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工作探析

时间:2022-12-19 02:50:14

导语: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工作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工作探析

摘要: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已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该制度实施后对高校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深远变革,其中计提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对高校财务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影响巨大。本文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新规范、新要求为出发点,对高等院校的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业务开展讨论,通过将新政府会计制度作为主要研究背景,重点阐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资产确认、折旧计提、后续支出以及新旧会计准则制度衔接等方面剖析现状并提出建议,以推动高校加快适应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切实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和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政府会计;高校;固定资产折旧

一、引言

财政部为了适应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满足现行部门预算管理,先后出台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6项规定,以及固定资产准则应用指南。教育部在此后颁布了《关于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部属各高等学校、各直属单位要确保在2019年1月1日起顺利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固定资产从形成到最终处置,其账面资产价值会产生各种变化,对高校的资产组成结构、整体资产规模和运行成本都有较大影响。本文就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下,如何做好新账旧账衔接、规范地处理资产全生命周期内的会计核算、加强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高校全面、顺利地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提供参考意见。

二、原固定资产核算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未实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前,很多高校通过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设置了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在该体系下未考虑到固定资产折旧等问题。高校持有固定资产的时期内,一般都不进行账务处理,直到固定资产进行处置时,进行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和“固定资产”的账面操作。现行的固定资产财务核算模式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采用了不完全基于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式。收付实现制通常是指通过现金的收付为标志,来确立本期的支出和收入。在收付实现制体系下,高校财务只有收入、支出以及结余三个相关要素,购置的固定资产均按记账时的金额列支出,无法反映出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金的变化。因此,各高校实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不是单纯的收付实现制,而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体的情况下又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致使核算口径的不一致。(二)未能真实反映出高校固定资产的情况。在预算会计体系下,高校只有当新购、处置固定资产时才会做相应的会计核算,保有固定资产的期间不计提折旧,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存在虚增,影响了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的真实性,也不利于高校推进绩效考核。

三、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新理念、新要求

政府会计基本准则规定指出,预算会计应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财务会计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因此,之前执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高校财务核算方式与财务管理制度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一)重新定义会计要素。由于政府会计制度改变了核算基础,因此会计要素也会发生变化并重新定义。政府会计制度遵循了“双基础、平行记账”的模式,提出了“费用”为新要素,并重新定义了“收入”和“费用”两个要素,为执行预算会计、财务会计平行记账的模式提供了核算对象,也能更加充分、客观反映出高校的预算执行率、资产总体情况。(二)拓展计量属性。相对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以“实际成本入账”的模式,政府会计准则明确提出了资产计量属性需更加多样化,其中包含现值、重置成本、历史成本、名义金额和公允价值等5类。准则提出在对计量资产价值时,需采用历史成本。采用现值、重置成本、公允价值计量的,需确保该资产的价值能够持续且可靠计量。

四、新、旧制度转变过程中的资产核算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确认新、旧制度转换时点固定资产期初净值的问题。《应用指南》和《衔接规定》中提出了同一个资产科目在新、旧会计制度中核算内容应相同。账目进行转换时,新账的固定资产科目应由原账中的固定资产科目余额转入。由于原账中固定资产是基于不完全的收付实现制进行的核算,所以未计算资产折旧,也未计算已达折旧年限但尚能使用的资产价值。所以将原固定资产科目余额转入新固定资产科目时,需补提旧账中的固定资产累积折旧值,并计入新账的累计折旧科目。高校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前,还需提前清查固定资产,具体包含下列方面:1.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在2016年财政部资产清查核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核实、分类统计各类资产数据,全面清查并盘点存量资产,使实物资产与账面价值一致,如发生不一致需进一步核查原因,确认是否有资产入账或报废处置不及时的问题。2.补充完善资产卡片中的相关参数,如资产价值、资产类别、使用状态、折旧年限、购置日期等原始登记信息,为计提折旧做好准备,确保信息完整。(二)折旧年限的确定。1.政府会计制度要求通过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合理预估确定折旧年限,高校应根据相关规定以及资产使用情况和类型,合理设定资产使用年限。确定折旧年限时,要准确判断资产的类型从而确定折旧年限,是否正确设置折旧年限与高校固定资产的成本核算准确性密切相关。2.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国标分类,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家具、用具及装具等4大类,按不同类别规定了对应的折旧年限。其中房屋及构建物、通用设备两类资产确定了最低折旧年限;对专用设备及家具、用具及装具两类资产确定了折旧年限范围,在实际运用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财政部之后印发了《补充规定》,对各类资产的折旧年限做了具体规定,高校需严格对照执行。3.教育部、财政部分别制定了《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和《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即高校俗称的“十六大类”与“六大类”的差异。大多数高校在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中按照财政部“六大类”对设备进行分类;编制教育部各类资产报表时,需根据“十六大类”进行资产数据上报。因此,为规范管理、统一填报口径,各高校应首先明确“十六大类”和“六大类”两种分类方法的对应关系,由资产管理软件的开发公司在管理系统中做出相应调整,使高校在资产业务办理过程中避免出现口径不一致的问题。(三)信息共享、系统保障,提升财务信息时效性。1.通过资产管理软件实现按月计提资产折旧。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资产信息完整的前提下,通过与资产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公司展开沟通,描述清楚业务需求,以减少人工操作为目标,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实现账务处理,避免操作过程中不必要的人为因素造成报表数据有误。2.为了促使政府会计制度能有效实施,建设能满足执行、管理需求的资产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各高校当前的资产管理要求不一,部分高校由财务部门负责总账及明细账;也有部分高校是财务部门仅负责总账,资产处负责明细账;另有部分高校是由具体业务归口管理部处负责明细账,财务部门汇总后负责总账。高校应当以此次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行为契机,理顺固定资产账务管理与实物管理的关系,理顺明细价值管理与总体价值管理的关系,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系统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关联,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依靠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提升资产数据的时效性,加强实物资产配置的实时性。

综上所述,本文在全面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下,就高校如何做好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主动适应和政策执行展开了讨论。新政府会计制度需要在政府部门、高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全面实施和有效运行,执行实践中也需要统筹协调政府会计制度与国资管理、高校内控体系建设等各项规章制度的相互关系,从而营造出更加切实有效的履行国有资产监管主体责任的政策环境,也为在下阶段“放管服”政策背景下主管部门更有效地履行“监管责任”提供了更加一致的政策依据。

参考文献:

[1]罗惠月.高校新旧会计制度衔接问题浅析[J].经贸实践,2018(08).

[2]张进平.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创新与管理[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7).

[3]陶其高,戴琛煌.对高校成本核算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16(5).

作者:吴边 单位: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