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教授会开展综述论文
时间:2022-05-31 03:49:00
导语:会计教授会开展综述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会计的影响;公司治理与会计问题研究;现代财务理论和实务研究;审计理论及实务研究;资本市场案例研究;实证会计研究;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研究;会计新领域及其他研究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加入WTO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在加快、建立健全已初步形成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是我国会计改革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采用了不同的增长方式去适应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企业文化是内部会计控制之魂、财务控制的实质是决定财务活动变化的轨迹、部分代表研究了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部分代表针对国企改革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独立审计制度是市场经济社会查错防弊的一种有效机制、在分组讨论中,代表们也交流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2002年中国会计教授会是其成立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年会。本文就以下八个方面加以综述:(1)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会计的影响;(2)公司治理与会计问题研究;(3)现代财务理论和实务研究;(4)审计理论及实务研究;(5)资本市场案例研究;(6)实证会计研究;(7)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研究;(8)会计新领域及其他研究。
关键词:公司治理;案例研究;实证会计研究;非极端的经营现金流量;战略管理会计
第八届中国会计教授会由西南财经大学承办,来自我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美、英、日、韩等国会计学者共400多人出席了此次会议。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270余篇,其中140余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与会代表主要针对中国加入WTO后的会计、审计与财务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充分展示了会计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发展趋势,现将主要内容和观点综述如下。
一、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会计的影响
加入WTO后,我国参与全球化的步伐在加快。全球化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机遇和可能,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为经济服务的会计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是全面的,涉及到会计思想、会计工作、会计市场、会计研究和会计教育等各个方面,为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为适应全球化,建立健全已初步形成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是我国会计改革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代表们一致认为,在会计的国际协调过程中要保持会计的中国特色。其中,郭道扬教授比较分析了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和形成的基本特点后得出: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建立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层面,而维护与保护市场经济下的所有者权益问题是会计法律制度建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必须始终注意解决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的制定机制和执行机制的统一性问题,并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适时修订和补充。代表们还认为,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会计事务和合作,通过深化改革提高会计水平并形成自己的会计特色,进而取得在国际会计组织和事务中应有的地位和发言权,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
中国入世后将在更宽更广的范围内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竞争的关键要素是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对会计而言,就是培养适应全球化的会计人才,这就要求改革现有的会计教育体系,代表们就此提出了各种建议。
二、公司治理与会计问题研究
20世纪末,随着世界经济的巨大变化,各国采用了不同的增长方式去适应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方式去应对信息时代的冲击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范围的公司治理热促进了包括会计控制在内的全部控制理论的重大发展。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密切相关。对此孙铮教授在研究论坛的发言中指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但有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而且最终能够通过公司治理机制的渠道来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过来,高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形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RobertTrezevant教授则从东南亚国家的富有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相关的信息去寻找内幕交易的证据,发现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富有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的价值相关信息在公开之前就已通过内幕交易反映在股价上,进而去理解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信息在股价上的反映,并认为具有越多内幕交易机会的公司,其股价信息含量也越多。
在理论方面,代表们提出了以下观点:(1)企业文化是内部会计控制之魂,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正是融入了企业文化,才有可能通过“自控”实现其目标;(2)融资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应优化融资结构,并建立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培育机构投资者、提高银行对企业的监控能力、发展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来创造融资结构发挥治理效应的条件;(3)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治理中的任一领域均需通过财务治理来界定与协调各利益相关主体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4)财务控制的实质是决定财务活动变化的轨迹。
