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透析

时间:2022-04-24 09:08:00

导语: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透析

摘要:本文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出发,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源头——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从中归纳出先秦之世,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已初步形成,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可以更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服务。

关键词:先秦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保障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社会对其成员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物质帮助或服务,以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综合性事业,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医疗保障等组成。它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稳定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安全网”和“减震器”的功能。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已建立了水平各异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现代社会较之以前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各国在建立自己的社会保障的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带有共性的规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一国(或地区)的社会保障需要借鉴他国的经验,但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本国的国情;他国的实践即使是已经被证明了的成功经验,也要接受本国的检验才能确定是否可以借鉴。放眼全球,在经济、社会日趋走向国际化的今天,社会保障却仍是一种无法国际化的事业。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有各的做法,同为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同西欧、北欧国家之间在社会保障上差异很大;同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在社会保障上亦各有千秋。即便是正在走向一体化的欧盟,其成员国在社会保障上的差异仍很大。凡此种种,充分说明当代世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模式可供参考,各国建立社会保障的首要立足点还是本国的国情。

中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越来越融入国际社会,和国际接轨,而在社会保障领域,如上所述,还是应当以中国的国情为基本出发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此,必需重视对国情的研究,把国情作为社会保障建设的基础。

关于中国国情的研究,主要应围绕社会制度、人口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等来进行。目前的研究在社会制度、人口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民族文化等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而在历史传统的研究上则远远不够。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当代研究社会保障的学者们追根溯源时,往往言必称西方,忽视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的研究;二是前辈学者们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荒政”。勿庸置疑,“荒政”在古代社会保障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荒政”不等同于社会保障,古代社会保障领域还有“荒政”以外的其他丰富内容需要发掘整理。本文拟对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的初步形成——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做一简要论述。

二、先秦时期对社会保障必要性的认识

1维护统治的需要

国家建立以后,统治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内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外要图存争胜,而民心向背则是政权兴亡、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是给人民以基本的生存条件。因此,实行社会保障以争取民心是安内攘外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先秦时期的王朝兴废显示:凡是重视社会保障的则国家兴;忽视社会保障的则政权亡。这给了统治者以强烈的警示。

周文王时,采取惠民、保民之策,“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尚书·无逸》),得到民众拥护。周朝建立后,周公曾提出,欲“万年为王”,须“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既然要“保民”,则社会保障当为题中应有之义。进入春秋、战国以后,周室衰微,群雄并起,弱肉强食。有为的统治者纷纷改革内外政策,争取人心,实行社会保障就是其中重要的举措。齐国能成春秋首霸,与管仲施行“致民”、“安邦”的社会保障措施有密切关系。楚庄王即位后改革内政,实行“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左传·宣公十二年》),并告诫臣下:“元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左传·成公元年》)庄王能称霸,社会保障当功不可没。岂止桓公、庄王,当时取得霸业的国家无不如此,在此不一一赘述。

凡此种种,充分说明了先秦时期有作为的统治者们已充分认识到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并把它作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

2教化治乱的需要

《管子·牧民》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社会保障是教化治乱的关键,人们只有解决了基本生活需要,衣食有着落,才会人心思安,人心向善,才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当然也符合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治乱循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先秦的人们对此已有深刻认识。墨子说:“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墨子·七患》)孟子说:“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类似的说法在先秦时还有很多。

3体恤民生的需要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政见歧出,但有识之士对“民生之多艰”大都有深刻认识,同情民众疾苦,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体恤民生。当时很多思想家都有自己的仁政蓝图,既然是仁政,其中必有社会保障。孔子的仁政理想是“大同社会”,大同社会里的社会保障应当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王制》)。孟子认为仁政的最高境界是井田制,在井田制里,孟子的社会保障理想发挥到很高的水平,所谓“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其他的思想家们也提出了很多关于社会报保障的设想。在先秦的社会发展水平下,这些往往都流之于空想,无实现之可能。

三、先秦时期对实行社会保障的政策主张

关于如何实行社会保障,先秦时期的人们提出了丰富的政策主张,这些政策主张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保障实践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一直为后世继承和发扬,很多政策主张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亦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现分别论述如下:

1积储防饥的政策主张——社会保险的原始形式

积储防饥就是建立粮食储藏以备凶荒并赈济贫民。它是社会保险的原始形式,属积极的风险防范政策,一直为后世所重视,迄今仍对社会保障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长期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渐渐认识到消极应付不能拯救自己于水旱灾荒,只有先行储备才能防患于未然。《逸周书·文传》中说:“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墨子·七患》说:“故备者,国之重也。”并引用《周书》的积储思想:“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

2社会救助的政策主张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或者人为原因,总会有一部分成员面临生存危机,如何给这一部分成员以救助,使他们能够生存下去,度过危机,是一直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难题,解决得不好,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危及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中国在先秦时就产生了丰富的社会救助的政策主张,具体如下:

