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本会计实验教学的思路

时间:2022-04-27 10:58:09

导语:论成本会计实验教学的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成本会计实验教学的思路

了解案例模拟企业对成本核算的要求和成本费用的计算方法

主要明确案例模拟企业究竟需要那些会计报表,包括报表的内容及格式,管理者需要成本会计重点反映什么信息,哪些需要作详细的列示,具体有哪些内涵等等。这样,学生可以主动按要求去收集和整理资料。具体要了解:1)各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采用什么核算方法。2)存货计价采用什么方法。3)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4)薪酬计算有哪些方法及标准。5)各项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6)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的方法。7)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8)费用归集和分配的程序。

熟悉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

材料成本核算需要根据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设置取得核算成本需要的数据的关键点是材料采购、入库、领用、消耗、退料、盘存的计量、计价等等,一般成本核算包括成本费用的归集,成本费用的分配。按照会计核算之重要性原则,分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分别归集,归集对象的确定是依据事先确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来决定的。材料费用的归集、分配对象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费用应该由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来承担,辅助生产车间消耗的材料应由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来承担,各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及管理部门所消耗的各种材料应分别归集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自制材料耗用的材料费用应归集到自制材料成本,委托加工所耗用的材料应归集到委托加工材料成本。燃料和动力费用一般按用途和使用部门进行归集和分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费用,直接计入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消耗的燃料和动力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取暖等消耗的燃料费用,则需先按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科目通过编制“燃料和动力费用分配表”进行归集和分配。案例模拟企业如果生产单一产品,薪酬费用应直接计入有关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中去。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薪酬则应采用适当方法在各产品之间分配。薪酬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和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等。在实验中,薪酬费用是通过编制“薪酬费用分配汇总表”进行分配,并据以进行账务处理。完成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计算出产品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已全部归集在“生产成本”账户的各个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中,将这些费用加上月初在产品费用,即为生产费用累计数。若月末无在产品,则生产费用累计数则为本月完工产品成本;若月末全部未完工,则生产费用累计数就是月末在产品成本;若月末存在一定数量的在产品,则需将生产费用累计数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企业应根据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等具体条件,采用“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分配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等分配方法。到这一步为止,已可以计算出产品生产成本的基本核算流程。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总成本、单位成本之后,将完工产品入库,将“生产成本”账户之完工部分的余额结转到“库存商品”账户。成本会计实验的月末结账工作是根据结账顺序和成本核算流程进行的,指导老师应该在让学生完成一个月份产品生产成本的基本核算流程后,指导学生首先对本月所有会计凭证重新审核核对,减少差错。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审核原始凭证是否完整、合法、金额正确、原始凭证与支出证明单是否一致,审核并更正原始凭证是否按规范粘贴和折叠、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审核部门费用支出额度等。其次,月末结账以各总账、明细账的余额为基础,要求日常的会计凭证登记入账准确无误,因此建议在月末结账前重新进行核对一遍;再对存货等相关项目进行账实核对;最后核对总账与明细账等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编制月末结账的转账分录。

完成期间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计算出产品销售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直接从企业的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中扣除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它与当期产品的管理和销售直接相关,但与产品的产量、制造过程无直接关系,容易确定其发生的期间,但难以判别其所应归属的产品,期间费用的发生额的多少不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的高低,只会影响产品的销售成本的高低。因而不能列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但应当在发生的当期计入产品销售成本。

熟悉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步骤

成本分析与预测完成当期的成本核算后,应根据所取得的成本核算资料,进行成本分析与考核。成本分析可按年度、季度、月度进行,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作详细说明,提出改进管理措施。构成产品成本的项目多而复杂,现仅以主要项目如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制造费用等,作为代表性项目进行分析,说明其分析的步骤和方法。1)材料费用项目的分析:(1)材料耗用量变动的影响=(实际单位耗用量-基准单位耗用量)×基准价格、(2)材料单价变动的影响=(实际单价-基准单价)×实际耗用量。2)薪酬费用项目的分析:(1)工时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单位工时消耗量-基准单位工时消耗量)×基准小时工资额],(2)小时工资额变动的影响=[(实际小时工资额-基准单位工资额)×实际单位工时消耗量]。3)制造费用项目的分析:(1)工时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单位工时消耗量-基准单位工时消耗量)×基准小时费用分配率],(2)小时费用分配率变动的影响=[(实际小时费用分配率-基准小时费用分配率)×实际单位工时消耗量]等。在进行成本分析中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法(也称数量分析方法)很多,应根据分析的目的,分析对象的特点,掌握的资料等情况确定应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成本分析。在实验中,通常采用的技术分析方法有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3种。通过成本分析,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并依据科学的成本预测方法,对以后各期的成本项目进行预测,以制定未来时期详细的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完成成本计划的制定后,可将各项费用计划按项目性质分解落实并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手段或管理办法:如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车辆使用管理办法等。成本费用可分为可控费用与非可控费用,两者之间不可互相挪用,但可控费用各项目之间可以互相调剂使用等。这样,成本会计的一个周期的基本循环也就结束了。总之,在成本会计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于核算思路的掌握,要认清成本费用划分的4个界限:首先,要认清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其次,要认清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限;再次,要认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最后,要认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成本会计学》是一门实务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其内容在操作程序和技术处理方面具有结构稳定、技术方法规范的特点。在实验教学开展前,应全盘掌握成本会计核算思路,再通过案例模拟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实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成本核算的理论依据,实现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会贯通,对成本会计的业务内容、核算程序、基本计算方法、技术处理等各方面,有一个系统、明晰的理解和把握,以便为掌握和处理较为复杂的成本会计业务打好基础。

本文作者:贺新宇工作单位:浙江万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