“所有的农户贷款都是风险很高、无利可图的”。正确的思路是尝试在农户中寻找生产有保障、信用好的农户,去否定这个假设,而不是一味地认为农户全部都是风险高的,没有可贷对象,这就是“证伪”,然而证伪的心理过程往往被信贷决策者所忽略,在他们心中,农户天然就与失败、损失相联系,避而远之是最佳选择。正是基于信贷决策者这种心理的“证实偏差”,也就不难理解信贷决策者为何不愿向农户融资了。

3.4“拇指法则”与农户融资困境

正确的贷款决策要求信贷决策者对贷款所产生的收益以及将会碰到的风险作出准确无偏的估计,但信贷决策者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不能达到理性。为了在避免重大失误的同时期望取得比较好的结果,有限理性的信贷决策者在面对贷款决策时常常会采用“拇指法则”。信贷决策者在运用“拇指法则”判断问题、作出贷款决策时难免会出现偏差,其中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代表性偏差。当贷款对象的信息不充分或者是各种信息交杂在一起时,信贷决策者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也很繁杂,往往耗时很多,信贷决策者为了迅速地解决问题,常常根据贷款对象的一些代表性表现做出一些预测和判断,如信贷人所处的行业、规模、过去的业绩等。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信贷决策者就会坚信,公司优于农户,公司的信誉高,收益有保障,也就意味着贷款安全性高;另外,农户就是信誉差,收益低,风险高,也就代表着贷款安全系数低。正是信贷决策者避开了贷款项目的真实收益和风险程度,忽略了好的贷款在商业公司中所占的比例,而是简单地把贷款质量好坏与借贷对象相联系,从而造成了在面对不同借贷对象的信贷需求时,信贷决策往往是偏向了商业企业,而忽略了农户。

4对策建议

在对农户信贷决策中,人的非理性认识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并且容易出现偏差。因此,要努力解决或减少“三农”信贷决策中存在的行为认知问题。

4.1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制度对于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者是否能够对农户贷款业务形成正确的、合理的和理性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建立完善农业信贷管理制度,让信贷决策者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从制度上保证科学决策,减少因个人认知偏差造成的非理性行为。改进农户的审批机制,建立统一科学的农户贷款审查决策标准,设计标准化审批格式文本,尽量实现贷款运作流程的标准化,目的就是使贷款决策人根据实际审查情况,能够迅速、准确判断贷款与否,防止出现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

4.2培养高素质的“三农”信贷管理人才

建立专门的“三农”信贷管理人才队伍,多渠道加强人才能力的培养和建设,使之掌握“三农”政策、贷款理念、方法和特点,不断增强业务素质,减少认识偏差。一是积极为“三农”信贷管理人员创造“充电”条件,除鼓励自学外,积极采取短期培训、参加讲座、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帮助风险管理人员吸收新知识,促进管理人员优化知识结构。二是努力提高风险人员的管理技能,分别是风险的识别技术、风险信息的解读技术和风险应对策略的运用技术,提高对农户、农业企业贷款风险的识别、判断、控制和化解能力。三是建立“三农”风险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系统。要注重对农户风险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通过学习、培训、岗位技能考核等载体提高“三农”风险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建立人才库。

4.3提高信贷决策的科技含量

建立适应农业风险管控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分析技术,减少人的主观因素在风险管理上造成的判断失误,从而促进农户信贷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科学可行的农户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要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和风险处置等各个风险管理环节,为提高贷款决策水平、减少主观偏差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信息管理系统应记录和汇总以往所有贷款申请情况和相应的贷款偿还情况,应使信贷决策者能及时监测贷款逾期情况,包括逾期借款类别、逾期天数、逾期贷款还款情况及贷款余额,能够及时了解正常还款农户的情况,从而提高信贷决策者的主动权,尽量避免或减少“拇指法则”的影响。

总之,造成我国当前农户信贷困境不仅仅是因为农户自身的行为认知和偏误,也应该部分归咎于商业金融机构贷款决策者的行为认知和偏差,努力从源头上克服对于农户信贷的歧视,制定有关适合于农户信贷的管理制度,设计一套针对农户信贷的信息管理和甄别系统,是解决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对农户“惜贷”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兰设.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小企业信贷困境剖析[J].济南金融,2007(10).

[2]童毛弟,赵永乐.农户信贷困境与金融机构缺位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现代管理科学,2009(3).

[3]邢起超,于海燕.论行为金融理论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创新[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2).

[4]童毛弟,赵永乐.农户信贷行为的认知偏差及对其贷款困境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09(2).

[5]宋元见.农户小额信贷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宿州师专学报,2003(12).

[6]魏灿秋,罗怡.全面实施农户小额信贷的困境和出路[J].财经科学,2005(3).

[7]元新敏,王家传.农户信贷行为的微观困境解析——对泰安市农村金融市场的调查[J].海南金融,2007(8).

[8]鲁靖,邓晶.中国农村金融行为与金融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