(1)赈济

赈济是指用实物或货币救济生活极端困难、难以生存的人们,以保障其最低生存需要的一种措施。《吕氏春秋》中有“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通“赈”,下同)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的记载。先秦时的赈济可大致分以下几类:

实物赈济:当时的实物赈济主要是赈粮食。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百姓平时就很难吃饱,遇到灾荒年,农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人们生计无着,若无接济,则大量人口死亡在所难免,而且也极易诱发饥民暴动,影响社会秩序,所以赈粮也就势在必行。《周礼》十二荒政之首即为“散利”,“散利”主要就是赈济粮食。那些不顾人民死活,不愿赈济的统治者为时人所垢病。如孟子曾讥评邹国国君说:“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亡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孟子·梁惠王》)《管子》提出国君要把“振困”作为九项惠政之一:“所谓振困者,岁凶,庸(佣)人訾厉(疾病),多死丧……散仓粟以食之。”(《管子·入国》)

货币赈济:据说早在夏朝就有发货币救灾的做法:《国语·周语》记载单穆公之言说:“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相传禹以历山之铜铸币赎民,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赎民,这些说法都反应了当通过发行货币赈济灾民的思想。

工赈:赈济到后来由原来的赈粮、赈款进一步发展出工赈。据《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露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报酬),远其兆(祀神处),徐其日,而不趋(促)。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悦)乎游,民足乎食。”此为历史上最早的以工代赈的记载,《康济录》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上无逆鳞之恐,下有拯溺之恩,以智行仁,即工寓赈,上下堕其仁术而不知。”(《管子·乘马数》)也有在灾荒之年,通过增加消费而给灾民提供工作机会的工赈主张。

(2)调粟

调粟主要分三部分:移民就食或移食就民、平粜或平籴和告籴。

移民就食或移食就民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对丰歉不同的地域问进行粮食的调拨或移民,使灾民的生活得到保障。此种主张渊源甚远,《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有“大荒大札(瘟疫),则令邦国移民通财”的规定;在《周礼·地官》关于廪人的职责中也有“若食不到人二黼(先秦时的计量单位),则令邦移民就谷”的记载。在《孟子·梁惠王上》则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平粜思想最早为春秋时的计然所倡导。计然指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则农末具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史记·货殖列传》)为了防止病农、病末情况的发生,计然主张实行平粜政策。由国家买卖粮食,在荒年粮价过高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粮食,丰年粮价过低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将粮价的波动维持在每石三十至八十钱的幅度内。他认为这样就能“农末具利”。

平籴思想始自李悝。李悝的平籴同计然的平粜说的是一回事,从买的一面说是籴,从卖的一面说是粜。李悝指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汉书·食货志上》)他将年成分为熟、中熟、小熟、大饥、中饥和小饥,分别不同的年成收购不同数量的粮食,做到“使民适足,贾平则止”。遇到荒年就粜出粮食。小饥年份粜出小熟年份收购的粮食,中饥年份粜出中熟年份收购的粮食,大饥年份粜出大熟年份收购的粮食。李悝认为实行这一“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平籴政策,“虽遇饥馑水旱”,也能做到“籴不贵而民不散”。

自从计然和李悝提出平粜和平籴主张以后,中国历代政府都把平籴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措施。

告籴,就是在遇到大的灾荒本国难以应付时,请求国际援助。据《国语·鲁语上》记载:公元前666年,鲁国饥荒,臧文仲对庄公说,“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要庄公请求国际援助,并认为这是国际惯例。

(3)赈贷

赈贷是指政府对贫困无告,或灾后幸存下来,且无力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人们,给予借贷,以资扶助。赈贷政策较早见于《周礼·地官-旅师》:“掌聚野之锄粟、屋粟、闲粟(征各种税粮)而用之。以质剂(借券)致民,平颁其兴积,施其惠,散其利而均其政令。”这种方法是直接贷粟给人民,秋后偿还。《周礼》还有应急借贷政策,即政府在人民急于用钱时,借钱给人民,以避免高利贷的盘剥。自此以后,赈贷救济不断为史书所提及,如《左传·襄公九年》记载,公元前564年,司马魏绛向晋悼公建议“输积聚以贷”,把国库的积蓄都拿出来借贷,并要求所有贵族凡有积蓄的也参与借贷。《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公元前544年,宋国发生饥荒,司城子罕建议宋平公“出公粟以贷”,并命令都参加借贷,做到了“宋无饥人”。这样的记载先秦史书上还有很多。

3社会福利的政策主张

先秦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非常丰富,影响也极为深远,其中尤以《周礼》和《管子》的记述最丰富。