在实践方面,有的代表对安然事件进行反思,认为独立董事制度是美国模式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而独立董事独立性的丧失是安然公司破产的根源,得出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基石和灵魂。有的代表则针对我国涌现的家族公司上市潮分析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会计控制构建应关注的问题。
三、现代财务理论和实务研究
我国在经济改革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与财务相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要有理论的指导,又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近年来,有关财务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但重点还是放在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财务问题上。本次年会则比较全面地探讨了现代财务理论及其基本实务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在理论方面,赵德武教授在研究论坛上的发言将财务问题归结为财务资源的配置、利用及其效率问题,集中介绍了财务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由此来重构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孙芳城等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传统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下的“收益合理化”新财务管理目标观及收益合理化曲线,并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给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方程式及可持续发展基本途径。郭复初教授则剖析了加入WTO对中国财务管理实践的主要影响,并提出了对策。
部分代表研究了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就我国公司决策层有效运用杠杆提出了建议;有的代表在综合考虑企业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基础上,设计了最佳激励契约;还有的代表认为运用财务失败预警模型是财务分析方法的提升;探讨以合并报表为基础而非母公司报表为基础计算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来分析企业经营绩效;提供了对财务估价模型的修正,用以较准确地评估公司的价值。
部分代表针对国企改革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一个过渡性机构的历史使命及其退出障碍,指出组建投资银行是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根本出路;有的代表就国有股回购、国有股配售、协议转让方式对各方的财务效果进行分析,指出不同类型的国有持股上市公司应根据其自身的特征和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方式,债转股实际上只是政策实施的起点,而非目标,股权的成功盘活和企业经营机制的真正改善才是关键;在深化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应从动态角度把握产权结构和资本结构,债转股和股转债的调整模式都值得高度重视。
四、审计理论及实务研究
独立审计制度是市场经济社会查错防弊的一种有效机制,注册会计师担负着过滤会计信息风险、确保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信息识别成本的重任。2001年以来,我国独立审计质量受到了全社会的空前关注,本次年会主要围绕如何保持审计的独立性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李若山教授从著名的厄特马斯判例展开,论述了在银广夏事件中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并指出在目前很不成熟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只有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明确各方责任,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才能使证券市场向良性和理性的方向发展。
代表们提出了“审计控制论”,认为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有的代表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委托问题,认为要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公信力,就必须解决会计师事务所中的人力资本的“偷懒”和非人力资本的“滥用”问题,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有的代表指出审计人员的理性是有限的,对审计人员行为的管制非常重要。有的代表则针对双重审计的结果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境内审计净利润仍显著地大于境外审计净利润,境内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是无法令人满意的。还有代表提出了模糊审计的改进方法,探讨了电子商务审计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五、资本市场案例研究
美国杜兰大学李志文教授就实地研究方法的应用来谈中国的会计研究。中国处于双重变革的特殊经济下,西方多年积累的研究成果通常不适用于中国,因此,我们应该从实地研究开始,脚踏实地为中国积累经济与管理的有关知识。他认为在中国如果没有仔细深入的实地研究,大样本的实证研究将显得空洞和虚假,并指出实地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异同点。实地研究和案例分析都以实际案例为出发点分析问题,但实地研究属于学术研究范畴,在方法论上严格于案例分析。
宋衍蘅采用实地研究方法,对深圳赛格集团做了深入的分析,挖掘上市公司配股及变脸的前因后果,从而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圈钱游戏有了较深的认识,认为“一股独大”并不是中国上市公司的症结所在,股东权益不对等、缺乏相应的市场机制、存在便捷的隐性投资收益获取渠道,才是问题的关键。刘峰教授等则讨论了新潮实业合并新牟股份的案例,认为这是一次政府导向型合并,合并的动因主要来自政府直接或间接的干预,研究结果表明,该合并并没有明显的资源联合效应,市场反应也不明显,但政府通过放宽政策来降低其给企业带来的负担,从而促成合并。
六、实证会计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实证会计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短短10年间,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有效市场检验和盈余管理等方面初显成果,向学术界展示了一种新颖、务实的研究方法的魅力。未来的实证会计研究将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规范性研究并不会因此而衰落,相反,高质量的规范性研究将从实证会计研究中得到巨大的支持。一些国内院校已在大力推行实证会计研究。
美国会计学会前副会长、休斯顿大学C.S.AgnesCheng教授介绍了她们针对盈余和经营现金流量的信息含量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公司估价中只有非极端的经营现金流量才对盈余起信息补充作用,同理,只有非极端的盈余才对经营现金流量起信息补充作用,且在盈余是极端的而现金流量是非极端时现金流量才成为主要的业绩指标,因此她建议投资者和研究人员在评估盈余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含量时应考虑到这两个变量的极端情况。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ZhaoyangGu讨论了分析师先前关于盈余信息预测无效性的研究设计问题,主张后验盈余水平由于在预测误差和盈余水平的关系有误导而不能作为解释变量,相反可用预测的盈余和以前的实际盈余作为解释变量,另外应该考虑对坏消息的反应不足和对好消息的过度反应的选择性解释,实证研究表明极端的盈余水平和盈余变动与导致乐观主义的较高预测分布相联系。
