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专业教学实践的考究
时间:2022-12-16 05:03:00
导语:财会专业教学实践的考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实践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要求学校培养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生产经营管理、会计、统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业财会人才。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会计工作的适应性,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对实践教学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于教学注重的往往是课堂教学,关心的是专业课、基础课课程是否完成。由于开展实践教学要花费足够多的人力物力,难以在短期内出成果,实际过程中过份地依赖课本向学生灌输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忽视了实践性教学和模拟实训等教学环节。传统的中专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教学教育模式落后,学生实践环节断档
目前,以学科中心课程模式:文化课+公共课+专业课,没有突出教学实践的重要地位。学校2+1的办学模式,即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下企业顶岗实习,财会专业的实习课往往安排在第四学期。由于会计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计划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重很大,会计实践往往在最后安排一学期的集中实习,学生还没有完成全部实习内容就已经离校,学生实践环节断档,学生往往动手能力较差,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兴趣,也加大了到企业顶岗实习的难度
2.会计实践指导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实践经验
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本身没有会计实操经验,对具体的业务环境未亲身经历,无法根据情况设计会计实验课程,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让学生模拟实务过程,与会计职业界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由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目前不少学校的教师企业顶岗会计实习流于形式。
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财会实践教学、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措施
针对中专学校如何改善目前的实践教学现状,切实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谈一些自己的设想:
1.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突出实践教学地位
中职财会专业的目标是培养走出校门就上岗就业的劳动者。应该把实践性教学环节放到高于理论教学的位置,中职财会业的实践教学应当贯穿于中职财会专业的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强化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性,淡化过于深奥的专业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务实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出校门之前就懂得做什么,怎么做
2.要建立一个适合于现代化教学需要的、多功能财会实验室
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模拟公司”,模拟企业的经济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实际操作,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理论知识。财会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注意实习环境模拟化和实习道具逼真化。按职能岗位划分布置实验室,包含出纳、制单、审核、记账、成本核算及主管六个岗位组成一个小组.学生实践时可轮流地模仿每个岗位角色,流程式的实习使每个学生各司其职,又能紧密联系,象征性地代表了企业一个财务科,产生一种身临实境的感觉,在实习中既提高业务水平,又培养了每个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和实践,使学生对基本业务的操作滚瓜烂熟,上岗能用。
3.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的了解,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充分达到胜任会计工作的程度。学校要与企业单位,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合作和联系,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等课余时间,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形式,对专职教师要加大培训力度,鼓励专业教师在企业兼职,提高业务素质,培养一支“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应采取措施使会计教师有机会接触会计实践,提倡会计教学界人士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同时积极邀请会计职业界的资深人士参与到学校兼职,既可以弥补了学校实践课教师的不足,保证了教学上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更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
要建立健全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激励机制。应真正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吸引优秀人才成为会计教师,建立导向教学为主的教师评价体系,奖励从事课程设计、教案创作、进行教学试验、教学创新的教师,加强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继续教育,允许教师在企业界兼职以加强其职业经验训练,实行“双技术职称”制度,即会计专业课教师,既要有教师系列的职称,又要有会计系列的技术职称。
总之,提升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要求学校加强实践教学;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要求学校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决定了会计教学质量的优劣,应逐渐完善会计实践教学,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质量。
- 上一篇:机动大队党委年底述职述廉
- 下一篇:法学系律师见习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