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时间:2022-01-11 15:00:20
导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年来,黔南州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黔南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参考,针对黔南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对策;黔南州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文化需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我国部分地区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人们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去处,了解农村乡村文化和风土人情,有效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近年来,黔南州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黔南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分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如下。
1黔南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黔南州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640个,2021年1—9月休闲农业营业收入25.48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6.62亿元,利润总额5.36亿元,接待人次1713.89万人次,从业人数5.5万人,带动农户3.89万户,培训人数5605人次,节庆活动86次。全州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的通知》和《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部署,打造休闲农业重组版,利用特色农业、绿水青山、田园风光,挖掘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传统工艺,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农庄、休闲农业,丰富乡村产业业态、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增加农民致富渠道。2021年,龙里县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龙里油画大草原景区、湾滩河生态农业园获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精品景点线路推介;荔波县城→水甫村落→万亩精品水果观光带→瑶山古寨获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景点线路推介;贵定县获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福泉马场坪街道黄丝村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2黔南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经营项目不多,局限拓展空间
经营者在投资开发休闲农业时,往往将思维局限在较小的领域,如贵定县四季花谷,长顺县杜鹃湖,大多数为赏花项目;罗甸县千岛湖、红水河、大小井等景区,仅局限在摘果、垂钓、餐饮等简易项目。还有一些休闲农业企业开发建设随意性大,如长顺县中院村、龙里县冼马镇荷香高寨村等没有编制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同时,农庄建筑缺乏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2.2项目特色不突出,阻碍精深发展
经营项目缺乏特色,活动内容基本相似,如瓮安县杉树休闲农庄,龙里县云基上休闲山庄等,与乡村旅游景点结合不够。特别是农庄的农产品大多停留在供游客观赏、品尝、采摘的层面,缺少精深加工的农副产品,更没有形成名牌产品。同时,大多数休闲农庄种养基地面积较小,农业辐射带动能力也不强。
2.3规范程度不高,影响品牌塑造
由于休闲农业没有准入限制,大多数经营企业管理滞后,其运作程序、营销模式、接待服务、硬件设施、卫生条件、消防安全等均有待进一步规范,如独山县百泉镇百泉湖村,平塘县克度镇金星村。专业技能人才和职业管理人员缺乏。
3促进黔南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3.1加强规划布局
坚持生产、加工、观光、休闲互动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完善全州休闲农业规划布局。着力延伸休闲农业产业链,带动种养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和深度加工方向发展,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编制《黔南州山地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从都匀核心集散区、南北“两翼”旅游主体功能区、景区、景点、线路四个层级布局整合产品链、产业链。找准“山地旅游+民族文化”“山地旅游+天文科技”“山地旅游+生态养生”“山地旅游+民宿体验”等发展定位。支持螺丝壳景区、归兰山景区、绕家河景区、毛尖小镇影视基地等项目建设,提升和完善各项旅游要素,着力推进都匀国际旅游集散地建设;支持以荔波为中心的荔波世界自然遗产生态旅游度假区、平塘天文科普旅游区、三都民族文化旅游区、独山生态体验旅游区、罗甸贵州最佳避寒胜地旅游区建设;北部龙里、惠水、贵定、福泉、长顺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瓮安、长顺、福泉等名山名城特色旅游区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全州20个重点旅游景区,都匀-贵定苗岭云顶国际山地茶文化旅游度假区、荔波梅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罗甸高原千岛湖国际山水休闲度假区、龙里大草原生态康体休闲运动度假区等10个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基地和都匀市坪阳村、三都县水各村、荔波县菇类村、瓮安县茶园村等100个特色旅游村寨建设。
3.2实施“旅游+”战略
构建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逐步构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下的各行涉旅业子规划体系,形成“多规合一、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围绕农旅一体化,加快发展福泉、独山、惠水、龙里、罗甸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不断完善惠水好花红、贵定金海雪山、荔波淇江、福泉黄丝江边寨、长顺凤凰坝、平塘京舟等乡村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和休闲度假功能。农旅、茶旅一体化产业基地规划,切实做大做强建中、岚关省级高效示范园区建设,打造猴场-永和-岚关、建中-中坪等茶旅一体化基地建设骨架,打造猴场-江界河休闲观光风景区建设。
3.3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及区域内重点自然山水、少数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持续培育打造田园赏花休闲度假之旅、户外休闲之旅、传统文化村落体验之旅等生态旅游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北翼环贵阳(瓮安、贵定、惠水、长顺、龙里、福泉)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带、南翼(都匀、三都、荔波、独山、平塘、罗甸)乡村民族文化体验及研学教育旅游示范带。挖掘优势特色,打造亮点品牌,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建设规模较大、休闲档次较高、活动项目较丰富、文化特色较鲜明、接待服务较规范、经营管理较科学的休闲农业示范景点进行打造和提升,挖掘优势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创建“全州叫得响,全省创一流”的休闲农业旅游景点,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3.4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以点带面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在种植业或养殖业内部,积极推广“林-菜”“林-菌”“林-药”等立体套种模式及轮种模式,大力发展有机种植、健康养殖和水产立体混养,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开展食用菌循环生产。在种、养业之间,大力推广“稻+鱼(虾)”等生态养殖模式和”猪+沼+粮(菜)”“桑+蚕+鱼”等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在乡村一二三产业之间,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构建“产+加+销+游”产业链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链,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循环发展。
3.5加大宣传推荐及扶持力度
通过召开休闲农业现场促进会、发展座谈会和研讨会,现场参观休闲农业示范点,开展星级评定等形式,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企业收入。利用新闻媒体,对有接待能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宣传报道。根据国家出台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政策措施,建立完善有关政策措施,配套出台扶持政策,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休闲农业走规范发展之路。对经营起点高、带动就业多、市场前景好的品牌休闲农业企业,探索从税费、土地、水电、信贷、配套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休闲农业发展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作者:陈再莲 单位:黔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 上一篇:环境保护督查成效提高策略
- 下一篇:青稞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