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构成及建设探讨
时间:2022-03-06 10:38:58
导语: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构成及建设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构成分析,归纳出体系构成的八个主要内容,同时对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体系建设的解决对策,并探讨建立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监控和有效利用,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事业,以期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可以参考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配置优化;建设研究
我国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绝大部分固定资产都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形式或以事业经费形式形成的,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成效直接关联着科研经费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合理布局。因此,各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构成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特点,通过认真分析固定资产管理涉及的部门及职责,梳理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构成的八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固定资产采购管理环节、固定资产登记入账管理流程、精密仪器使用管理措施、精密仪器对外服务管理原则、固定资产调拨管理事项、固定资产报废管理程序、固定资产清查管理实施、固定资产使用绩效考核管理要点。
2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建设
2.1固定资产采购管理环节
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采购需遵循确切的操作流程并执行规定。基本采购审批流程为:根据批复立项的科研计划,部门内部审核所需相关仪器设备等可确认为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核验已有或可内部调拨的固定资产,确定必须采购的固定资产,经部门主管审批后,报请单位领导批准,然后转财务预算,进入采购实施。所有固定资产购置时,由需要配置部门、科研项目组管理部门或者科室仪器设备采购办,填写《固定资产购置申请单》,由所在部门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上报单位项目管理部审核,审核同意后提交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议审批,审批后根据固定资产预算价格情况,分别执行采购。
2.2固定资产登记入账管理流程
固定资产购入后,必须及时登记入账,避免造成账实不符、账物不符、延迟入账等现象。需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入账程序,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台账、保管账、出入账等账簿的建立。建立固定资产入库有关制度、固定资产出库有关规定、固定资产验收核对事项、固定资产填卡入账事项、固定资产财务记账。
2.3精密仪器使用管理措施
科研单位仪器设备是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科研工作开展的必备条件之一。仪器设备管理是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则是重中之重。其管理范围涉及: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验收、安装和调试,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精密仪器设备的维修及保养。使用部门必须明定责任保管人、技术负责人和操作人员,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条例及管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制度。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有关文件规定,定期对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指标进行校检和标定,对精度和性能出现降低的仪器设备要及时报请专业修理人员进行修复。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得外借,不得私自拆卸改装,不得将整套仪器设备分解为单体使用。如确实因为改造设备、新产品研制、维护维修、深入功能开发等需要拆卸解体的,须以书面形式上报单位领导并请专家组对方案论证后,由主管领导批准。如有人员擅自外借、拆卸、解体,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处分。若造成损坏或经济损失的,应从严处理,并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
2.4精密仪器对外服务管理原则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专管共用、资源共享,为科研和社会服务。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资源共享,除满足本单位科研使用外,鼓励开展各科研院所间和跨地区、跨行业的协作共用及对社会各单位进行咨询、培训、分析测试等技术服务,努力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管理人员要正确处理内部与外部、服务与创收、运行与养护等诸项关系,坚持原单位内科研测试优先的原则,保证基本任务的完成。
2.5固定资产调拨管理事项
固定资产调拨是指固定资产从某一部门调拨至另一部门,资产管理职责随着标的物的转移而转移。固定资产调拨要严格履行调拨手续。通过固定资产调拨功能可以将富余的资产调拨到紧缺的部门或机构,实现资源平衡和余缺调剂,减少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闲置。固定资产调拨需以书面形式提出转移调拨申请,报请单位领导审批,然后到主管部门办理调拨相关手续,经调出方、调入方核实签字及第三方确认后进行记账交接,最后到单位财务处备案,完成对调拨固定资产的账务转移。
2.6固定资产报废管理程序
对有缺陷或故障且无法维修及维修失败需要报废的资产,或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的资产进行资产报废管理。报废时,可调用固定资产台账中的信息,资产报废后,从固定资产台账中消除该固定资产信息,转移到资产报废管理列表,按照报废流程及相关手续报废。
2.7固定资产清查管理实施
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各管理部门必须定期进行清查工作及盘点工作,以便能够明确掌握固定资产的确有数量、存放地点、运行状态等,还可以查明资产有无缺失现象、毁损现象或者存在未列入资产台账的情况,保证账目与实物相符。科研单位每年应组织各处室对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进行账、物、卡的核对清查,对多余、闲置不用、长期积压、更新替换的淘汰固定资产应清点造册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调剂。损坏但可修复的资产应及时维修,无法修复的应申请报废。对固定资产的调剂、捐赠、调拨、报损和报废后的处理等实行归口管理。根据出现的问题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整改和管理措施,总结管理经验。
2.8固定资产使用绩效考核管理要点
固定资产购入后,应建立一系列的考核指标,对固定资产进行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及监督跟踪,切实加强资产管理,促进资产使用部门提高使用效率,实现科研目标及部分收益目标,防止资产重购入、轻管理,闲置空放,耗损浪费等现象的产生。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实行年度考核制度。每年资产所在部门要进行考核,由主管部门组织检查、核实并向全单位公布,同时实行奖惩制度。对年度评价中在验收、使用、管理维修、技术改造、报损报废等工作中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经有关单位推荐,主管部门审核,报批,应予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在上述工作中严重失职者要分析原因,追究当事人及负责人的责任,给予必要的经济或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作刑事处理。
3建立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应明确建设“科学管理工程”的管理思路,重点在于结合本单位的现状,按照科学管理的思路,找准管理问题关键,分析薄弱环节,切入实际工作,实现科学管理在资产管理中的功能、效果及作用。科学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关联化、系统化的模式,科学化管理的思路要充分渗透到整个固定资产的全部管理活动中去,包含:科学化的操作、科学化的控制、科学化的核算、科学化的分析、科学化的规划。通过专注细节,化繁为简;控制细节,流程管理;入手细节,培养习惯的管理原则,采用科学化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取得切实有效的成绩,从而开创固定资产管理的新局面。
作者:王艳丽 单位:黑龙江省对俄工业技术合作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湘,李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9,(01):43.
[2]曲桂贤,张剑飞.论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J].东北大学学报,2015,(05):31-32.
- 上一篇:现代保险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 下一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