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在区县旅游发展的应用
时间:2022-08-23 11:31:18
导语:精准扶贫在区县旅游发展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些贫困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短暂性的输血式发展”、“旅游收益未能真正流向贫困人口”等问题。因此,国家为解决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以规范各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工作,本文将以重庆市彭水县为例进行论证分析,探讨是否符合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
一、重庆彭水县实施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分析
(一)旅游区位的优越性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生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早在巴国建立之前,这里就诞育了“盐丹文明”,奠定了黔中文化的基础。如今彭水在拥有阿依河、乌江画廊、蚩尤九黎城、摩围山、鞍子苗寨、郁山古镇等精品旅游景区的同时,区域内交通便捷,作为重庆“一圈两翼”的东南门户,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水运为主的旅游综合交通枢纽;并且它也是武隆仙女山——黔江小南海——酉阳桃花源精品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旅游区位十分优越。这便为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优越的旅游区位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推动性
彭水县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旅游资源。一方面,彭水县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孕育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据完全统计,包括2处4A级风景名胜区,2处3A级旅游景区和多个精品旅游古镇;另一方面,它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分布着苗族、土家族和回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包括鞍子苗寨、蚩尤九黎城、阿依河著名旅游景点,创造了苗族万人采花山节、土家族哭嫁等文化旅游活动。彭水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吸引力强的特点,有利于推动旅游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
(三)经济发展的紧迫性
彭水县是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为一体的地区,2016年GDP产值达到1286858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0.8%。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和城镇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相应的带动了消费支出增加和地区市场繁荣,尤其是生产生活资料、日消费品和旅游服务等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同时彭水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之一,GDP产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从侧面表明了该区域贫困人口数量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等问题,更凸显出了旅游精准扶贫的紧迫性。
(四)生态环境的保护性
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地势坡度较陡,耕地中坡度>25度的耕地所占比例较大,且人均耕地少,适合农牧的土地产出低。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易导致干旱、洪涝、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灾害。长此以往形成了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和人地矛盾尖锐等现象,给本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力,这就必然要求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要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相契合。
二、彭水县旅游扶贫实施建议
(一)转变观念做好扶贫目标识别
旅游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这就要求彭水县政府及工作人员摒弃传统的扶贫观念,树立精准扶贫理念。首先,切实做好扶贫目标的识别,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要清晰地认识到旅游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旅游扶贫的深化和提升,是对以往扶贫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其次,政府应做到由以往的“输血式救济扶贫”向“造血式可持续扶贫”方式的转变,增强自身脱贫“造血”能力,切实将旅游与扶贫有效结合起来,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积极引导贫困乡村农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其从旅游发展中充分获益,真正实现自身的脱贫与发展。
(二)多元扶贫建立新型管理体系
针对彭水县旅游扶贫主体单一的情况,应积极建立多元化的旅游扶贫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旅游扶贫开发,构建社会扶贫系统,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部门联动、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旅游扶贫新格局。首先,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彭水县政府可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贫困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实现政府部门联动的新局面,如旅游部门与住建部门合作,建设一批旅游名镇等。其次,动员相关企业参与到旅游扶贫中来,通过旅游扶贫规划引导,鼓励社会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最后,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等方式,调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自我帮扶。
(三)因地制宜打造民族特色旅游产品
彭水县是一个典型的苗乡县城,境内居民以苗族为主,因此当地政府在旅游扶贫活动中,可以利用绚丽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开展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民族服饰、工艺品、饮食和歌舞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形式,实现当地居民通过开展旅游业而受益,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逐步形成以市场带动、景区带动、民族村寨旅游带动的旅游扶贫新模式。
(四)完善监督坚持实事求的理念
加强对旅游扶贫的监督管理是旅游扶贫取得成功的保障,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旅游扶贫管理体制。彭水县政府作为扶贫主体,有权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贫困目标的识别和对贫困人口的倾向性政策等,进行旅游扶贫监督管理,严格防止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和开发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忽视实事求是。其次,建立扶贫动态监督机制,加强对扶贫目标、项目、资源和扶贫效果的实时监督,为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实施、修改和调整提供依据。
三、彭水县开展旅游精准扶贫的意义
(一)立足实际,形成全新模式
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有利于转变彭水经济发展方式,由以往依靠工业、航运业拉动经济发展向旅游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武隆银盘水电站的兴建、区域交通网络的联通和交通方式的革新,导致彭水航运业衰落和消亡,从而严重影响了彭水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在立足于本地贫困人口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将旅游业作为全县第一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式,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大力发展旅游业,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从而开拓出了一条“旅游兴县”的新路子。
(二)推动经济,减少贫困人口
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战略,有利于提高彭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减少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它已然成为当地政府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在2016年全年彭水县第三产业增长8.5%,对经济贡献率达到了45.6%,三大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9.1:42.1:38.8调整为19.6:39.0:41.4。同时,全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9元,比上年增长11.6%,贫困人口数量下降16%,可以明显看出,旅游精准扶贫在地区减贫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三)规避风险,不做旅游飞地
旅游飞地是指旅游业发展对其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小,旅游者仅在旅游目的地从事游览活动,食、住、娱、购等均在外地进行的旅游现象。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有利于彭水避免成为旅游飞地:首先是因为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意味着政府和参与企业,会承担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义务,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和其他辅助性硬件的完善,包括景区、酒店、交通线路等,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和便捷的旅游交通服务等,增加游客游玩兴趣;其次,通过实施旅游精准扶贫,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合理规划当地旅游线路,可以增加当地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以达到延长旅游者游玩时间或者停留当地的目的,从而避免成为旅游飞地。
(四)促进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在正确的开发方式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必然会取得成功,进而在带动彭水经济的整体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彭水的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首先,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当地财政资金的充裕,这就为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师待遇提供了条件,以利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旅游活动在本质上属于人类的迁移活动,伴随人类迁移的还有先进的文化理念、知识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开展旅游活动有利于当地居民接收外来先进文化,提高自身素质;最后,旅游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影响到当地政府的相关决策和政策推行,其中包括教育政策。近年来彭水县教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兴办职业教育,指导职业教育内容的整体改革,在保证基本科目学习的前提下,逐渐增加旅游教育等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
(五)提供就业,实现效益统一
首先,旅游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产业,它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贫困人口就业,缓解贫困地区的就业压力;其次,旅游业是一个具有生态效益的产业,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强调保护性发展,与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相契合。因此,通过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战略,有利于在降低环境压力的前提下,减少彭水当地的贫困人口数量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结语
旅游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不是盲目的照搬照抄,它有明确的适用条件。彭水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较好的区位条件以及当地居民希望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具备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开发的主客观条件,因此,可以充分发挥旅游精准扶贫在地区脱贫工作中的巨大作用。
作者:何邦跃 贺海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 上一篇:精准扶贫下农村扶贫对象的识别
- 下一篇:精准扶贫下旅游脱贫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