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4 22:53: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旅游资源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落后地区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开发方式不当,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公地的悲剧”中得到启示。“公地的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在同名论文中提出来的。在哈丁所描述的模型中,有一个牧民们共同所有和进入免费且没有限制的草场。在这个草场生态系统中,牧场是公有的,奶牛是牧民们私有的。牧民们为了使个人的近期利益最大化都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奶牛头数。但是,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超过载畜量的奶牛会给草场带来损害,这种损害必须由全体牧民共同承担。牧民们增加奶牛饲养头数的结果就是使草场退化,直至毁灭。因此,这个模型的结论就是:虽然从近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有收益,但是从远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损人不利己”,确实是一个“悲剧”[1]。
在“公地的悲剧”中,哈丁的简洁描述实际上提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众多微小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所构成的集合,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哈丁的“公地的悲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外部不经济的问题,是很有启迪的[2]。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类似于“公地的悲剧”这类外部不经济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不顾长远,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有的单位不按规划建设,乱搭乱建,严重破坏旅游环境;有的旅游区废物随地乱扔,恣意污染环境;有的在一个狭小区域低水平重复建设同类旅游产品,既浪费旅游资源,又分割客源市场。这些悲剧就是各区域市场主体在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时形成的外部不经济。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对地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四川省而言可以带来诸如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的外部经济效应,但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环境污染。旅游是一种个人的社会行为,对生态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当众多的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破坏甚至会摧毁区域旅游业。在许多景区,旅游者常常图一己之便,随手丢弃各种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有的甚至偷猎珍稀动物、盗窃重要文物、毁坏景观建筑物等,给旅游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一些生活在景区的居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造成的破坏也令人触目惊心。二是文化冲击。很多到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者,为的是了解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接触那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以增长知识、陶冶精神,但是,随着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商业行为的冲击,四川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日益受到削弱甚至面临湮灭的危险。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冲击了当地传统文化、道德观念,旅游经营者出于利益的驱动可能会让服饰、歌舞、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带上利益的色彩来迎合游客的需要,使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影响。三是开发不当。目前,在开发利用中缺乏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使旅游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如川西北高原及岷江上游的森林采伐过度,整个地区的水资源锐减,景区水位明显下降,部分景观已名存实亡。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景区小气候已受到影响,不少特有动植物的生息繁衍已面临威胁。随着旅游业的开展,生活垃圾增多,且处理欠佳,容易造成二次污染[4]。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认识外部不经济行为对四川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努力减少和避免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旅游资源与文化保护论文
1案例分析与研究
1.1国内外研究水平和发展案例俄罗斯对本国古代宗教文明小城镇——苏仕达的开发、意大利对其南部阿玛尔菲海岸最漂亮的小镇——波西塔诺进行的整体规划。我国四川九寨沟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及正在规划的黑河新生乡的鄂伦春族聚居区等。
1.2对于怎么样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1)保证民族文化艺术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和环境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比如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乡鄂伦春族聚居区,该村和周围的一些村子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习俗。而正在研究当中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的哈拉新村,民间也还普遍保持着传统的种种民俗,乡村里还自发组织的民间歌舞、民族节日等活动。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也会使更多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层出不穷。
(2)提高对民族特色文化的自知、自识、自尊、自重的意识民众的文化品位、认识水平、时尚潮流是需要正确地引导的。由于受城市建筑现代化的影响,很多居民都想拆掉传统的土木结构房屋改建钢筋水泥房,认为这才是进步的。事实说明,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最为迫切的就是对民族特色文化的自知、自识、自尊、自重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减少“文化灾难”。
(3)采取多元性的方法进行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
旅游资源转变开发论文
[摘要]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落后地区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开发方式不当,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公地的悲剧”中得到启示。“公地的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在同名论文中提出来的。在哈丁所描述的模型中,有一个牧民们共同所有和进入免费且没有限制的草场。在这个草场生态系统中,牧场是公有的,奶牛是牧民们私有的。牧民们为了使个人的近期利益最大化都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奶牛头数。但是,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超过载畜量的奶牛会给草场带来损害,这种损害必须由全体牧民共同承担。牧民们增加奶牛饲养头数的结果就是使草场退化,直至毁灭。因此,这个模型的结论就是:虽然从近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有收益,但是从远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损人不利己”,确实是一个“悲剧”[1]。
