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建议

时间:2022-07-24 11:22:10

导语: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建议

一、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公允价值的应用,增强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透明性和前瞻性。它既能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又能反映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尤能促使会计学收益趋同经济学收益。但任何一种计量属性都不是十全十美,有其不足和有待改善的一面。公允价值的应用同样有其局限性。

(一)易于操纵利润、粉饰报表,导致会计舞弊的产生

在现行会计准则下,一些上市公司把金融产品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对长期资产减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资产等,按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已确认为未实现的损益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从而导致期间收益计算的波动性。在金融监管不到位及市场定位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很可能会成为相关企业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的工具,导致会计舞弊的产生。这种人为干扰、操纵的财务信息将难以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势必影响财务信息对管理当局的工作业绩和经营效率的衡量,势必影响财务信息对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有用性。

(二)产生助涨助跌的顺周期性,加剧经济的巨幅波动

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被引进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可以使财务报表及时透明地反映企业价值的波动。然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跟踪市场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瞬息万变,及时识别市场价值变动风险,防范化解财务危机;另一方面,公允价值是市场决定的计量属性,在经济向好时,“锦上添花”地看涨经济,高估相关金融资产价值;一旦经济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雪上加霜”地恶化经济,低估相关金融资产价值。显然,公允价值计量在特殊条件下会产生助涨助跌的顺周期性,加剧经济的巨幅波动,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弱化净利润与现金流的关系,增加分析报表的难度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现金流量成为衡量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但同时又带来了一个问题:财务报告的净利润,未必能在现在或未来期间产生相应的现金流入,但企业始终需要现金而不是账面收益来维持正常经营活动、偿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支付利息与股利。典型的公开案例是因财务造假而被退市的蓝田股份。蓝田股份的历年报表的业绩都在每股0.6元至1.15元之间,但是银行一旦对其停放贷款,蓝田资金链就断裂,连亏3年,暂停上市。众所周知,现金流量成了衡量净利润的质量指标,二者数据越接近,净利润的质量就越好。然而,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是预期的损益,是两次市场价值之间的差异,没有产生相应的现金流作支撑,必然会加剧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差距,弱化了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增加报表使用者分析报表的难度。

(四)未实现的损益计入营业利润,减少报表的信息含量

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是企业持有资产由于价格变动所产生的预期损益,是估计的可能的利得和损失,有别于企业经营业务产生的收益。经营收益是已实现的、在同等经营环境下可重复再生的收益,具有预测价值。持有资产的损益只有通过经济交易才能实现其价值,但市场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持有资产损益的实现具有不确定性。然而,现行利润表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等持有资产损益在经营收益计算部分列报,使得“营业利润”账面数成了实现的和未实现的混合数,陷“营业利润”于失实之中,弱化了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减少报表的信息含量。以此考核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不仅有失严谨,而且缺乏说服力,尤其影响投资者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判断,不利于投资决策。

(五)表外披露不尽如人意,影响使用者阅读与获取信息

在企业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混合计量模式下,急需相应规范完善的表外信息披露制度,来传递与报表使用者相关的信息,从而提高公允价值信息的透明度。然而,当前公允价值信息披露过于零散,相互之间缺乏勾稽,影响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理解性。且许多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公允价值信息时,机械地套用准则的原则性条款,避重就轻,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和投机活动的市场状况与敏感信息披露不足,也缺少未来期间企业持有金融资产获利能力的预算或预测资料,弱化了报表参考价值。可见,目前公允价值信息表外披露不尽如人意,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本身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公允价值信息的质量,更不利于报表使用者阅读并获取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不利贯彻决策有用性的目标。

二、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了在现行财务信息披露框架下,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存在若干问题。怎样才能清晰反映公允价值变动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账面数的影响,提高利润表的信息含量以及揭示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既体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势,又能传递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报表使用者服务呢?完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为此,笔者试从调整利润表表内的项目和增加表外披露的内容等两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希望会计主体和监管机构重视信息披露,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调整利润表表内的项目

