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产业论文

时间:2022-08-19 11:51:55

导语: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产业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产业论文

一、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西江旅游产业发展成效

西江千户苗寨距雷山县城36公里,距黔东南州府凯里35公里,现有农户1330多户,9000多人,苗族人口占99.5%,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连片组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的苗年节、吃新节、鼓藏节等民族节日闻名海内外。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被称为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西江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和魅力就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西江有“千户苗寨,天下西江”之美誉,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评为“中国景观村落”。2008年9月,贵州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成功举行,推动了西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西江景区接待游客人数175万余人次,2011年,游客人数突破200万人次,2013年,游客人数突破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2010年的2.8亿元突破至5亿元;“苗家乐”接待农户由旅发大会前的4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300余户;宾馆客栈从3个发展到30多个;从事餐饮、产品销售人员从260余人增加到1300多人;民族工艺店从28家发展到近百家。西江旅游开发前,景区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仅为600多元左右,而今却达到了年人均4000余元,其中有近3000元收入来自旅游业。特别是经营农家乐餐馆的一些农户,年收入多则十几万,少则数万元。一些村民还通过出售民族旅游工艺品、农产品获取经济利益。绝大多数村民积极参与旅游产业,不再外出打工,依靠旅游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二)西江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业集群规模小,总体水平不高。近年来,虽然到西江旅游的人次增长迅速,由于西江旅游产业还处在浅层次的开发阶段,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仅以假日观光、休闲娱乐的农家乐一日游为主,游客留不下来,游客在村中的消费额较低。一日游的游客平均消费每天仅为30—50元,还有一些游客在西江停留的时间只有2—3个小时,这些游客除了购买门票外,其他消费很少。这样的情况,制约了西江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2.旅游开发同时,西江的原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地破坏。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一些村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扩大接待量,不断兴建房屋,乱挖、乱建、乱伐等破坏生态的行为时有发生。同时,村中的农家乐餐馆大多用燃煤做饭,排放的二氧化碳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而且,受外来汉文化的影响,不少村民逐渐习惯着汉装,讲汉话,游客进村,没有接待礼仪,没有免费的民族歌舞表演。如果要欣赏民族歌舞表演,游客还需自己买单,造成民族文化气息逐渐淡化,导致游客“留”不下来,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3.旅游质量监督体系不到位。在黄金周时期,西江竞相抬高住宿房价,房价成倍增长;旅游淡季,又竞相降低住宿房价,甚至亏本销售。这种现象,虽说是市场行为,但严重扰乱了市场行情,破坏了西江的整体形象。4.旅游宣传力度不够长期以来,西江客源结构单一,主要是来自省内的散客。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客源结构有了明显变化:省外游客占游客总量的40%以上,上升了25个百分点;国外和港澳台游客占8%,上升了5个百分点,但外来游客总量仍然较低。因此,西江旅游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二、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对策

民族村寨旅游与其他的旅游方式不同,主要是以体验乡村生活、感受民俗民风为主的,而不是以景点观赏为主。因此,一个村就相当于一个企业,若干的乡村相连,就形成一个企业群体,如果在这个企业群体中,都开展民族村寨旅游,就会形成民族村寨的产业集群[3]。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集群化,将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生态化的要求,也将推动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产业要朝集群生态化方向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当地政府要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促进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强化市场监督,保持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保障民族村寨的旅游形象。此外,要不断完善民族村寨的基础设施,让民族村寨“留”得住游客,要不断塑造和宣传民族村寨的旅游品牌。

(二)培育和引进高素质旅游人才

要实现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高素质旅游人才是保障。黔东南州可发挥地方高校如贵州大学、凯里学院优势,培养一批符合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要求的综合性旅游人才,服务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旅游从业人员积极参加职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三,出台一些吸引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具有先进知识、技能和具有创新理念的高素质人才,为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服务。

(三)不断加强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链建设

在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中介服务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不断完善和引导包括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和咨询机构,会计机构等旅游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中介服务机构的纽带作用,为当地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提供服务。如:从横向利益纽带出发,积极发展和规范民族村寨的银饰、刺绣、酒店、餐饮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从纵向利益纽带出发,引导和培育青年旅行社、苗岭旅行社等中介机构的发展,从而实现旅游集群内旅游企业、机构的紧密联系,促成集群发展[4],从而促进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引导社会及游客绿色消费。黔东南州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表明: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对生态环境带来干扰和破坏,特别是黄金周期间,游客的数量超出了环境的承载力,对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因此,各旅游集群应在旅游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内开发,保护旅游资源,不断修复和补偿已破坏的旅游资源和环境,引导旅游开发向循环经济发展。

(四)打造黔东南州民族村寨特色旅游品牌

目前,在旅游产品市场上,强势旅游品牌已经成为吸引旅游者的有力手段。因此,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应不断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加强策划旅游品牌的运作,努力打造原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一系列品牌,从而推动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的快速发展。1.打造原生态旅游品牌。黔东南州民族村寨自然风光秀丽,生态保存完好。如岜沙、西江、小黄、下司等,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丰富“农家乐”等旅游产品的内涵,着力打造原生态旅游品牌。2.打造民俗民风旅游品牌。黔东南的苗族、侗族,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已经蜚声海内外,同时,神秘的苗族、侗族风情,如吃新节、鼓藏节、苗年节等对海内外游客有着特殊的吸引力,通过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民俗风情的挖掘与整理,完全可以打造黔东南州民族村寨特色旅游品牌。

作者:杨艳霞单位:凯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