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产管理中应用责任会计问题探索
时间:2022-01-03 03:31:35
导语:高校资产管理中应用责任会计问题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是二级管理,这就使得高校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着因部门设置而造成的监管难题。根据笔者的调研可知,高校二级部门通常将资产又交给各教研室、职能科室使用,这样就在层层的委托关系下,弱化了基层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意愿。尽管年终,高校国资部门、财务部门会要求二级部门通过资产盘点的方式来汇报资产存有情况,但这种方式并不能保证资产的使用价值得到体现,那么关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问题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一难题,高校应发挥责任会计的职能优势,通过“会计手段+落实主体责任”,将资产使用所造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来激励二级部门重视对资产的使用管理。为此,笔者将在自身的工作体验下,就应用责任会计问题进行阐发。
1高校资产管理面临的挑战
具体而言,高校资产管理面临的挑战可归纳如下。
1.1资产使用所面临的挑战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高校资产属于国家所有,高校只拥有资产的使用权和在单位内部的配置权。这就意味着,层层叠加的委托关系必然会使二级部门弱化对资产使用效益的关注。同时,高校资产在产权关系上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这就使得在资产的使用中存在着“公共地灾难”的影子,即二级部门人员过度消耗资产的使用价值,而不关心使用之后对自身的实际价值如何。从而,这就必然会增大高校在资产使用中的费用支出。以二级部门的打印机使用为例,高校在对二级部门的打印经费进行划拨时,一般是以二级部门的职工总人数来进行经费核定。由此所带来的后果便是,二级部门的职工会将自身打印消耗所形成的成本“外部化”。从而,个别职工的这种示范效应又将激励其他职工进行效仿。
1.2资产维护所面临的挑战
资产日常维护应成为二级部门的常规任务,不少二级部门也配备的专人对资产进行日常监管。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具有教学职能的二级部门,其许多资产都用于教学环节,所以这就为日常监管带来了难题,即无法分割教学中资产受损而导致的风险。再者,即使处于非教学环节的资产,也因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以及资产产权开放性而带来的“公共地灾难”现实问题,使得资产的维护压力可见一斑。目前,反映最为突出的便是实训室资产维护问题。如教学所使用的叉车设备,其所承载的蓄电池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但在具体维护中却可能因主观和客观原因所致而存在缺失,最终便由于维护不力而导致叉车蓄电池寿命缩减。其后果则是,增大了二级部门在实训教学耗材购置中的经费支付。
2责任会计的功能定位
针对以上挑战,责任会计的功能可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2.1在资产配置中落实主体责任
落实主体责任是高校资产审计管理的内在要求,通过落实主体责任也将是部门资产使用和管理中所发生的成本内部化,促使部门管理者加强资产监管的意愿和力度。在科层结构下,二级部门也存有若干个教研室、行政科室、研究单位等,那么通过建立二级部门与科室负责人之间的权责关系,又将细化成本内部化的事宜。责任会计首先在合约的基础上规定责任主体的权益与义务,然后借助会计功能本身来量化资产配置使用的效益。由经济学视角出发,“成本内化”可以抑制责任人或者当事人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并在趋利避害的本能驱使下强化资产管理意识,这就类似于明细产权关系后所带来的个体激励效应。责任会计的功能在这里,就体现在了“明晰产权关系”上了。
2.2在部门换届中落实审计责任
高校执行着三年一周期的换届制度,并且由高层向基层逐步推开。二级部门管理者在进行换届时,责任会计通过落实审计责任,将能约束二级部门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搭便车”的投机思想。同时,在这种规制机制下又将促使二级部门管理者,有动力去约束科室负责人的资产管理行为,并在二级部门内部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下,来激励科室负责人认真履行对本科室资产的管理职责。不难发现,高校所实施的二级部门管理体制仍属于职能化组织结构类型,从而就无法避免因职能部门的封闭性而带来的利益隔离问题。通过落实审计责任,便在适应这一组织结构的基础上,使得资产管理压力在部门内部进行了自我消化。
3高校应用责任会计的思路
根据以上所述,针对高校二级部门的资产管理问题,应用责任会计的思路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设计。
3.1理清高校二级部门资产管理的权益与职责
正是因为高校资产在产权关系上存在着开放性的特征,而且又存有不可避免的委托问题,所以高校管理层在将资产配置给二级部门使用前,需要厘清二级部门对资产管理的权益与职责。由于高校二级部门(主要指教学部门)具有专业化特点,所以在资产管理权益与职责的界定上,需要充分倾听二级部门的建议。并在不违反国资管理原则的基础上,突出二级部门的资产管理权益。从产权理论的角度来解析资产管理权益,则主要体现在二级部门在对资产进行内部配置、公共使用等环节具有自主权。但这些权益的实现,都需要建立在高校国资管理制度的框架之内,并对资产在管理中的安全性和维护上的合规性向国资管理部门负责。
3.2遵循成本内化的原则强化二级部门的内控
随着资产配置给二级部门使用,责任会计就需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了。这里需要与二级部门管理者签订资产管理协议,从而落实高校管理层(委托方)对二级部门(方)的监管机制。在尊重二级部门的专业性特点之后,需要引导二级部门管理者与科室负责人签订资产管理协议,并以二级部门为单位严格落实定期或不定期的资产盘点事宜。为了确保资产使用的效益性,应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按专项配给二级部门资产使用经费。如上文所提到的二级部门打印器材的使用问题,这里就需要在二级部门内部完成对打印成本逆向分解的工作,明确科室的打印经费,再由科室明确科室内部职工的每人打印经费,最终实现成本内化目标。
3.3严格执行二级部门管理者离职前资产审计制度
目前,对于高校“一把手”的离职审计工作较为严格,而对于二级部门管理者的离职审计似乎并未纳入议事日程。对此,高校在责任会计职能范畴下,应增设二级部门管理者离职审计工作,或者在三年换届(原二级部门管理者继续留任原岗位)之时进行资产审计工作,并作为二级部门负责人工作业绩的考核内容。这样一来,二级部门管理者必然将自身的社会成本,分解为科室部门负责人所应承担的资产管理责任,并在部门范围内建立起资产使用和管理制度。那么是否可以建立针对科室部门负责人离职前的资产审计制度呢。对此,我们还需要注意责任会计在实施过程中的“交易成本”问题。由于已经完成了“成本内化”事宜,所以可以交由二级部门内部处理,国资管理部门只针对二级部门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考核。从本文的论述中可知感知到,高校资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对二级部门的监管领域,而高校所实施的二级管理本质上仍属于直线职能化管理,进而存在着职能部门利益封闭性所带来的监管缺位问题。因此,应用责任会计的中线思路,便在于建立资产的“产权封闭”形态,来激励二级部门管理者有意愿加强资产管理。
4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是二级管理,这就使得高校在资产管理中存在着因部门设置而造成的监管难题。本文认为,高校应通过“会计手段+落实主体责任”,将资产使用所造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来激励二级部门重视对资产的使用管理。具体的思路包括:理清高校二级部门资产管理的权益与职责、遵循成本内化的原则强化二级部门的内控、严格二级部门管理者离职前资产审计制度。
作者:季小红 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俊.高校资产管理中应用责任会计问题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8(17):40-41.
[2]翟天任.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3(3):110-111.
[3]李华军,邹富发,张玉磊.基于绩效视角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1(6):50-52.
[4]朱文英,张瑾.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9):125-126.
[5]孙欣.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探析[J].消费导刊,2008(14):113.
- 上一篇:会计理论多元化发展趋向研究
- 下一篇: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应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