在“公地的悲剧”中,哈丁的简洁描述实际上提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众多微小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所构成的集合,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哈丁的“公地的悲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外部不经济的问题,是很有启迪的[2]。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类似于“公地的悲剧”这类外部不经济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不顾长远,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有的单位不按规划建设,乱搭乱建,严重破坏旅游环境;有的旅游区废物随地乱扔,恣意污染环境;有的在一个狭小区域低水平重复建设同类旅游产品,既浪费旅游资源,又分割客源市场。这些悲剧就是各区域市场主体在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时形成的外部不经济。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对地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四川省而言可以带来诸如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的外部经济效应,但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环境污染。旅游是一种个人的社会行为,对生态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当众多的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破坏甚至会摧毁区域旅游业。在许多景区,旅游者常常图一己之便,随手丢弃各种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有的甚至偷猎珍稀动物、盗窃重要文物、毁坏景观建筑物等,给旅游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一些生活在景区的居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造成的破坏也令人触目惊心。二是文化冲击。很多到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者,为的是了解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接触那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以增长知识、陶冶精神,但是,随着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商业行为的冲击,四川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日益受到削弱甚至面临湮灭的危险。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冲击了当地传统文化、道德观念,旅游经营者出于利益的驱动可能会让服饰、歌舞、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带上利益的色彩来迎合游客的需要,使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影响。三是开发不当。目前,在开发利用中缺乏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使旅游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如川西北高原及岷江上游的森林采伐过度,整个地区的水资源锐减,景区水位明显下降,部分景观已名存实亡。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景区小气候已受到影响,不少特有动植物的生息繁衍已面临威胁。随着旅游业的开展,生活垃圾增多,且处理欠佳,容易造成二次污染[4]。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认识外部不经济行为对四川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努力减少和避免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旅游资源保护路径选择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城区旅游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思路与建议等进行讲述,包括了管理与目标的双重制约、旅游资源文献资料有待加强保护、高层次的旅游开发和规划人才匮乏、旅游资源保护的力度随区域偏僻度增大而递减、城市旅游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未开发的许多旅游资源被挪为他用、总体原则、分类分级保护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城区是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域,对其旅游资源的保护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分析城区目前的旅游资源保护状况为基础,从而寻找旅游资源保护中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分析探索,进而提出城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城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城区是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域,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普遍意义上,旅游对一个城区而言并不是主要功能,但因其区位上的特殊重要性,在自然发展过程中它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旅游价值的旅游资源。在现今中国许多城区大搞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单位要么忽视旅游资源的保护,要么是在“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中挣扎。保护好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整个城区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城区的旅游资源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
1城区旅游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然景观的保护与资源的原始状态关系密切,人文景观的保护不仅与资源的有形构成有关,更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这两种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的勘查所依照的标准应有所不同。
南窖旅游资源竞合探析论文
【论文摘要】从地域关系、主要客源等方面分析南窖乡的主要竞合对象,并通过分析南窖乡现有的产业资源提出其可发展的旅游项目以及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就南郊乡各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与定位,以期为南窖乡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旅游资源;竞合分析;定位;北京市;南窖乡
南窖乡位于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北部山区,乡中心距108国道8km。总面积40km2,全乡所辖8个行政村,现有耕地521.33hm2,粮食总产量130t。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材、石灰石,同时还有果树、旅游、山场和牧草等资源。有各种果树40万株,主要品种有良乡板栗、柿子、核桃等,干鲜果品历史最高产量达2440t。南窖乡东南部为石灰系岩石山地,西北部为石灰岩山地。土质以山地褐土和黄褐土为主,土壤中性微酸。平均海拔754.9m,大部分地区处在203~700m,适宜板栗、柿子、核桃等果树生长。其中板栗是名特优品种,是“良乡板栗”的主产地。现有板栗树10.7万株,种植面积185hm2,年产量220t,市场销售广阔,产品供不应求。现对南窖乡旅游资源进行分析。
1竞合分析
南窖乡旅游产业发展初期,主要的竞争对象为南窖乡周边、房山区的其他旅游资源,如十渡、琉璃河、周口店遗址等,竞争的主要方面是对客源的争夺,因此首先明确客源至关重要[1]。京郊旅游的大部分客源为北京和河北的双休日旅游或小长假出游的游人,以旅游团、家庭自驾游、学生或同事的团体出游为主。游人主要目的是为从日常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改换心情,主要游玩活动为欣赏京郊山区的美景以及体验以景色为依托开发的一些游乐项目,观看一些文化历史的遗址,体验农家乐和采摘活动等[2]。
