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旅资源开发对策
时间:2022-02-18 10:00:02
导语:饮食文旅资源开发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沧源佤族自治县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地处云南西部,有着丰富独特的饮食资源、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优越的政策和地理环境,但沧源的文旅融合效果一直不佳,存在对沧源佤族美食特色打造不足、宣传力度亟待提高、游客的文化体验急需优化等问题。对此,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佤菜的保护力度,多举办美食活动来优化游客体验,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宣传,以此来提升沧源文旅资源的融合度,从而助力沧源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沧源;佤族饮食;文旅开发
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关系密切,对于丰富旅游资源、发展当地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位于西南地区、云南省边陲的佤族也同样受到学者的青睐,涌现出一批与其相关的论著。关于佤族的综合性研究专著有赵富荣的《佤族风俗志》、李洁的《临沧地区佤族百年社会变迁》和魏德明的《佤族文化史》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佤族的社会习俗进行了分析,但仍局限于民俗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角度。事实上,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征,关于佤族饮食文化的研究,有陈国庆的《佤族食俗》、陈燕的《沧源翁丁村佤族饮食旅游资源开发》、石安银的《沧源佤族历史旅游文化资源研究》等,上述研究大都对佤族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描述,但是对佤族饮食文旅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方面几乎没有涉及,因此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
一、沧源佤族传统饮食
沧源佤族聚居地,位于北回归线之内,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炎热潮湿。独特的地理环境使佤族人民饮食以酸辣口味为主,且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一)沧源佤族饮食概况
1.食物一个民族所用食物的种类和生活的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佤族的食物以大米为主,杂粮主要有玉米、红薯、洋芋等。佤族人一天一般食两餐——早饭和晚饭,早饭食“干饭”,晚饭食“烂饭”。佤族人的烂饭,就是把米饭和菜一起煮。蔬菜以白菜为主;佐料主要有辣椒、薄荷、葱姜蒜、胡椒、柠檬、百香果等;肉类主要有鸡、鸭、鱼等,肉食在佤族饮食中所占比重较小。除了上述由佤族人亲自种植和养殖的食物,佤族人还经常上山打猎,作为食物的重要补充,如竹鼠、老鼠等。在佤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为了补充食物,还有另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采集:在采集昆虫方面,主要有蚂蚱、蝉、芭蕉虫等,沧源佤族食俗中的一大特色就是食虫;在采集水生生物方面,主要有鱼、螃蟹、泥鳅等;在采集植物方面,主要野芹菜、野韭菜、野笋等野菜,鸡枞和木耳等野菌。2.食具佤族人使用的食具种类繁多,主要有锅、碗、瓢、盆、杯等。锅主要分为铁锅和土锅;碗、盆分为木质和陶器的;盛饭的工具,富有之家盛饭、盛汤用竹勺子,贫寒之家盛饭用筐,即用竹子编制的饭盒;佤族人吃饭几乎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沧源佤族一直有饭前洗手和饭后漱口的习惯;背水和盛水用的容器是竹筒;切食物没有专用的刀具,一般就用生产劳作时的长刀切肉、切菜。3.饮料一个民族的饮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生产方式,但同时还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沧源佤族的饮料以水酒和苦茶为主[1],且饮酒、喝茶是佤族生活与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酒。佤族人不但喜欢喝酒,而且崇尚喝酒,将酒视为生活的必需品,其在制酒、酿酒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酿造工艺、原料和用途的不同,佤族之酒可分为水酒、烧酒、甜酒、果酒。每逢过节、婚丧、招待客人、祭祀等,水酒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饮料;同时,水酒具有清热、解渴、驱乏和健脾的功效,男女老幼皆可饮用,是佤族招待客人最好的饮料。二是茶。茶是佤族的传统饮料,佤族用茶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煮茶、泡茶、嚼茶等。佤族人在口味上偏爱喝浓茶,虽然浓茶的味道偏苦,但人在喝了浓茶之后会有清凉之感。对于处在炎热潮湿地区的沧源佤族人,喝苦茶具有解渴的作用,而且苦茶也是药物,能用来治疗多种疾病。不仅如此,沧源佤族在婚丧嫁娶、祭祀和招待客人时都要喝茶,而且茶汁越浓、味道越苦,越能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