(1)《周礼》的社会福利

《周礼》系统论述了社会福利:有专人负责,总负责为大司徒,邦国为司徒。《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日慈幼,二日养老,三日振穷……五日宽疾,六日安富”。“慈幼”就是对婴幼儿和儿童予以照顾,“养老”就是给予老年人特殊照顾以及赡养无依无靠的老人,“振穷”也就是救助鳏寡孤独,“宽疾”则指宽免残疾人的师役。政府养育鳏寡孤独的经费规定有固定的来源,如《地官·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地官·司门》:“凡财物犯禁者举之,以其财养死政之老与其孤”。“安富”就是保护富人的应有的生存条件,体现了社会福利的普遍性和无差别性。《周礼》还规定有医疗卫生方面的福利举措,如《春官·男巫》:“春招弭(安),以除疾病”。《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以香薰草沐浴)”,《春官·小祝》:“掌小祭祀…”以祈福祥……弥灾兵,远罪疾。”对患病的国人有专人负责治疗,如《天官·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天官·疡医》:“凡有疡者,受其药焉。”《周礼》还规定有专门的人员帮助解决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如《地官·媒氏》:“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2)《管子》的社会福利

其一,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据《管子·人国》记载,为解决鳏寡的婚姻问题,政府在国,都设掌管做媒的官吏,“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后事之。此之谓合独”。对于老鳏和老寡,政府也同样予以过问,如《管子·问》:“问死事之寡,其饩廪何如?”至于孤独,政府在国、都设“掌孤”一职,使不能独立生活的孤儿,“属之其乡党知识故人,养一孤者一子无征,养二孤者二子无征,养三孤者尽家无征”,并派“掌孤数行问之”,了解孤儿的生活情况。关于废疾之人的社会福利,《管子·入国》也有专门论述:“所谓养疾者,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喑哑、跛蹙、偏枯、握递,不奈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之。”即政府供给残疾人衣食直到死为止,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其二,安老怀少,养生丧死。

安老怀少,养生丧死是专门针对老人和孩子的社会福利,是《管子》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可算作当代从摇篮到坟墓福利思想的早期雏形。此种思想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在氏族社会里,由于老年人阅历丰富,所以倍受尊崇;孩子是氏族的希望,所以倍受呵护。随着社会进步,尊老爱幼成为社会伦理规范,安老怀少、养生丧死成为政府职责,人民生得其养,死得其葬成为有识之士之士的共识。

为保障老人的身体健康,管子主张要做好“问疾”工作,在国、都设掌病一职,专门负责慰问病人,据《管子·入国》记述:“九十以上,日一问;八十以上,二日一问;七十以上,三日一问;众庶五日一问”。为防治瘟疫,《管子·度地》规定:“令之家起火为温,其田及宫中皆盖井,勿令毒下及食器,将饮伤人。”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政府免除其家属的征役,并给予一定的实物补助。《管子·人国》记述:“年七十以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以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以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供棺椁。”为动员家庭的力量参与社会福利,管子主张应大力提倡孝道,对仁孝者予以奖励,可以被选拔做官,当然,对于不孝子孙亦应予以惩治,如《管子·大匡》记述:“不应父兄,承事不敬,而违老治危,行此三者,有罪无赦”。

对于家有幼儿者也应给予特别照顾,《管子·人国》在这一方面亦有详细论述:“所谓慈幼者,凡国、都皆有掌幼,士民有子,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有三幼者无妇征,四幼者尽家无征,五幼又予之葆(保姆),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此之谓慈幼。”《管子·霸形》还主张对老人和孩子应享有一定的刑事豁免权,所谓“孤幼不刑”,“老弱勿刑,参宥而后弊”,体现了对老人和未成年人的保护。

4优抚的政策主张

优抚思想伴随着军队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军事制度的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中国是优抚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侯国之间战争频仍,为提高军队的士气以取得战争的胜利,优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提高。军事家吴起相楚时:“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史记·吴起列传》)墨子、韩非、商鞅、荀子等均对优抚问题有过专门议论。有的甚至上升为法律,如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发掘出土的睡虎地竹简就记载了秦国的《军爵律》《司空律》等,其中有封爵、免除奴隶身份等优抚措施。

四、对先秦社会保障思想的评价

1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内容丰富是先秦社会保障思想的基本特征。从本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先秦的社会保障思想自成体系,包括对社会保障必要性的认识,对实施社会保障的一系列政策主张,等等。内容之丰富不仅在当时世界各国中元出其右,就是同今天的社会保障相比,也基本上涵盖了社会保障的主要方面。所以,终先秦之世,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已初步形成。

先秦创立的社会保障思想意义非常深远,其提出的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和政策主张一直为后世所传承和发扬,时至今日,加强对对古代传统社会保障思想的研究,从中吸取有益成分,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应该有事倍功半之效。

2鲜明的时代特色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综合性社会事业,是不能超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先秦也不例外,其社会保障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为社会保障的人治化,即将社会保障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行仁政,而统治者即便发了善心,亦不过是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手段而已,且往往人亡政息,始终没有将社会保障制度化。此外,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先秦社会保障思想中有很多非科学的成分,甚至有一些宗教迷信思想,在此不作论述。

五、结语

鉴于上述分析,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在先秦时已初步形成,内容十分丰富。虽然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对后世直至当今均有重大影响,我们在研究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服务。

参考文献:

[1]叶世昌,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上海:三联书店,1958

[3]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4]张国辉,李飞,中国金融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