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对策
时间:2022-07-13 09:03:21
导语:经济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从粗放型过渡到集约型,生态环境社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下生态种植是在自然森林生态环境和林地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旅游业等多种模式的新型优化的复合生产产业模式,可以快速实现农民增收的产业,也是目前各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好林下经济,确保健康可持续、和谐共生平衡发展,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林下生态种植的重要性及如何发展林下经济提出几点对策研究。
关键词:林下经济;生态;发展对策
2005年,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明确了以森林为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迅速、多样,取得一定的成果。在“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始终坚持把林业建设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重大措施的方向,大力发展山区特色森林区,保护天然森林资源,综合森林资源管理。然而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林下经济的特殊性及云南省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特殊性,也让云南省林下经济面临与生态区域发展相协调的问题。
1云南省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
1.1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云南省由于自然、历史、文化等原因总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且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较全国平均经济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云南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大潮流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国务院明确要把云南建成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致力提供生态产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成为全国主体功能区中的限制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意味着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生的改善不宜采用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方法,要从长远角度出发,注重生态及资源的可再生,在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问题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是其最好的起始点和切入点,充分利用云南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抓住机遇,加大生态财政投资,扶持“绿色企业”,开通“绿色通道”,鼓励生态型企业、项目的落地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1.2改善贫困山区等地经济社会发展
云南省的山区面积庞大,占全省面积的94%,山区、贫困、边疆、多民族是云南省的主要特点,其中全省超过2/3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多数人口生活才刚刚脱贫,其中含有不少林业种植户和国有森工企业职工。然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潜力在山,希望在林。而发展模式多样性、简单易操作、技术要求不高、门槛低可吸纳更多就业者,又投资少,投资回报率高等优势,成为农村发展特色经济的独特优势。同时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帮助山区贫困农民就业、创业,大大拓宽了大学生不离乡就业、农民不砍树致富的道路,进一步减轻了大城市的就业压力,在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将云南丰富的森林资源、辽阔的森林土地、优越的水热条件、丰富的物种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林下经济的发展相结合,相辅相成,实现共赢,最终成为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选择和突破口!
1.3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
林下经济的发展,林业生态的建设,势必推动林权制度的改革,将森林生态环境及林地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将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森林参观旅游等相结合,将单一的林业多元化、综合开发,坚持“三权分置”“谁承包谁受益”,既可以延长拓宽林业产业链的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又可以实现短期投资,快速获利,生态养林,长期发展的良性循环[1]。不断巩固云南省“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制度改革,实现从林改到集体山林确权到农户的转变,带动农民致富之路。
1.4满足城乡居民高层次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消费水平日益增长,消费观念改变,消费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都体现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拥有更高层次的渴望。人们对于改善膳食、营养保健的需求因林下森林食品的大力发展而得到满足,同时森林旅游休憩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发挥重要的作用,也能满足人们工作之余让身心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放松娱乐需求[2]。
1.5有助于改变大资源小产业的格局
目前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与发达先进地区差距明显,处于“大资源,小产业”局面,林下经济产值仅占全国9%,尽管云南省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均居全国第2位。目前林下经济产业面临规模小,品牌不突出、杂乱,体系乱,档次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加之规划布局不合理,资金不到位,基础设施设备不足,新观念无法及时接轨,深加工工艺滞后,所以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竞争优势。科学发展林下经济有助于改变目前云南“大资源,小产业”与的格局,有助于通过长期、合理妥善的方式解决生态和林下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实现建设美丽云南,美丽乡村的目标[3]。
2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2.1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林下种植的最终目标是为实现林区经济附加值的增加,关注市场需求及市场变化,同时根据目前云南省的林地、土壤、环境资源、自然条件及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实际情况,在保证生态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跟高原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林业工程建设、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相结合,尽快完善林下特色产品产业的发展,制定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规划及目标,抓重点,突出独有特色,引导林下经济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林下空间最优利用。各地明确各自适宜的林下经济作物产品及经济产业优势,确保作物种植管理、经营等能够满足种植需要,避免出现大面积但管理不当、经营困难等问题,同时在扩种时结合当地林下资源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推进各地林下经济产业的实施,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发展。
