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刑法规制研究
时间:2022-06-01 11:32:29
导语: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刑法规制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p2p网贷平台的出现为民间资本的活络、充分发挥资本效用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新渠道。但P2P网贷平台的“异化”导致了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的发生。对于身负保障金融安全社会稳定重责的检察机关而言,有必要针对P2P非法集资犯罪相较于传统非法集资犯罪的不同之处,就审查P2P非法集资犯罪中所涉及的证据审查、行为定性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P2P网贷平台的基本模式及异化趋势
(一)P2P网贷平台的基本模式P2P网贷平台是指依托互联网或移动信息平台,为借贷双方提供借贷信息中介服务,以信息、撮合交易、评估风险、评价信用、咨询投资、管理交易及流转资金等服务为主要业务的经营模式。但由于我国法律、行业标准无法适应P2P网贷平台的发展步伐,从而导致了目前P2P网贷行业的异化困境,形成了中国式的P2P网贷平台。(二)P2P网贷平台的异化1.平台担保模式。虽说P2P网贷平台不参与借款、贷款交易活动,但其为追求利益化,会为出借方和被出借方提供担保服务。由于国家层面对网贷平台监督不到位,又无明确借贷额度限制,故只需凭借平台的自我担保,就可实现借贷双方需要,大大提高交易效率。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现有包括全球的金融监管体系中,对这类机构都是按照最严格的方式进行监管的情形下,这种自担保是把相应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进行自我承担,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投资项目认知的风险和收益的扭曲。2.债权转让模式。该模式是指第三方先行放款给需要资金的公司或个人,再由第三方通过P2P网贷平台将上述债权转让给平台上的出借方,借贷双方无须见面,也不必面对面签订债权债务合同。同时,P2P网贷平台通过对第三方债权进行期限错配和金额拆分,将其包装成多个债权包,以便出借方选择。由此,借贷双方由以往的“一对一”、“一对多”借贷模式,借助P2P平台转变为“多对多”的债权关系。该模式实质就是利用债权拆分和转让进行了资产证券化,进而实现流通。
二、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
(一)去当面化交易。P2P网贷平台向社会公众集资主要采取的是非现金交易,依托于互联网技术。非法集资主要是通过线上宣传,骗取他人在平台注册,资金交易模式主要为电子转账和网上支付。这种去当面化的集资形式,使得集资效率和集资范围显著增强,但使得双方的信息交流机会减少,信息交流范围趋于狭小,投资人难以对平台获得最直观的了解。(二)高收益,低门槛。P2P网贷平台建设成本较低,往往只需支付前期的信息网络搭建费用,聘请为数不多的网络技术维护人员和少量业务推广员,即可开门迎客、开展业务。为了和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项目竞争,P2P网贷平台依靠自身的成本优势往往会将产品包装成更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故相较于传统的非法集资犯罪,网贷平台的非法集资化具有更强的投资驱动性。(三)区域范围:辐射面广是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犯罪的另一大特点。P2P网贷平台依托网络进行宣传,网络宣传的特点概括而言即运用文字、图像和声音的有机组合,传递多感官信息,使宣传受众更直观地对产品信息进行了解,大大增强了宣传的实效性。另外,网络宣传制作成本低、传播速度快,集资对象和影响范围也会随之明显扩大。故相较而言,P2P网贷平台具有先天的宣传优势和受众优势,吸收的资金规模数倍于传统非法集资案件,涉案的被害人人数也远高于传统非法集资案件。
三、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犯罪的审查难点
