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我国现行会计信息监管问题

时间:2022-05-11 04:49:00

导语:深究我国现行会计信息监管问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究我国现行会计信息监管问题

摘要:监管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我国现行会计信息监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监管的效果。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会计监管会计信息问题对策

一、我国会计监管现状

会计监管主要是指政府及非政府机构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目的,依照有关的和规章,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对的会计行为所进行的干预和引导。会计监管问题由来已久,相应法律制度也不断地完善。

我国从1985年《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到新修改的《会计法》,其中都对会计监管进行了详细规定。会计监管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内部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单位为保护其资产安全和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有效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内部会计监督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监督对象是单位的活动。

2.社会监督。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社会中介机构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并据实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社会监督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证性而得到法律的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公证性。将社会公众的力量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专业力量相结合,形成对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也是与会计事务的广泛存在。

3.国家监督。国家监督也称之为政府监督,也是一种外部监督,主要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财政部门是实施会计工作国家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会计工作监督检查部门。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内容包括:监督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监督各单位的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监督各单位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监督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二、我国会计监管的主要问题

1.会计机构监管职能弱。企事业单位是会计监督管理的基层机构,也是会计的执行者。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事业单位独立性越来越强,这时虽然有的单位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健全,但也有一些企业的经营者、领导者独断专行,进行以权谋私甚至违法乱纪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有些经济案件,如美国爆出的安然事件让会计造假成为中外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我国也出现了蓝田集团以及科龙集团的会计造假事件。此类事件中,由于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使其向集体利益倾斜,单位领导人的打击报复使其不能依法办事,弱化了会计监督管理。

2.社会监督不力。新《会计法》构建了单位内部监督管理、国家监督管理及社会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管理模式。当前,不仅国家监督管理、单位内部监督管理也下降,而且社会监督不力。根据国际惯例,管理企业的财务活动要交给社会,即交给那些具有“经济警察”作用的注册会计师进行监督管理。但是,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体制原因、职业标准、人员素质、职业环境等问题,使社会监督管理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3.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企业制度下,为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很必要的。有些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尤其缺乏各种监督管理制度,连起码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也不设置,有时连简单的内部牵制制度也不要,即使有,而且较健全,也存在不落实、不执行、不考核的问题,使制度形同虚设,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

4.法制观念淡薄,执法不严。多数人的意识中只有《刑法》才是法,而对《法》并不以为然。这造成财会人员有意或无意的违法。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经营者、领导者无视屡有越权行为,企业会计人员虽有监督管理职能,却无力监督管理。执法不严也是造成会计监督管理下降的原因。

三、解决我国会计监管问题的对策

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应尽快出台《会计法》实施细则,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加强外部监督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建设。我国企业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也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是提高会计监督力度的外部基础之一。我国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单位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的基础。

3.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

4.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由于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的输出结果。首先是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其次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这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商敏.我国会计监督体制的弊端和完善[J].有色矿冶,2005,(6).

[2]刘梅珍.论我国会计监管中的几个问题[J].产经观察,2008,(7).

[3]杨海丛,胡慧娟.我国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