南窖乡主要竞争对象都有主要旅游景观,如十渡镇——主要以优美景色为主,有漂流、蹦极等活动,竞争力强;周口店镇——周口店遗址,历史悠久;琉璃河镇——琉璃河大桥和琉璃河遗址等自然以及文物遗址资源等。周边旅游的优势:起步较早,名气较大,文物资源有些历史悠久,交通可达性强;劣势:有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同一个地方旅游资源指向单一,难以引起游客的再度旅游兴趣。
旅游资源互补研究论文
摘要:目前对长江三峡旅游资源的研究一般集中在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开发性等方面,本文试从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着手,对区域性旅游资源进行共享多赢方面的进行基础性探索,为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旅游资源互补性长江三峡金三角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旅游系统中最根本的要素。科学的对旅游资源展开研究是一个地区进行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一个区域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一、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的意义
1.形成对旅游资源的再认识
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很多是不可再生的,科学的利用好现有资源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不同思路的研究,我们总能找到其令人惊喜的价值,从而谋划出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研究就是从不同尺度的地域范围、不同的角度以互补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现有资源,重新评价和定位现有的旅游资源,挖掘更多的资源优势。
旅游资源开发方式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落后地区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开发方式不当,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公地的悲剧”中得到启示。“公地的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在同名论文中提出来的。在哈丁所描述的模型中,有一个牧民们共同所有和进入免费且没有限制的草场。在这个草场生态系统中,牧场是公有的,奶牛是牧民们私有的。牧民们为了使个人的近期利益最大化都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奶牛头数。但是,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超过载畜量的奶牛会给草场带来损害,这种损害必须由全体牧民共同承担。牧民们增加奶牛饲养头数的结果就是使草场退化,直至毁灭。因此,这个模型的结论就是:虽然从近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有收益,但是从远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损人不利己”,确实是一个“悲剧”[1]。
在“公地的悲剧”中,哈丁的简洁描述实际上提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众多微小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所构成的集合,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哈丁的“公地的悲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外部不经济的问题,是很有启迪的[2]。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类似于“公地的悲剧”这类外部不经济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不顾长远,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有的单位不按规划建设,乱搭乱建,严重破坏旅游环境;有的旅游区废物随地乱扔,恣意污染环境;有的在一个狭小区域低水平重复建设同类旅游产品,既浪费旅游资源,又分割客源市场。这些悲剧就是各区域市场主体在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时形成的外部不经济。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对地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四川省而言可以带来诸如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的外部经济效应,但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环境污染。旅游是一种个人的社会行为,对生态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当众多的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破坏甚至会摧毁区域旅游业。在许多景区,旅游者常常图一己之便,随手丢弃各种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有的甚至偷猎珍稀动物、盗窃重要文物、毁坏景观建筑物等,给旅游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一些生活在景区的居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造成的破坏也令人触目惊心。二是文化冲击。很多到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者,为的是了解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接触那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以增长知识、陶冶精神,但是,随着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商业行为的冲击,四川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日益受到削弱甚至面临湮灭的危险。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冲击了当地传统文化、道德观念,旅游经营者出于利益的驱动可能会让服饰、歌舞、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带上利益的色彩来迎合游客的需要,使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影响。三是开发不当。目前,在开发利用中缺乏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使旅游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如川西北高原及岷江上游的森林采伐过度,整个地区的水资源锐减,景区水位明显下降,部分景观已名存实亡。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景区小气候已受到影响,不少特有动植物的生息繁衍已面临威胁。随着旅游业的开展,生活垃圾增多,且处理欠佳,容易造成二次污染[4]。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认识外部不经济行为对四川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努力减少和避免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民俗旅游资源保护论文
现代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对各旅游目的地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旅游不仅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生产性活动,有着巨大的社会文化功能。