(一)证据审查有难度1.搜集不全面,取证成本高。首先,公安跨地区取证难度高。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犯罪辐射范围较广,被害人遍布全国各地,一一取证,面对面取证相较于传统非法集资犯罪更为困难。跨地区取证涉及到各地区公安机关的配合问题。按照公安部的有关规定,协作地公安机关对异地公安机关提出的协作请求,只要法律手续齐备,就应当予以配合。但目前上述规定大多用于犯罪嫌疑人的抓捕工作,对被害人的取证还是主要依赖本地公安机关的异地取证,经济成本大幅增加。其次,被害人主动配合积极性低。很多小额投资者由于跨地域等原因,维权费用比投资金额大,出于减少损失的考量,部分被害人也缺乏主动报案的积极性。2.电子数据杂,证据难辨识。P2P网贷平台借助互联网强大的触角,让互不相识的人像买卖商品一样完成出借款项的过程,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素未谋面,无法遵循通常的交易规则,所有交易的完成都在互联网上进行。这种线上的交易模式一般仅保留电子数据作为凭证,电子数据有“易修改、易损毁、不易固化”的特征,故在证据保存上要求更高。案发后为逃避追诉,电子数据易遭到毁损或者人为篡改。而且即使未遭篡改,貌似“客观”的电子数据也存在着作伪的可能。如P2P网贷平台为了账面“漂亮”而大量雇佣“水军”、使用“马甲”伪造“幽灵”数据以致虚高。(二)定罪量刑有争议1.犯罪主体难确定。目前,网贷平台的人员架构和职能分工比较清晰,平台实控人负责出资和招聘工作人员,平台运营者、财务和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经营和维护。所以如何准确区分平台内部人员的相关责任、做到罪责刑相适应是此类非法集资案件的审查难点。实际上,不同地区的公检法部门对于该问题的实践操作不尽相同。这种分歧容易导致定罪标准不一、量刑差异较大,进而影响社会公众对司法统一尺度的观感。2.共同犯罪难追责。很多网贷平台都会对外宣称平台资金已经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全面托管,甚至还在网站挂上资金托管的介绍和超链接,以此吸引投资者的眼球,这是平台增信的标准化操作之一。然而市面上大部分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都不具备托管资质,尽管如此,部分支付机构仍然在其网站上大肆宣传可以进行资金托管业务,而实际上仅提供资金支付接口,并未对资金流转进行监督,徒有托管虚名,不负托管之责。虽然上述风险自网贷平台发展伊始就已存在,但得益于法律监督的空白,第三方支付机构大都频频隐身于触碰法律底线的网贷平台身后而未被追责。第三方支付机构实际上是助推网贷平台非法集资化的幕后黑手。
四、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案件的刑法规制路径
(一)建立电子数据+传统书证审查模式。该模式突破了传统非法集资案件的审查模式即言词证据+传统书证模式,既降低了公安机关出差取证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又避免了因犯罪嫌疑人避重就轻而无法认定金额的困难局面,同时加强了对资金来源、去向的侦查力度。但在该类案件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由于个别网贷平台存在着恶意刷数据提高访问量的情形,故需对电子数据和传统书证进行严格审查、核实,剔除该部分数据,避免出现将上文提及的“幽灵”数据计入犯罪数额的情形。(二)审慎把握共犯追诉标准。首先,严肃追究第三方机构责任。网贷平台关联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若违反法律规定提供托管业务,或者向投资人虚假宣传谎称为平台进行资金托管最终致使投资人受损的,根据具体情节,可依法被追究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一般而言,在无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由法院从侵权角度通过个案判决对第三方进行归责。但如果第三方平台明知P2P网贷平台非法集资,仍然为平台提供帮助或者放任平台的犯罪行为,则可以被认定为非法集资犯罪的共犯。其次,严格划分内部人员责任。通常来说,平台实控人熟悉操作流程,掌握平台款项的来源及实际去向,如果实控人将平台转变成自己生产经营的资金池,则成为非法集资犯罪的当然主体。而平台实际运营者如果明知平台已沦为非法集资的工具,仍行使职权,安排工作人员向不特定公众集资信息、吸收投资人款项,则构成共同犯罪。财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等普通岗位则应当区别对待,财务人员主要负责平台资金的流转,故其对平台资金的最终流向十分清楚,也应为平台吸收资金承担刑事责任。但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平台的技术维护工作,并不直接负责核心业务,一般可以免责。
参考文献:
[1]袁昱.网络犯罪管辖权确立的思考[EB/OL].2015-12-11.
[2]禹海慧.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弊端及管理[J].中国流通经济,2014(2):121-127.
作者:吴为 单位: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
- 上一篇:民营企业债转股问题分析
- 下一篇:第三人侵犯债权之民事救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