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内部会计控制模式

时间:2022-06-29 12:57:42

导语:创建内部会计控制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创建内部会计控制模式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通过许多企业兴衰的例子证明,内部会计控制的缺失往往导致企业低下的管理水平和扭曲的会计信息,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改善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无差错”管理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极大进步,各企业之间竞争愈显激烈,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无差错管理,实现“树精品,创品牌”,才能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内部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立和完善财产物资核算、监督、保管等内部管理制度,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包括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等。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对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贯彻《会计法》,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是制定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管理思想、方法、手段的影响,企业经营中低效率、低效益以及人为损失浪费现象较为普遍,无章可循、有章不循、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不正当行为时有发生,致使会计秩序混乱、财产不实和数据失真,会计职能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对此,我国在《会计法》中明确要求各单位必须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单位的各种错弊现象及不法行为,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3.不断完善和促进会计电算化核算的需要在企业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出很多新的要求,将职能控制与程序控制、人工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多方位的控制制度。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报表等电子数据的输出是通过会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而得,这样就要求一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录入都必须规范化,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提高内部控制计算机的技术和手段。同时,电算化功能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集中,这样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个性操作,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则会存在管理漏洞,加大出现舞弊的风险。

二、如何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细化会计科目管理

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都必须以良好的会计基础工作为前提,会计基础工作做得好,企业才能进一步地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发挥监督职能,否则一切将无从谈起。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要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及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会计核算。规范会计凭证,对会计核算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原始凭证要真实、合法,手续齐全,无涂改挖补;记账凭证内容真实完整,手续齐备,格式规范。规范会计账簿的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及其他辅助性账簿的设置要成一体系,定期核对账簿,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规范财务报告的编制,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制,内容必须来自完整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不得随意填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要细化会计科目分工,强化科目之间牵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表现最为具体的会计工作就是通过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达到内控的目的,从而保障会计记录及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确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科目,规定科目设置级别、内容及其增减权限,为保证准确无误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奠定基础。合理的会计科目细化设置,可以准确便捷地提取各类数据,有利于管理人员清晰明了地比较分析及控制各项财务费用指标。会计科目的细化分工要落实到人,具体体现在会计岗位的职责上,对于专门负责某科目的会计人员,不仅要保证该科目的正确、真实、完整,还必须与该业务相关联的人、财、物进行核对验证。如固定资产会计科目负责人员,在保证核算准确的同时,必须定期协同设备部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设置固定资产卡片,真正做到账实相符。会计准则要求每笔业务进行复式记账,“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科目互相牵制,因此,通过对会计科目的细化管理,一张凭证上有借贷多个科目,可以使多人对一笔业务进行监督审核,如果事后发现错误,造成影响,则追究所有人员责任。这样,一方面便于及时发现错误而另一方面起到会计监督作用,防止会计人员违反道德操守,出现舞弊行为。

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形式就是制度监督,在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核算监督的核心内容基础上,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建立、健全旨在对会计工作、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现各级控制主体会计及经济行为的规范化和有效化,以达到会计控制的目的。会计控制制度体系的构成:①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不同的岗位设置都要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依据工作标准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包括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实物资产控制制度、往来核算控制制度、成本费用控制制度、税务管理控制制度等。在岗位的制定及划分中,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牵制是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的关键。企业只有通过有效识别及合理制定不相容职务的职责和权限,才能严格明确会计人员责任,杜绝串通舞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②重要事项的监督和制约制度。企业对涉及金额较大及对企业经营运行和未来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对其决策和执行制定有效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及相关制度。比如在业务核销及付款中,严格遵守审批程序,建立业务核销卡及付款审批表,标明费用项目、经办人、业务主管部门、矿长书记及财务组长,所有涉及人员都要对该业务进行审核并加以确认,然后才能进行账务处理。③财产清查制度。为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除规定物资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付后,都要实行永续盘存办法核算库存账实外,还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账与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④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经济监督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并纠正单位会计核算及经济活动中一些不合规、不真实、不完整的情况,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规,保证单位财产的安全,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现在很多进行二级核算的厂矿的会计人员审计意识淡薄,不能做到自察自纠,缺少自身审计机构,往往通过上级审计和外部审计才能发现问题,而此时已经形成事实,控制滞后。内部审计的缺失,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造成很大困难。

3.加强财务人员素质控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双重身份,起着关键性作用。一方面,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措施要通过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得以贯彻;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又担着监督经营者及其他参与经营活动人员执行财务控制规范的责任,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会计人员责任发挥的如何,关系到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成败,因而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业务知识,及时贯彻执行会计准则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素养。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综合能力,全面掌握各岗位的业务知识,这样可以培养会计人员自觉主动地把监督职能渗透到工作细节中,大大加强了内部会计核算的监督,使每个会计人员都能做到“诚信为主,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4.强化内部、外部监督,适时修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明确指出:内部会计控制应随着外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任何企业的控制都存在于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这是内部会计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随着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企业原来的控制制度会不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监管人员首先应根据内控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其次应慎重考虑社会中介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现行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缺陷提出的分析报告,及时修订那些已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和控制措施,建立新的会计控制制度,以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