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2022-01-27 09:45:16

导语: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乡村振兴是推动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明显作用。乡村生态旅游对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有利于激活乡村生态经济,有利于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存在乡村生态环境有待改善、乡村产业特色创新不足、生态旅游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一、乡村生态旅游对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养生、享受绿色的观念逐渐增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增强态势明显。旅游环境卫生和清洁景观的标准逐渐提高,促进了乡村环境的快速优化,推动了卫生条件的改善,加快了乡村整体建设规划。只要管理机制和环境保护到位,确保环境卫生清洁有序,正确引导环境宣传和教育工作,就能全面提升乡村生态旅游形象,从而促进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和谐。乡村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有利于为村民提供舒适的生态宜居环境。

(二)有利于激活乡村生态经济

乡村生态旅游旨在强调乡村参与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扶贫增收功能,有利于促进村财增收,也能进一步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我国许多乡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发展农业旅游,完善产业结构,将自然景区与农耕体验、休闲娱乐、户外露营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开拓出乡村特色产品,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合理开发乡村生态资源,有利于激活乡村生态经济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有利于加强乡村社会治理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乡村治理滞后于乡村发展会制约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比如,“空心村”“三留守”等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农村陷入老龄化、贫瘠化的发展困境。乡村生态旅游的出现使更多资源向乡村集聚,破除乡村社会治理的困境,促进乡村治理规范化建设,增强对农民工人才返乡的吸引力,为乡村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力量。另外,乡村生态旅游也增加了乡村之间的交流,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让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中国大多数乡村生态旅游都是以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关键在于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正面临着困境。首先,乡村生态保护力度不够。部分乡村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只顾眼前利益,不顾景区环境承载能力,造成游客量和交通流量过大,严重的还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其次,游客的生态文明素质不一。部分游客肆意践踏草地、折花涂鸦、随意停放车辆、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现象层出不穷。最后,景区生态执法力度不够。部分地区未对生态资源开发、管理等制定具体规章制度,执法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

(二)乡村产业特色创新不足

首先,我国的部分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较为简单重复,仅对现有资源的进行简单利用,乡村资源未能被多样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活动多以田园观光、垂钓休闲、蔬果采摘和品尝农家菜等项目为主,缺乏产业产品创新,旅游发展定位不明确,长期处于低层次水平的竞争局面。其次,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仅集中在吃、住、行等简单环节,缺乏深度开发的多元旅游项目,未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最后,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不足。许多乡村旅游项目在产品开发时缺乏与当地文化特色的结合,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乡村节庆等项目的开发。种种现实情况制约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管理人才缺乏

目前,生态旅游业存在从事乡村生态旅游业的人才缺乏以及行业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人才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包括专业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处于较低水平,存在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从业人员系统培训较少、专业人才鲜少进入农村工作等一系列现象。另外,很多乡村旅游业都是由村干部或当地村民进行管理,他们大多旅游品牌推广意识薄弱,缺乏现代管理和服务理念。没有强有力的经营秩序管理,乡村旅游业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这直接影响着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径

首先,适度开发并注重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传达出养山富山的思想,也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方相关部门在发展当地生态旅游产业时务必树立科学的全局观,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盲目破坏生态环境,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同时更应当着眼于保留、保护村庄自身原有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环境。其次,加大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力度。相关部门通过对管理经营者、村民以及游客等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向社会各界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普及生态环保的政策规定,促进高质量、高效率的乡村生态旅游标准化市场发展。另外,景区需要制定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禁止游客随意出入景区部分未开放参观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最后,加强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环境执法。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各省区也制定出台了相关条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做到有法可依。今后应加强景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为乡村生态旅游环境执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优化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创新商业运作路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乡村生态旅游应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逐步改变,推动餐饮、观光旅游、绿色农业等产业的融合,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体系,实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共享。首先,乡村生态旅游根据游客的五感体验进行升级。通过花海绿廊、乡愁美景加强游客视觉冲击;营造鸟叫蝉鸣、泉水叮咚等听觉气氛;通过花香、酒香等吸引游客;积极发掘乡土美食,刺激游客的味蕾;使游客置身美丽乡村,得到内心自由的释放。其次,打造追求健康生活的乡村度假模式。乡村旅游业可以充分利用景区周边的自然环境,融合滑雪、漂流、露营、垂钓等休闲项目,建设温泉或游乐园等特色体验项目,提升游客体验不同旅游项目活动的兴趣。再次,开发研学旅行新形式。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革新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乡村旅游业应不断开发研学旅行产品,创新自然课堂的教育方式,发挥研学旅行乡土乡情和家国情怀教育功能。最后,助推共享资源、整合形象和市场一体化的联合战略的实施。在互联网背景下,需整合地区信息资源,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培植特色旅游产品,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更要加强与游客的连接,创新农村生态旅游,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融合。

(三)加强生态旅游人才培养,升级职业培训模式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需要大量懂业务、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有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人才是推动乡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各地要把人才开发放在突出位置,造就更多的农村人才,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一方面,重视挖掘本土人才。乡村本土人对家乡的情况最为熟悉,也有天然的感情。因此,要重视并挖掘一批“土秀才”,如非遗传承人、传统手工艺人等,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建立乡土人才培养机制,制定表彰和激励制度,让更多的人才留在乡村,助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发展一批“新农人”,吸引返乡创业人员,共同助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加强对当地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服务意识,加强农民对旅游管理规范的了解,为乡村生态旅游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提高乡村生态旅游的整体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引进外来人才。吸引高水平、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人才走进乡村,积极贡献智慧力量。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创业扶持、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政策体制,为吸引人才向乡村流动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创新氛围。旅游学校应开展精准化培训,确保人才高质量发展。比如,旅游院校可以开设民宿管理、新媒体旅游营销等新型专业课程。乡村还可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与交流,设立学校科研和教学实践基地,构建人才共育共享新机制。

四、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不仅给乡村旅游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还能为乡镇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等提供新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优化路径,能够使乡村生态旅游真正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精准扶贫[J].人民论坛,2019(3):64-65.

[2]韦荣锋.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行动策略[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1):113-122.

[3]邵敏.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1(3):39-41.

[4]郭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J].中州大学学报,2020(2):23-26.

作者:龚塬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