旅游者的出游目的主要出于审美和求知等精神需求。旅游也不仅仅停留在游山玩水的感官愉悦的观光旅游层次上,也是一种满足高层次的增长知识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开发具有文化品位、能够满足旅游者文化需求的旅游产品。由此可见,旅游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旅游既是对文化的消费,同时也创造文化。(我没有从作者的表述中看出来旅游怎么创造文化)二、旅游对文化变迁的影响明确了旅游和文化的关系,就不难看出文化旅游会引起文化的交流碰撞从而推动本土文化的变迁,他可以导致地方文化的商业化,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态势———文化旅游。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但是,当我们怀抱全球化的语境联想,以此审视中国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时候,当我们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忧虑的是,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当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抛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民俗文化曾经被现代性话语斥之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对象,曾经代表着现代化的过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词——尽管在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依然被想像成为天真蒙昧的代名词——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纳入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话语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编织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兴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权力政治与资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识形态与商业经济的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的符号体系,越来越成为空留下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不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表征,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民俗风情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地区人们寻异猎奇的对象,是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想像之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想像的文化符号。
民俗文化旅游体现了后现代时期文化的诸多特点,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象,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微的方式展示某一族群或者社区具有深厚历史意蕴的民俗文化,真实的生活物化为一堆了无生气的建筑、戏剧化地想像为一套千篇一律的仪式,这本身就已经将一个族群或者社区的历史与文化凝聚于当下的时空当中,历史与文化平面化、瞬间化了。旅游部门一再强调,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异文化情调,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展现,旅游者将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体验一次充满异域情调的旅游探险,种种煽情的语言激起旅游者的无限遐想。但是,民俗文化旅游从策划、设计规划、投资建设、推向市场等等一系列步骤都表明,旅游部门向大众推出的是一种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在这一文化的再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采用主题公园、博物馆的形式,抑或原生自然式的民俗生态旅游,都首先着眼于文化再生产与市场的逻辑,民俗文化在当下市场境遇中所具有的交换价值主宰着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接受。因此,无论民俗文化村展示的各族群的民俗文化如何逼真,甚至让你感受一种所谓的真实体验,从其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再生产过程而言,它与许多地方为了获得文化的交换价值蜂拥而上拙劣地展示的地方民俗文化之间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在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文化复制。民俗文化实际上已经沦为一种仪式的展演,失去了民俗生活所具有的历史感与当下性,貌似展示了无限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生活,民俗文化旅游的市场化实质却分明戳穿了民俗文化旅游的个性化、地方化的谎言。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它威胁着文化的丰富个性与创造性,其实是一种同质化的大众文化。民俗文化的主题公园试图以奢华浮靡的宏大排场来展示、汇集不同族群民俗文化的典型场景,这种民俗博物馆的形式只不过就是对世界的仿真物,人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并不探求一个可靠的、仿真之前的实在,而只需要投入当下的情感去体验现实的游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实际上是一个消费、娱乐、休闲的场所,在中国当下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它是社会性与工具性的产物,主题公园遵循的是消费主义的市场逻辑,它是大众欲望、权力政治与大众媒介等等诸多社会关系的产物,消费主义的逻辑渗透到主题公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人类追求自身尽善尽美的生存空间,是建立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基础之上的,同时更不能丢掉几千年文明的成果,破坏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那些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那些与人身相依的服装饰品,那些曾在中国土地上运行了几千年的车轮,如此等等,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用直接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环境不能无休止地被丢弃和践踏。我们绝不能重复要科学就忽视人文,要现代化就要丢弃传统的愚昧作法,社会的发展也绝不允许以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来残害我们的文化生态和人文精神为代价。传统优秀文化在当代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和有形的文化资产,那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审美情怀、营造法式、风水学说等,无不暗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终始关怀着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认为,对文化生态的认识与保护,应借鉴国际社会对自然生态保护的经验,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立尊重文化的时代风尚,认识社会现代化建设与文化生态的关系。如果我们依然没有意识到文化会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那么弘扬民族文化就成了一句空话。尽管传统手工艺已走过了几千年,成为一种文化遗存,但它是工业社会的前身,在信息社会也仍有它生存的空间。21世纪国际社会将呈现出经济的一体化,但文化恰恰需要民族化,需要个性化。
我国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我国旅游创汇而言,1978年我国居世界第41位,到1998年居世界第7位。旅游以及相关的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飞跃发展,并将逐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世界旅游组织在新世纪展望报告中曾预测,在未来的几年间,全球的旅游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中国旅游业寄予很大的希望。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国第四大客源国。这种预测来自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旅游事业的投入,因为中国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及文化遗产丰厚,具有东方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另外,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等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较大的发掘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旅游产业与丰富资源的开发未形成同步发展的局面,亟待开发。