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会计教学的问题探究综述

时间:2022-01-20 03:15:00

导语:电算化会计教学的问题探究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算化会计教学的问题探究综述

【摘要】电算化会计是一个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它依托的基础,一方面是“变化多端”的计算机技术,而另一方面是相对稳定的会计技术。正是由于它的特殊性,其教育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就电算化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电算化会计是一个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它依托的基础,一方面是“变化多端”的计算机技术,另一方面是相对稳定的会计技术。综观电算化会计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不少成绩,培养了大批的电算化应用人才,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电算化会计的实施环境相对淡漠。对于需要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考虑得还远远不够,因而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确定电算化会计教育目标,继续沿用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目标,显然已无法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2.电算化会计学科体系不健全。由于历史的原因,电算化会计学科体系主要是以计算机科学和会计学科为线索设置的,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和电算化会计原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是电算化会计实现的平台,是它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计算机技术又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创新的事物。如果在教学中不安排新的、热点知识,则不仅不能反映新形势,而且学生会感觉内容陈旧,毕业以后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不强。如果在课程中安排太多的新知识,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内容的学习。

3.电算化会计教育的层次含糊。开展电算化会计工作以来,我国已建起了以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为主要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但电算化会计在教育层次上突出的缺憾是:教育层次的界限模糊、不够分明。也就是说,大专和本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只有广度的判别而缺乏深度的差别,各教育层次也没有各自明确的培养目标,无法满足社会对多种层次会计人才的需要。

4.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创新。目前许多高校的电算化会计实践课程是以传授国内比较著名的各家财务软件的应用为主,而且其实验数据时固定的,这就导致学生盲目地跟着指导老师的讲解完成会计流程操作,变成了纯粹的操作者,缺乏创新。其次在我国,实务界和学校联系松散,没有一个固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因而使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远行机制。此外,由于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也阻碍了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

5.教学活动的实施不能到位。首先,缺乏优秀、稳定的师资队伍,许多教师因教学目标不明确,看不到希望,而不得不放弃对电算化会计的研究。其次,从教学方法来看,各高校普遍存在问题是以单一的"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代替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讨论和深究。最后,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考核来验证,而目前在电算化会计课程的考核中,普遍存在内容陈旧、手段单一的现象。考核强调的是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测试。

通过以上分析,能比较系统地认识我国电算化会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有助于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采取相应的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培养目标时,既要考虑现阶段社会对电算化会计应用人才的需要,又要从发展的角度(尤其是入世以后)兼顾社会对电算化会计创新人才的渴求。会计教育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成为合格人才,而且要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1)沟通的技能:能够交换信息,建立有意义的关系(2)战略性和关键性思考的能力:能够将数据、知识和智慧联系起来以提出高质量的建议。(3)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4)广博的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现代工商管理知识、税务与法律知识、会计专业知识。

2.健全学科体系。电算化会计学科学系构建的原则应为:符合会计教育目标、层次分明、系统全面。从层次上来看,应包括基础理论层、学科理论层和实务应用层;从学科内容来看,应优化课程设置,引入交叉学科。电算化会计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辅助决策等相关工作,其宗旨在于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且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电算实务、系统开发以及计算机辅助管理诸多方面工作的专用人才。为了适应这一目标及要求,在电算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首先,应引入管理信息系统(MIS)这门课程,因为MIS是介于经济管理理论、统计学与运筹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交叉学科,它运用这些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和领域。为便于学生领会和掌握这门课程,又必须围绕其开设相关课程,像经济学、管理学、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工程导论。在讲授这些课程时,要理论联系实际,补充案例教学,通过案例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和专业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还应对信息管理意识加以强化,使学生认识到信息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价值;其次,在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中,改变重理论、轻技术的教学状况,同时迅猛发展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通讯技术也要求计算机课程内容反映科技发展动向,应补充新技术、新方法,如可视化开发方法、Internet技术、网络数据库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划分电算化会计教育层次的设想。首先,对于大专学生,重点放在会计软件的应用与操作上,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毕业后可立即投入使用的应用性人才;其次,对于本科学生,在掌握会计软件的应用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长及兴趣,结合本系专业特色、师资力量和设备配置的情况,重点放在培养创造型复合人才,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提供优秀的、具有创新意识、充足的后备军。4.强化实践教学,并鼓励学生动手设计。注重实验动手能力是该专业的主要特点,但长期以来受条件所限,其实验课存在实验内容陈旧落后、实验资料不系统、实验方法不科学、实验设备老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实验和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从优化内部环境入手,必须全面改革现有的实验内容、实验手段和方法;有条件的院校还应为具备能力的学生提供网络实验环境,让他们学习网络的安装技巧、网络软件的设计技术。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与职业界业已建立的联系机制到电算化会计软件公司、企业等实业界实习。

5.高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在目标明确、学科体系完善和认识统一的前提下,关键的是如何高效地实施教学活动,以达到培养电算化会计人才的目的。教学活动具体有如下几个环节:(1)加强师资建设。改善电算化会计师资队伍的状况,首先,有关部门应规范电算化会计体系结构;然后,应建立一种有效机制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电算化会计的教育工作,并不断培养、提高其能力和素质,更新其专业知识。最后,考虑到本学科的应用性强的特点,应鼓励教师走出校园,与企业、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开发实用系统的能力。(2)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和尝试新教学方法的原则是注意力新方法的实质效果而非表现现象,以及成本效益的考虑和时间限制。可行的方法有:案例教学、团队教学、模拟操作、小组辩论、文章研讨、模拟设计(有条件的院校可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与指导下,直接进行实际系统设计工作)等。(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高校的计算机多媒体CAI教学已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所以,应实施以多媒体CAI教学为主,其他手段为辅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现教现学,教与学互动,达到最佳效果。应鼓励教师开发研制完整的电算化财务会计教学课件,要求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界面美观、操作简便。制作时切忌将书本上的文本内容生搬硬套,一定要集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结合案例,注重人机交互,侧重师生交流,既考虑学生的共性,又挖掘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多媒体功能,让学生在轻松、自由和愉快的氛围下主动、自觉地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4)改革考试方式。考试方式是由新型教学方法产生的。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报告、案例讨论的形式。而对分小组进行系统设计的考核,则可由教师指导与同学课堂讨论相结合,综合加以评分,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培养能力。此外,还可以借助计算机这个现代化的工具,预先准备考试试题库,教师设计考试软件,在计算机机房中考核学生。

电算化会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是职业界和教育界缺乏联系机制,导致教育目标与环境需求之间没有保持一致;二是学科体系不规范。因此,要在教育目标、学科体系、教育层次、实践方式以及教学活动等方面全方位地加大改革,满足会计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丁岗.浅析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高教研究,2006,12.

[2]周佩.电算化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7.

[3]吴奇峰.高职电算化会计教学现状及改革[J].时代教育,2009,8.

[4]畅宁国.集团企业会计电算化建设相关问题分析[J].财经界,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