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与采购问题分析
时间:2022-04-01 03:25:52
导语: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与采购问题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财政体制也越来越规范。会计预算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内含、构成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对事业单位如何加强财政预算相关管理,建立健全采购相关制度等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确保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使事业单位财政工作能够顺利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预算;采购;预算编制;内部控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财政体制也越来越规范。会计预算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支出被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畴。事业单位的收支取代了货币资金,成为各级财政下达的预算指标,对事业单位的收入模式和收支结构以及方向和规模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改革创新,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指标管理,建立健全采购制度,不断优化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
一、预算指标的内含
预算指标是一个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某一方面情况的数量概念和具体数值,它是事业单位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可以依据预算指标来为事业单位进行拨款。预算指标既是事业单位进行财政分配的重要依据,也是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的保障。它来源于政府的非税收收入,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部分组成,体现了事业单位的支出方向和规模。事业单位的预算指标在时间上主要分为年初预算指标、年中调整预算指标和上年结转预算指标三大类。
二、事业单位中会计预算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中会计预算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预算是事业单位适应预算改革的需要。以前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管理方面存在随意、混乱等问题,对预算资金不能合理运用,财务管理也缺失、不规范。因此,事业单位要以预算改革为依据,制定合理的措施和举措,将会计预算运用到资金管理中,避免各类问题的发生。二是有效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以往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机构的不合理、人员素质低、管理不到位,科目不明确等很多问题,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流失。会计预算能够有效规范科目设置,使核算数据真实完整,有效避免了事业单位资金的流失。三是会计预算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率。会计预算有效改进了传统管理的弊端,可以对事业单位资金进行统一调配管理,节俭开支,使资金使用率大大提高。四是会计预算使预算编制和执行更为规范。会计预算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采购制度,为预算编制部门提供了用于预算编制执行的有效信息,优化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配置。
三、事业单位原有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发展,我国财政管理职能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但会计预算还存在着核算范围过窄、预算监督不力等问题。这使得事业单位很多资金游离于预算之外,存在财政包揽过多的越位和监管不到位的缺位问题。近年来我国的事业单位逐渐由原有的单轨制发展为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发展,很多单位筹集或直接组织的收入都超出了财政拨款资金,这种情况让以财政资金运动为主要核算对象的预算资金,使会计涵盖的范围和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由于事业单位根据政府事权划分的原则其所具备的社会功能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适合共用一套会计制度。应该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职能和社会功能对会计工作实行分类管理。此外,原有的预算会计制度还存在与通用会计原则不衔接、不相适应的问题。其在科目设置、要素分类、报表体系等多个方面都不能适应预算会计核算要求。
四、事业单位会计预算和采购存在的问题
会计预算作为事业单位财政工作的基础,具有到计划、协调、调配资源、沟通等作用,但目前事业单位在会计预算和采购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会计预算考核目前采用在预算期末进行分析评价的的方式,这种方法比较落后,不能适应现有的经济发展形式,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不能实现有效控制,对一些风险和损失也不能有效规避。二是在事业单位会计实际工作中,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参差不齐,造成了预算工作在编制、执行和考核方面都不够科学合理。三是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采购程序和流程繁琐复杂,因此存在采购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按照采购控制程序进行准确预算,采购预算不到位,经常出现预算误差,致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五、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措施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一要对预算会计体系进行重新划分,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三个部分。并结合自身经济活动实际,分别制定和执行相应的会计制度,采用差别会计核算法进行会计核算。二要对事业单位主体进行重新定位。随着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目前单位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利益主体。因此要明确单位主体,对单位主体进行科学的重新定位,确立单位作为预算会计服务对象的主体地位,建立预算会计实务,充分发挥预算会计的职能作用。三是要规范会计核算,通过遵循预算会计的“一般原则”来规范事业单位各类预算会计核算和行为,全面提高会计信息的系统性和可比性。四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要以准则加制度的模式进行,按照统一原则和核算要求,通过准则管理来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管理和调控。五是改革会计预算记账方法,明确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项会计要素,统一会计语言,执行借贷记账法,以方便会计交流和审计。六是对会计报表进行改革。对会计核算的平衡公式(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进行改变,使得会计报表体系能够详细反映事业单位经济情况、活动收支类别、水平以及基金变动等情况。
六、事业会计预算与采购的优化策略
(一)会计预算的优化措施。会计预算的优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拓宽会计预算范围,合理规划核算内容。事业单位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在要同时做好正常项目的预算和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工作,对政府债券与债务核算以及产权核算进行改革,实行统一会计核算。改变传统的核算方式,以新规定和新型制度为指导,严格按照新制度,合理规划核算内容,使会计核算内容更加充实、完善、全面,也更为细化。同时加强资金管理和核算科目管理,合理运用核算方式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做好资产和资金流量的综合管理以及预算编制工作,以实现对预算外资金的有效监督。2.完善会计信息体系,合理应用新预算会计科目体系。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效解决了政府资金收支以及单位资金集中支付等预算编制问题,使会计预算工作与实际核算工作贯彻落实需求相契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完善了会计核算编制体系,提高了会计核算科学性和核算信息的有效性,实现了会计核算制度与政府财政规划之间的协调统一,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编制的健全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有效发展。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指导下,事业单位要将会计管理与计划、预算以及债务与先进管理进行融合,实施内部审计,编制审计报告,及时提供支出及成本信息。调整会计科目,新预算会计科目体系主要涉及的对象是政府债务与职工所缴纳的各项社保基金,要加强对收支的反映与确认,债权、债务以及产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体现。并确保缴纳的社保基金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从而保证会计核算的效率和质量,有效提高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综合水平。(二)采购的优化策略。对于采购的优化首先要将预算管理和市场竞争进行结合,实行政府采购管理机制,由财政部门按照上级批准的预算和采购要求,通过自有账户直接向供应商拨付货款,事业单位根据付款凭证对使用资金进行核算,从而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同时也确保商品质量和服务。其次是完善采购环节中的监督管理,确保事业单位能够按照实际预算来进行采购,避免造成采购过程失控,资金往来不清等问题。第三是要建立科学、合理、标准的采购机制,规范管理职能,进一步完善采购行为,对职责进行明确合理的划分,对采购流程严格把关,全面开展竞标与采购管理机制。同时对事业单位的采购流程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对信息进行及时反馈,规避重复采购。
七、结束语
会计预算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与采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改革创新,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指标管理,建立健全采购制度,通过一系列优化改进措施,不断优化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富强.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问题及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08(11).
[2]游晓梅.基于事业单位视角对部门预算的几点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08(12).
[3]张海成.适应财政改革做好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工作[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作者:崔祥丽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住建局
- 上一篇:企业价值财务战略管理研究
- 下一篇:企业成本会计应用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