(二)沧源佤族传统特色美食
偏爱酸辣口味是佤族人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无论什么佤族食物都离不开酸辣的口味。以下几种美食便是佤族传统美食的代表:一是鸡肉烂饭,它是佤族最具代表性的饮食和重要的名片[2]。这一食物是将肉和大米一起煮,称作香饭,俗称烂饭。烂饭是佤族人最喜欢的美食之一,佤族每逢重大的节日,如过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日子,鸡肉烂饭也是必备的菜品之一。二是蘸水稀饭,这一美食清香可口,略带点辣味,很容易增进食欲。三是小黄散叶汤,它是用小黄散叶制作而成。四是绿豆菜。简单来说,将绿豆浸泡、煮熟,再放入佐料将其混合并搅烂,一碗绿豆菜就做好了。
二、沧源佤族饮食文旅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必要性
沧源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发展饮食文化旅游有利于增加当地收入和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丰富独特的饮食资源
首先,佤族饮食具有丰富性。沧源佤族处于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潮湿,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佐料种类。在世代繁衍中,佤族利用当地特色食材创造了许多独特美食,其中最出名的是鸡肉烂饭,吸引众多美食爱好者前往沧源品尝佤族美食。不仅如此,由于沧源地处西南边境,与缅甸接壤,在饮食上融入了缅甸菜元素。菜品丰富、味道独特的佤族美食,将会给游客带来新奇的体验。其次,佤族饮食具有独特性。在饮食的制作方式上,佤族拥有独特的制作方法,如烤、煮、炸等,其中烤是最普遍的方式,如烤乳猪等;炸,有炸蝉、炸蟋蟀等。在饮料方面,佤族以水酒和苦茶为主。佤族拥有独特的茶文化和古老而丰富的茶资源,这造就了沧源佤族独具一格的茶文化,这里人日常生活离不开喝茶,且喜爱喝浓茶。佤族人民也是制茶能手,且保留和传承了很多古法制茶技艺,这是沧源佤族独特的茶文化。如果让游客亲自动手学制茶和泡茶、参观茶文化遗迹等,能够给其带来极大的新鲜感,同时有助于传播当地的饮食文化。
(二)优越的政策和地理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在沧源交汇叠加,为沧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契机。沧源是我国内陆开放的黄金口岸,其面向东南亚、南亚等国家,是中国西南开放的前沿窗口,占据重要的桥头堡地位,且处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因此沧源有着良好的政策和地理环境去发展经济。沧源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把握对外开放时机,可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除了上述两点优势外,沧源佤族饮食文旅资源开发也有其必要性,即沧源佤族饮食文化旅游有利于增加收入和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增加当地税收,预计到2021年底,沧源文化和旅游部门财务总收入1238.25万元,与上年1207.6万元相比增加30.65万元,增幅2.54%[3]。二是沧源旅游业的发展将为当地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沧源若能有序经营好特色“农家乐”等实体经济,将会创造许多相关联的就业岗位,这样将会解决劳动力剩余的问题,进而增加群众收入,促进消费。沧源政府还可以培育一批专业的旅游服务人员、传统技艺传承人和乡村导游等各类人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因此,沧源借助特色饮食文化发展旅游业,能够让居民享受红利[4]。
三、沧源佤族饮食文旅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沧源佤族在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有对沧源佤族美食特色打造不明显、文化体验性不足、宣传力度亟待加大等[5]。
(一)对沧源佤族美食特色打造不足
云南旅游业一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到此游玩,在这一资源的带动下,饮食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昆明、大理、丽江、瑞丽、西双版纳地区的饮食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沧源佤族饮食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其特色打造不足,民族韵味也没有得到突显。例如:在菜品开发上没有突显当地传统的佤族饮食特色;在餐厅装修、餐具搭配上,缺少创意元素,使得沧源佤族餐馆平淡无奇。不仅如此,外地人在沧源开设餐馆时,往往为了迎合来自不同地区游客的口味而在佤菜中融入大量的外地口味的菜品,渐渐淹没了当地佤菜的口味,这就导致佤菜的传统手艺和传统佤菜口味渐渐流失,佤菜中一部分传统特色美食日渐衰退。这样盲目地去开发饮食文化,虽然表面上满足了来自不同地区游客的口味,获得了短期的经济收益,但破坏了佤菜的民族性和独特性,也忽视了其中的文化内涵。
(二)宣传力度亟待加大