如果政府部门、旅游部门、工艺产业部门都能把它们作为一种旅游产业来对待,有针对性、预测性、地域性和创造性地加以开发,可以想象,它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目前的旅游环境,充实游览内容,增强文化氛围,同时又能增加创汇收入,更能吸引旅游者对旅游景点深刻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多为自然风光,缺乏人文的内容,在开发旅游项目时,让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又能体验到少数民族的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应体现民族文化特有的因素,让旅游者能亲身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和文化的认识,并能参与一些民俗活动,参与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制作和艺术审美的活动,从而增强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人文含量和文化品位。如果旅游资源与旅游资产能同步开发,在未来20年间,我们国家再争取获得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话,有可能取决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景和富有典型性的民族文化资产。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文化资产,促使自然生态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同步发展,旅游产业开发与地方经济同步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旅游文化资产同步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这是我们保护传统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的措施之一,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保护与弘扬,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旅游资源保护论文
摘要: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因“两张皮”而导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资源的浪费;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与僵化陈旧体制并存,开发机制有待转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并以珠海市为例来探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
珠海作为全国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的风景旅游区正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大开发,也就是旅游环境容量的大扩容。对此,我们应如何确定扩容的方向、内容、层次、深度,以达到既有内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扩展?在扩容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特色即差异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二)共生性原则。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再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对于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落后地区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开发方式不当,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公地的悲剧”中得到启示。“公地的悲剧”是美国学者哈丁在同名论文中提出来的。在哈丁所描述的模型中,有一个牧民们共同所有和进入免费且没有限制的草场。在这个草场生态系统中,牧场是公有的,奶牛是牧民们私有的。牧民们为了使个人的近期利益最大化都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奶牛头数。但是,草场的载畜量是有限的,超过载畜量的奶牛会给草场带来损害,这种损害必须由全体牧民共同承担。牧民们增加奶牛饲养头数的结果就是使草场退化,直至毁灭。因此,这个模型的结论就是:虽然从近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有收益,但是从远期利益来看,牧民们“损人不利己”,确实是一个“悲剧”[1]。
在“公地的悲剧”中,哈丁的简洁描述实际上提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众多微小的外部不经济行为所构成的集合,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哈丁的“公地的悲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外部不经济的问题,是很有启迪的[2]。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类似于“公地的悲剧”这类外部不经济现象是经常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不顾长远,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有的单位不按规划建设,乱搭乱建,严重破坏旅游环境;有的旅游区废物随地乱扔,恣意污染环境;有的在一个狭小区域低水平重复建设同类旅游产品,既浪费旅游资源,又分割客源市场。这些悲剧就是各区域市场主体在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时形成的外部不经济。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对地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四川省而言可以带来诸如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的外部经济效应,但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环境污染。旅游是一种个人的社会行为,对生态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当众多的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破坏甚至会摧毁区域旅游业。在许多景区,旅游者常常图一己之便,随手丢弃各种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有的甚至偷猎珍稀动物、盗窃重要文物、毁坏景观建筑物等,给旅游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一些生活在景区的居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造成的破坏也令人触目惊心。二是文化冲击。很多到四川民族地区的旅游者,为的是了解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接触那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以增长知识、陶冶精神,但是,随着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商业行为的冲击,四川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日益受到削弱甚至面临湮灭的危险。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冲击了当地传统文化、道德观念,旅游经营者出于利益的驱动可能会让服饰、歌舞、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带上利益的色彩来迎合游客的需要,使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影响。三是开发不当。目前,在开发利用中缺乏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使旅游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如川西北高原及岷江上游的森林采伐过度,整个地区的水资源锐减,景区水位明显下降,部分景观已名存实亡。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景区小气候已受到影响,不少特有动植物的生息繁衍已面临威胁。随着旅游业的开展,生活垃圾增多,且处理欠佳,容易造成二次污染[4]。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充分认识外部不经济行为对四川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努力减少和避免旅游资源开发给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旅游管理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