2.2加快建设示范基地
快速推进培育一批“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的强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通过租赁、承包、转让、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带动更多企业、农户参与建设示范基地,结合当地资源、气候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推动示范基地带动周边中小企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信息共享、设备设施共建共享、统一教学、科学培育的基地大本营,做科学、健康、标准、强大富有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项目。另有针对性的对于自然资源优势、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大、工作基础良好的地区重点扶持、帮助,进行科学指导、经验培训、基地建设、管理培育、服务力提升等多方面提升,打好发展林下经济的基础。有计划、有规划的培育县级、市级、省级等不同等级的示范基地,做成“百强基地”。
2.3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扶持企业大户,鼓励部分能力较强的林下经济企业做大做强,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成为产销一条龙体系化的典型强企业。同时结合当地整体规划、因地制宜、资源整合、注重特色的要求,加大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品牌推广战略,带动林下经济产业链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云南林下品牌,形成一定影响力,提高销售业绩,实现百亿企业、百亿品牌的目标,可以重点培育昭通天麻、文山三七、南华野生菌以及云南石斛、云南草果、滇重楼等已有明显优势的品牌,在注重产品使用及食品安全的同时,注重绿色食品、天然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和森林认证,不断对林下经济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检测体系进行完善和深入研究。
2.4加快林下经济庄园建设建设省级林下经济特色精品庄园,由庄园建设
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直接在林地内修建生产设备设施,使用不超过林地经营面积的5%用于建设管护设施。发展庄园旅游、采摘、就餐、住宿、特色产品、特色娱乐为一体的经营多元化、农业资源聚集化、品牌高端化的经济庄园,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发展庄园康养,注重生态环境平衡,成为有规模、有组织、有主体、有基地的大型特色庄园,在实现循环农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村资源、林下经济的同步发展。
2.5强化科技支撑
林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需要全面、全方位的投入科技研究,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通过科技的扶持和投入,加强林下经济的科技支撑力。科学地进行林下经济发展的植物种植选种、培育,评价与筛选,病虫害防治,种植修剪,基地建设等,同时加大主要产品的科技研究,优劣品种筛选,深加工科研技术,通过科研程度的加大,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体系,加强技术的推广应用,构建林下种植、高效管理、品牌效力、市场推广产业链标准化体系,联动政府、科研、企业、高校等人才科技,共同协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科技支撑,从而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5]。
2.6提高产业化程度
坚持与时俱进的产业模式,及时调整产业运营方向,延伸产业链条,拓宽产业空间,企业带动,政府扶持,内引外联,发展一批影响力强、综合水平高、技术支撑强大及管理标准化的国内外企业、项目进驻,带动林下经济的规模化经营水平[6]。建立健全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枢纽,包含采集、储藏、冷链、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后而通过网络媒体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网络线上直销,形成线上林下经济市场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集中打造一批林下经济百亿产品和十亿企业。
2.7加强林地资源管理
发展林下经济的关键是林地资源,而林地生态又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夯实林业生态基础,合理规划林业用地面积,地块产业种植需小于0.2公顷;注重林业种植形式,合理把控林粮间种、林药间种,适当进行休地或种植模式转变;加大林业资源管理及执法力度,禁止乱砍滥伐现象,禁止私自改变土地性质,禁止随意发展林下种植业[7]。针对农林保护加强防范,开展森林资源评估,针对林地资源管理、林地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林木所有权进行管理,避免水土流失、林下生态破坏、植被过度消耗,另外在进行集中大规模片区化的基地建设前,必须开展影响环境或生物多样性相关测评,成立林区监察小队,实现养林护林长期发展理念。
2.8扩大金融贷款力度,创新林下经济金融产品
扩大金融贷款力度,可以更好地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规范确权办证,抵押登记、备案手续、费用收取等标准,建立有资质的贷款机构、评估机构,引进、培训相关专业人员,做到担保物抵押登记、证件核发、手续办理等顺畅无误,扩大林业贷款额度,贷款抵押范围,林业补贴贷款以及农户小额贷款等,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林下经济贷款业务的林权抵押规模小、信用低等相关问题,增加大型商业银行对林下经济的贷款业务。
2.9合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合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对发展林下经济的企业、农户、林下土地进行税收减免,解决其资金困难等问题,充分研究林下经济各环节费用成本明细,将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发挥最大作用。
3结语
云南省发展林下经济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通过打破传统的林业经营模式、探索林下种植多元发展模式,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改善民生问题的同时,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林业的立体化发展,提高林业土地利用率及生产力。林下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另一载体,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带来颇丰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丁龙刚.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协调发展途径[J].乡村科技,2020(10):64-65.
[2]冯洁.推动福建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金融经济,2012(20):22-24.
[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J].云南林业,2014,35(05):51-54.
[4]王晶,王舒婷.关于金融支持昆明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13,26(05):15-19.
[5]张海文.辽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策略改进[J].林业勘查设计,2021,50(01):84-86.
[6]朱汝霞,骆华松,吴俊强.基于区位商视角下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4):8377-8380+8382.
[7]赵颖.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0,(48):195.
作者:卢娜 黎思琦 乔进超 何霞红 施蕊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上一篇: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践分析
- 下一篇:外资企业发展困难与挑战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