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混合计量下,传统的多步骤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已不能如实、合理反映来自经营活动的收益。它包含了预期市场价值变动而持有资产所产生的损益。根据财务资本保全概念,持有损益是资本报酬,属于企业收益,但不是企业经营业务产生的收益,不能将其列入经营收益计算部分,在利润表中应当列在税前利润之前而在营业利润之后。为了沿袭传统的利润表格式,不妨在保留现行利润表框架结构的前提下,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等持有损益的项目从营业利润计算部分转入税前利润计算部分,提高持有损益和营业利润的透明度,提高报表的信息含量。由于“营业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增长能力最重要的盈利指标,因此,改进后的利润表信息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进而贯彻营业利润指标的决策有用性。总之,改进后的利润表结构和内容更加科学规范,即充分确认企业已实现收益,又在相关位置披露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持有损益,布局更显合理。

(二)增加表外披露的内容

现行会计概念框架下,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是不系统的,缺乏整体性。准则中对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要求散落在各个具体准则中,不利于报表使用者阅读与分析使用。如果能规定进行集中披露,将会增进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投资者快捷获取信息,从而更好地贯彻决策有用性的目标。因此笔者建议:1.在表外增建“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表”附表(见表2),集中反映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影响,清晰反映公允价值变动的来龙去脉。这样,公允价值信息在资产负债表、改进后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勾稽关系一目了然,使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更加恰当、更加充分。其中:①计入本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发生额是本年利润中没有现金流支撑的持有资产的损益,披露了持有损益对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差距的影响,有利于衡量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有利于财务报表的分析,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②本期公允价值变动转出是跨期公允价值变动在本期的实现,披露了原计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与投资收益之间的勾稽,反映了持有损益的实现。③改进后的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是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以“+”号填列为净收益,但实际并不一定是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也可能是跨期公允价值减少在本期实现的转出。同样,如以“﹣”号填列为净损失,也并不一定是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有可能是跨期公允价值增加在本期实现的转出。因此,补充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表,使本期计入栏和本期转出栏充分披露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的构成,即本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值和跨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本期实现的转出;也充分披露资产负债中公允价值变动形成资本公积部分的构成,即本期计入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和前期计入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实现转出。如果税前利润剔除了本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值,发生符号反转,那么公允价值可能粉饰了报表。显然,公允价值与粉饰报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其根源在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关的会计环境。只有提高企业管理层的道德素质、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和社会诚信水平,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从源头净化会计环境,才能有效遏制相关企业操纵利润、粉饰报表。④现行的资产负债表是混合计量的,而投资者大多数对报表混合计量产生的财务信息缺乏有效分析的能力,不利于财务信息的使用,易导致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现行资产负债表中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是根据其所属“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可见,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表的补充,有助于报表使用者通过分析公允价值变动期末数来了解相关项目的历史成本信息,使其对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当前的机会和风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报表使用者理性判断、冷静识别泡沫或危机经济来临,及时调整投资决策,纠正助涨助跌的经济行为,影响市场价格趋于公允。2.增设“公允价值事项说明”(如表3,仅供会计主体在会计实务操作时参考),说明解释不在“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表”中的所有信息,起到突出其余公允价值信息的作用,方便报表使用者快捷获取所需信息。关于“公允价值事项说明”的格式和必披露信息,监管机构可在理论界广征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统一。增设“公允价值事项说明”,有利于引起报表使用者抓住那些对企业发展和决策有敏感性和不确定信息等,使其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市场状况和财务状况,提高公允价值信息的透明度,使公允价值信息更加相关可靠。对信息披露频率而言,通常频率较低的报告说明远不如频率较简短报告说明有用。因此,如果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企业应提供相关及时、高频率的报告,以满足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三、结束语

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作为已确认为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单列在所有者权益之下的会计计量模式,着重于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市场的紧密相关,反映金融产品市场风险对其价值的影响,进而反映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是在充分考虑国情基础之上对公允价值的谨慎应用,但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也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相关专家学者的若干观点,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索,得出结论如下: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增强财务信息质量,而其优势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完善。针对目前公允价值信息存在表内和表外披露两方面的问题,建议改进现有利润表,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两个项目从营业利润计算部分移到税前利润计算部分,在表外增建“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表”和“公允价值事项说明”等附表,以囊括所有公允价值表外信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对决策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以便进一步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更加有效地发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势。

本文作者:陈文霞工作单位:福建经济学校财经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