对于普通游客而言,了解到的佤族特色饮食大多是鸡肉烂饭、水酒和苦茶等,但对其他特色菜肴和风味小吃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制作工艺等的了解却十分匮乏。所以,需要树立沧源佤族的餐饮品牌意识,也要加大力度去宣传佤族饮食文化。在加大力度宣传佤族菜肴美食时,不仅要知道宣传的菜品是什么,而且也要宣传佤族饮食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文化体验性不足
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使其能充分感受当地的民族文化氛围,对于不了解当地民族饮食文化的游客,也可以激发其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例如,游客在亲自动手制作美食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远超简单的品尝。但是,在沧源佤族饮食文化旅游中,当地很少有组织游客参与制作的项目,这种情况下,佤族饮食对于游客的作用只是填饱肚子,而没有没有真正体会到佤族文化深刻的内涵,也不能很好地吸引更多游客来此游玩。
四、沧源佤族饮食文旅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加大对佤菜的保护力度
管理部门不仅要做好佤菜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而且要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相关制度,联合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对有价值、有潜力的传统特色佤菜进行保护管理,防止盲目开发。要充分突显佤菜的独特性和民族性,着力把佤菜培育成沧源特色旅游品牌,使其成为沧源对外开放的重要名片之一。此外,可以邀请历史、美食、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对佤菜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和保护,加强对当地餐饮行业中正宗的佤菜进行监督和评估。在佤菜的制作和样式搭配上,要注重佤菜蕴含的特色民族文化,明确佤菜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价值,这样才能做到有效开发与利用,进而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旅游业的发展。
(二)多举办美食活动,提升游客体验感
第一,举办特色美食活动,可以在活动中增加游客亲手制作当地美食的环节,目的是让沧源地方特色美食得到弘扬,增强游客体验沧源美食文化的参与感,进而大大提高游客的积极性,使得沧源观光旅游更具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到这里旅游,这样沧源佤族特色美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大大提升。第二,在美食周活动上,以佤族文化为中心,对展点精心布置,并在各展点展示特色美食。通过这样的方式,游客不仅可以大饱口福,而且可以参与极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活动。
(三)进行科学合理的宣传
沧源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由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牵头,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积极配合,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上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活动,对佤菜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宣传,提高佤菜知名度。例如,在餐厅菜单上对菜品渊源、材料搭配、制作技艺及历史文化内涵进行介绍,将一些佤菜中不被人们熟知的文化底蕴翔实地展示在游客面前,这样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佤菜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要积极创新佤菜,使佤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魏德明.佤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130.
[2]吴振华.佤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基于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81.
[3]沧源自治县政府.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EB/OL].(2021-03-14)[2021-09-21].
[4]沧源自治县政府.沧源自治县班洪乡“四化并进”全力推进乡村旅游谱写新篇[EB/OL].(2021-01-06)[2021-09-21].
[5]王铭.遗产保护视角下平遥古城文化旅游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53.
作者:师倩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 上一篇:法制节目在媒体融合的创新与思考
- 下一篇:美学观念史角度下艺术与科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