张为国教授则从会计信息的编报与使用、审计意见的质量与作用、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综述了历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会计与财务问题的实证研究成果,总结了我国会计和财务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范围和研究队伍等方面的进步,也指出了现有实证分析的问题所在。陈晓、刘琦对我国契约、封闭型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季度公报的信息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季度公报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合中上市公司股票的交易价格与交易量的变动,但难以得出“证券投资基金能够稳定市场、吸收系统风险”的结论,相反在一定程度上,由于信息的作用和证券市场的不完善、信息的不对称,原本用来增加证券投资基金运作透明度的组合公报反而成为了引致部分股票交易波动的源头。陈信元、朱红军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管人员更换的公司表现出显著不同的经营业绩变化趋势,从总体来看,低劣的经营业绩能够对高管人员的更换产生显著的影响力,但是高管人员的更换并没有在短期内对经营业绩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只是带来显著的盈余管理。
另外的相关实证研究有:(1)对同时发行A、B股的上市公司在1997-1999年3年发放股利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B股市场对股利政策的反应存在着显著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A股市场显著地影响着B股市场,但B股市场不影响A股市场;(2)针对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逐年增加的态势,选取中国上市公司1998-2000年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发现各个年度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是不一样的,且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是不连续的;(3)以上市公司2000年度财务报告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受到监管政策很大的影响,但是注册会计师并没有揭示出上市公司这种盈余管理行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令人堪忧。
七、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研究
本次年会的一个特色是在全国著名的大型企业四川长虹集团举办现代成本管理会计运用研究的现场报告会。通过交流,会计学者直接把新的观念和方法传递给会计实务人员,体现了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林文雄教授认为,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由财会人员参与制定现代成本管理制度,提供正确、相关、及时的成本与收入等资料和信息给企业经营管理者作战略决策,以提高竞争力,实现企业长期目标。他分别介绍了平衡计分卡、价值链分析、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这四种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并指出战略成本管理制度实施成功的因素。潘飞则以许继电气为例具体说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并指出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预算、作业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决策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还有代表研究了构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原则、方法、逻辑起点以及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
在主题学术报告中,余绪缨教授提出了从“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转变,分析了管理与管理会计的人文性在管理决策和知识管理上的体现,认为智力资本管理同管理会计更有内在的“亲和力”。林万祥教授从宏观成本理论的角度,探讨影响企业业绩评价的宏观因素及其对策。他主要分析了宏观决策成本、企业社会成本、社会责任成本和社会环境责任成本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在分组讨论中,代表们也交流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国台湾管理会计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宏健把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标准成本会计加以整合,认为可以对当代的制造费用密集的制造环境提供决策上相关的信息。Wen-HsienTsai等研究了在能力扩张时混合产品的作业成本决策中数学方法的应用。Wen-JeengDing则分析了使用现有的平衡计分卡系统将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对其衡量指标体系的改进建议。还有代表提出了管理会计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的改进建议,介绍了管理会计的新领域———环境管理会计。
八、会计新领域及其他研究
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要主动去适应环境变化,才能更好地为经济服务,因而,对会计新领域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许多会计学者积极投入到了会计新领域的研究,不断有新成果产生,展现了会计的生命力。
来自美国芝加哥伊利诺大学的陈立齐教授作了关于全球性政府会计准则的主题报告。他认为政府会计及其财务报告的目的是更好地维持和经营公共资财,并解除受托责任。政府会计的核心问题有会计与预算的关系、非互惠平等交易及补助、政府特有资产及债务责任和非货币计量的绩效等,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制定的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尚未正视这些问题。他还提出了改良建议,即确认各国的多样化、评价当前的实务、为全球性统一提出有说服力的论据,并指出在当今原则比准则更重要。徐国君教授在提出三维簿记、三维会计构想的基础上,即在资产、权益两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将“行为”作为第三维基本要素纳入会计系统,针对三维会计可行性作进一步论证。有的学者全面归纳了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及其理论基础,阐明了研究和采用公允价值的现实意义,并概括了国际会计界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及其审计的最新成果。
一些代表研究了人力资源会计,有的提出了解决人力资源价值难以确认与计量这两大难题的基本构想:即细分化—定量化—价值化—货币化模型(SQVC-MODEL);有的提出了新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理论,即当期价值理论;有的指出平衡计分卡和导航仪的实践是管理控制系统的创新设计,通过揭示企业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有效地反映了智力资本的影响。部分代表则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和解释会计问题,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委托人的股权资本成本未被计量以及人的人力资本未被作为资本加以确认和计量,而资本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将对理论产生较大的冲击。还有代表研究了数字经济等对传统会计的挑战。
- 上一篇:生命周期建立风险分担策略论文
- 下一篇:供电公司职工个人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