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国际化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16 04:25:00
导语:我国会计国际化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当经济活动超越了国界之后,会计活动也必然会随之超越国界。跨国公司的崛起、地区性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国际投资,融资和国际贸易活动的日益活跃,推动着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我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发生的,中国会计国际化要体现改革促进发展、发展需要改革、改革与发展并行的原则。近十年来,我国在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方面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大进步,并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一致或协调,赢得了国际会计界的高度评价。
关键词:会计;会计国际化;国际化进程
会计国际化是指通过比较协调和处理各国之间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的差异,寻求国际经济业务双方都能使用和接受的会计模式,其存在的条件必然是经济国际化。经济越发展,会计国际化越重要,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一、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1.1986年,颁布了《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在许多方面吸收了国际会计的通行做法,为吸引外资、扩大开放奠定了基础。
2.1992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2006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1+39项)、《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审计准则》(48项),2007年,对《企业财务通则》进行修订并实施。
3.1993年,颁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1998年又进行了修订,形成《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4.1998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5.2000年,颁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
6.2001年,颁布《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
7.2002年,制定颁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开始制定《小企业会计制度》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从以上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看,我国的会计国际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基本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逐步与国际惯例相协调;
(2)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正确处理了中国特色与会计国际化的关系,不是照搬照抄,而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借鉴、吸收和创新,制定出了较高质量的会计标准。
(3)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紧跟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与国际会计相协调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正逐步形成。
二、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会计所处的环境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存;其二是工业经济与逐渐兴起的知识经济相互交融,这种特有的环境背景决定了我国会计自己的特色。
1.经济转轨时期我国会计的问题
会计是与特定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在这一经济体制转换的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许多特有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也由此引发许多特殊的会计问题。比如,我国某些领域目前仍缺乏较为规范的公开而且活跃的市场,造成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实践中运用十分困难;同时,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估计,而其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质疑,也会给企业留下相当的利润操纵空间。因此,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现阶段,我们不应过分强调公允价值的计量作用,而应在有把握的情况下逐步采用。近年来我国对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的修订就是很好的例证,减少了少数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可乘之机。
2.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的决策作用将日益重要,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公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着更为强烈的要求,而且需要及时提供更多的和新形式的会计信息。这些都要求改进会计准则。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的处理技术与方式也得到了改进。信息技术革命对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传递和使用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应用,使得会计信息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即时传递和共享成为现实。而这对于现行以手工为前提设计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甚至现行的会计基本理论都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认真考虑会计现在面临的挑战,对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与反思,做出相应的回应。
三、在会计国际化的道路上要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吸收、协调发展
1.必须以会计目标的协调为起点
在我国传统会计理论体系中,只谈任务,不谈目标。会计目标更多的强调会计业作为一项技术很强的工作应满足人们的某种要求,它与会计任务不同,不会受社会经济制度的显著影响,所以,会计目标在国际之间得以协调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商品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特征。也只有首先协调了各国的会计目标,才能合乎逻辑地协调各国的会计标准。如果会计目标都不能得以协调,会计标准的协调只能是个别的、偶然的。
2.必须既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交往,又有利于维护我国利益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首要目的是促进我国的对外经济往来,从这一意义上讲,我国传统模式中的一切不适应与国际会计惯例,从而有碍国际经济交往的方面,都应该加以修正。然而,事实上并不能如此简单,还必须考虑维护我国利益。如果简单地、一味地追求与国际标准相一致,而损害了我国的经济利益,那便得不偿失了。所以,我们的原则应该是,在总体上维护我国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改革我国会计体系中不适合国际会计惯例的方面,以更快更好的促进我国的国际经济交往。
3.必须与会计国际协调总体进程基本一致,循序渐进
中国会计国际化是国际会计协调的一部分,不同发达程度的各种类型的国家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制度,所以,不可能照搬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标准。经济发达国家的会计领域广阔,会计标准比较全面完善,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但是,毕竟不具备普遍性,况且各发达国家的会计标准,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差异,甚至是难协调的差异。因此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只能与国际会计标准协调的总体进程基本一致,循序渐进,才能使中国会计在改革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
4.必须尽可能以立法形式将国际会计标准纳入中国会计准则之中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国际协调的过程。会计国际协调的动力是经济利益,会计国际化实质上就是各国的利益协调。通过会计的国际协调这一过程,各国的会计差异逐步消除和减少,国际资本市场的效率得以提高,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国家和地区的形象,降低资金成本。哪个国家或地区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利益之争将决定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改组和机制调整,改变了世界各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力量对比,而各国也积极地投身于会计国际协调、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来,目前,英美等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充分体现了会计国际化是利益之争的本质。
虽然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否则,不但问题无法解决,并且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出现混乱或者失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经济的健康运行,由此带来的改革成本和风险将是巨大的。会计国际化是个过程,不能硬性要求各国直接采用现成的国际会计准则,而是充分尊重各国环境,研究各国存在的特殊问题,不断调整、改进、完善国际准则,使之适合各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会计环境与国际会计准则针对的发达市场经济背景显然是存在差异的,因而我国的会计标准与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不一致之处,这种情况是受我国的现实环境所限,也是必然存在的。我们应向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积极反映我们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对会计国际化的态度是: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立足于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下,我们应积极地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除非相关的国际会计惯例与我国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或明显不切合我国实际。当前,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国外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必须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建设和国际会计协调的步伐,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协调的重点问题,紧跟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与我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际会计资源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推进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
5.积极借鉴国际会计惯例,积极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近十年来,我国在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方面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在较短的时间里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一致或协调,赢得了国际会计界的高度评价。加入WTO后,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经济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将更为突出,加快会计国际化的步伐显得日益紧迫;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也必须进一步加快。
- 上一篇:科技旅游功能的特性研讨论文
- 下一篇:会计人员素养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