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会计信息成因及对策论文
时间:2022-08-26 08:56:00
导语:虚假会计信息成因及对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会计信息是会计主体向市场提供的一种特殊产品,如果其质量不合格,则称之为虚假会计信息、所谓质量不合格,通常包含两个含义:一是质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如果有这种标准的话);二:是不符合约定的标准(这种约定可以是单方的也可以是双方的或是公认的)。换言之.如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符合会计标准的规定,不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运营结果和财务状况,有可能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则称会计主体提供的是虚假的会计信息。虚假计信息的危害就是误导使用者,由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非常广泛,其中包括政府决策部门和广大的投资者,因此,会导致决策的失误和整个市场运作机制的失灵。所以,探讨产生会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寻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制止虚假会计信息的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虚假会计信息的根源:市场主体扭曲
1、会计信息供应者。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会计主体,由于企业的会计信息比较复杂,虚假的会计信息也是主要来自企业,因此,本文以企业为例,展开对会计信息供应者的分析。企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组织,理性的企业,其目标是实现企业自身其价值的最大化。为达到这一目标,它必须获得必要的资源——资金、智力和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销售渠道、信息以及其它资源,利用所获得的资源、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或其他服务,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为了获得这些必要的资源.企业也必须向外界(资源供应者〕提供必要的信产、以证明自己能够给资源供应并以相应的回报。这些必要的信息中,最精确的就是去计信息。因此.企业本质上有夸大自身优点的动机。但是,如果企业让资源供应者发现企业所提供的信息不真实,则理性的资源供应者将停平与该企业的合作关系。所以,理性的企业本质上也有不敢提供虚假信息的内在属性。企业的选择取决于:提供虚假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与失去资源供应者的信任而遭受的损失之间的比较,而且这种比较是从长远的期间来考虑的。可见,如果企业是理性的,则虚假信息产生的根源就不能从企业本身去寻找。但是,我国的企业却并非理性的,特别中国有企业,离理性之要求遥远。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之所以成为非理性的企业,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所有者空置或产权不明,经营才市场没有形成,缺乏公平竞争环境等等。
2.会计信息需求者。最重要的资源供应者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他们提供资金这一至关重要的资源,所以他们对资金需求者的行为能够产生强大的制约力。理性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发现资金需求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之后,会降低其信用等级,甚至会继绝资金供应,提前收回投资或者债权,由于其行为是非理性的,所以,不一定能够如上所述地对虚假会计信息提供者产生制约。投资者的分布是广泛的。他们既可能是企业、投资机构,也可能是公民个人,或者虾合肥市国际金融组织。个人投资者毫无疑义是理性的,如果发现受到某会计主体提供的虚假会计信息的欺谝,个人投资者不会再向该会计主体投资。但是个人投资者的信息获得能力较差,单一的个人投资者影响力很小,又往往不能形成合力,所以,对会计主体的影响力有限。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是比较强的。但是,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也存在非理性的行为,必然导致对被投资对象的会计不够重视,即使发现被投资对象的虚假会计信息,也由于为了获取短期利益或个人利益而没有采取必要的行动,从而助长了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
债权人主要是银行及其它金融,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滞后,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作为债权人对会计主体的制约力仍然是不到位的。一个企业也可以成为其他企业的债权人,但正如前面所述,它本身也没有理性化,所以也个能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会计主体产生足够的制约力。
3.中介机构。由于会计信息是会计主体内部的会计人员采集、整理和编制后提供给使用者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很难了解会计信息的质量,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性。为此,中外机构便应运而生,中介机构加会计帅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证券商、资情评估事务所等,承担着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评估签证的职能,从而可以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进行事前控制,以避免虚假会计信息给便用者造成损失。本来这是一个制止虚假会计信息泛滥成灾的良好机制,但是,由于我国的中介机构的不合格(即不是独立的行使其职能,公正地对会计主体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鉴定,发表鉴定意见,同时对鉴定意见负完全责任,而是隶属与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仅仅负有限责任甚至不负责任),中介结构执业人员素质低、职业道德差、业内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等原因,使得这一机制在我国没有能够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4.监管者(政府)。一个市场,如果没有监管机制,将会陷于无序混乱,最终崩溃。会计信息市场也是如此。中国政府制定了许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法规正逐步完善。但是政府的监管力量十分有限,试想,单单依靠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管
二、对策
1.供给导向:从供应者入手。目前采取这一对策的典型范例是许多地方所实施的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不合格的会计主体有提供虚假信息的冲动,但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毕竟是由会计人员编制的,因此,如果让会计人员的利益与会计主体分离,会计人员就没有必要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然而,这一种方法的普遍适用性是令人怀疑的。理由很简单,毕竟企业是个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如果不能任命自己的会计人员,还是独立法人吗?于经营有利吗?显然是不利的。更何况,会计委派制显然不适合于非国有企业。会计委派制的局限性在于它仅仅从会计信息的直接表面责任人员入手,而忘记了会计信息的真正责任人是谁。实际上,如果企业的最高管理当局不能容忍虚假会计信息的话,会计人员一般没有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的(例如情况是,会计人员与出纳人员联手贪污公款)动机。所以,一个企业是否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关键在于最高管理人员,也就是说,用于欺骗外界的虚假会计信息往往是最高管理人员授意会计人员编制的。那么,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呢。动机通常于利益有关,所以,最高管理人员的利益是利么便成为至关重要的
问题。代们可以把利益分为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处理通常是有利于他们的短期利益,但虚假的东西终归是要暴露出来的,所以,编制虚假会计信息是不利于他们的长期利益的。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一种机制,使得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注重长期利益而不是注重短期利益,那么,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机就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抑制。要建造这样一种机制是不容易的,但是,下面的一些措施有利于这样一种机制的形成:一是经理人员的职业化、取消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官本位制度(行政级别),政府人事部门不再插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任命,管理人员应该由国有企业的股东会在经营者人才市场上选聘。这样一来,管理人员把经营管理自己的职业,如果为了短期利益而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公众.欺骗投资者或者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则一日暴露,其职业声誉将受到严惩破坏、不利于其长远利益,因此,理性的管理人唢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会大大下降。二是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持有企业的一些股份,让管理人员的利益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也就是投资者的利益)趋向一致,以鼓励管理人员更注重长远利益。
2.需求导向:从使用者入手。理性的会利信息使用者对虚假会利信息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因此,如何使会计信息使用者理性化,是至关重要的。对会计信息供应者比较重要的使用者主要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税务当局、大投资者。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大投资机构的理性化问题,其实最根本的问题电是管理层的问题、经理人员职业化同样的必要的尝试。为什么不能从事个世界范围内的经理人员择优选取我国国有大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和大投资机构的高层经理人员呢?至于税务当局的理性化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给征税官确定合迁的税收目标,这一点对于鼓励征税官员对虚假会计信息作出必要瓜以便完成征税任务至关重要。
3.中介导向:从中介者入手。从需求方入手实际上是一种事后惩罚机制,不能预防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从供应者入手虽然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建立这样一种机制涉及面大、难度较大.非短期可以达到。所以,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依赖中介机构来鉴定会计信息的质量,我国也于八十年代开始建立这种机制,但是,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那样,我国的中介机构也不合格,所以这一机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要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使其成为合格的会计信息质量鉴定者,必须了解其之所以不规范的原因。原因之一是不负无限责任.从而风险意识差,导致签证行为的不规范,原因之二是行业管理官本位化,没有真正的行业自律管理,导致行业内无序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事实主要使中介机构合格化,并非太难。一是要坚决地让执业者负无限责任.加大其风险,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在进行的脱钩改制工作正是朝这一目标迈进的第一步,但是,目前的注册会计师法还允许有限责任事务所的存在,这就使得最终目标难以实现,所以,必须修改相关法律。二是要把行业协会办成真正的民间性质的协会,消除官方习性,使协会真正为本行业大多数及业人员的意志.把不规范的执业的人清除出该行业之外,以保证本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4.政府的作用。工如前面所述、政府没有能力对会计信息的编制者进行直接的监督。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进行直接监控的成本很高,所以,应该让市会场完成大部分的工作。政府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市场不能发挥的作用:第一,制定有关法规的框架,并随时不断地加以完善。第二,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目前由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处于不同的竞争环境中,从而很难对企业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所以就很难建立真正的职业经理市场,这样一来,企业经理人员利益长期化的目标就很难现实,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的作用是明显的,例如,取消各种名目繁多的优惠政府、统一会计制度、简化税收制度并公平税收等等。
- 上一篇:会计核算遵循规范论文
- 下一篇: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