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经济与农民经济法制教育探讨

时间:2022-12-19 03:11:30

导语:热点经济与农民经济法制教育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热点经济与农民经济法制教育探讨

摘要:在农村地区,农民的法制意识比较薄弱,对经济法制的内容基本上不了解,也没有具体的意识,同时我国农民经济法制教育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长期发展下去不仅影响到我国新农村建设,还影响到农村的和谐、稳定,尤其是在当前热点经济环境下,对农民经济法制教育至关重要,所以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经济法制教育内容,从而更好的巩固我国依法治国的地位。本文主要概述热点经济,分析农民经济法制教育的意义以及当下农民经济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农民经济法制教育提出具体的措施,即完善农民经济法制教育内容,以经济发展推动农民经济法制教育,创新农村经济法制教育形式。

关键词:热点经济;农民;经济法制;教育

经过多年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会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在热点经济背景下,各种经济法律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加上我国农民整体的法律素养较低,不仅影响到我国法制建设,还影响到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当下必须要对农民进行有效的经济法制教育,这样才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热点经济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成为当下首要问题。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行业发展不均衡,经济出现“二元化”现象,部分领域经济发展迅猛,部分领域经济则发展缓慢等问题。改革开放提出了首先要注重效率,然后由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贫富差距更大。另外,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不规范现象,从而引发出各种如资源消耗过大、就业难、大气污染严重和生态受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导致各种经济犯罪事件不断增加,进而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热点经济背景下,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和品质特别重要,尤其是经济法制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农民经济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1、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是我国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提高农民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法制教育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协调农村地区的各种社会关系,还有利于推动农业地区的发展[1]。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农民法制教育,帮助农民学习到更多的法律知识,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法律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农民的责任意识,也才能进一步保障社会的稳定,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健康发展。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全面改善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在热点经济背景下,三农问题仍是当下重点要解决好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力保障小康社会的建设[2]。所以,必须要加快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加大经济法制教育力度,培养农民知法、懂法、用法,确保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加大经济法制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更是为了告知农民法律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大经济法制教育力度,是为了培养出新时期的新农民,也是为了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经济发展环境,确保农村地区的经济有效实现全面发展。3、高素质农民培养的基本措施。虽然我国农村地区在不断加大法制教育工作,农民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农民对经济法律了解甚少,尤其是在热点经济背景下,要想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必须要加大农民经济法制教育。由于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低,对法律知识了解甚少,不会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特别是关于经济方面的问题,这样不仅影响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还会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加强经济法制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还能培养出新时期的新一代农民,推动我国农村法制现代化[3]。4、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需求。在农村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且法律意识比较薄弱。为农民开展经济法制教育工作,不仅是为了让农民学习到更多的法律知识,更是帮助农民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学会利用相关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在不断增强,尤其是在热点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的热点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土地制度革新和新型经济发展方向等方面。对农民开展经济法制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农民学会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更是为了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从而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

三、基于热点经济背景下农民经济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经济法制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始终在不断完善这方面的法律问题。但在热点经济背景下,现有的法律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各种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从而影响到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中。在我国的经济法律中,没有考虑到农民的特殊性,部分经济法律对于农民不完全适用。农民不仅比较特殊,且所从事的生产工作也比较特殊,而法律内容不仅没有针对性,且具有较强的理论性[4]。那么对于农民经济法制教育来说,不仅没有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还脱离了农民的实际生活和生产,最终导致农民的经济法律意识比较薄弱。2、经济法制教育机制不健全。当前农民经济法律教育机制还不健全,导致农民的经济法律意识比较低,在遇到经济性问题时,不会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仅影响到小康社会的建设,还会影响到农村地区的和谐和安定。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比较简单,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比较单一,且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农民很少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农民经济法制教育的普法人员素质比较低且人员少,也没有专门的机构来保障农民经济法制教育工作,无法展开有效的教育工作[5]。3、经济法制教育投入和效果不理想。截止到目前,我国法制教育已经经历了30年的实践,但是农民法制教育效果不理想,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没有把法制教育内容全面落实到实处,也没有把经济法制教育内容建立在热点经济基础上,经济法制教育内容和形式落后,导致农民对经济法律的学习兴趣较低,从而间接影响到我国依法治国[6]。所以,必须要根据当下经济环境和农民的具体需求,有效开展经济法制教育,帮助农民学会利用法律手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经济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由于目前正处于热点经济环境下,财政经济困难,对农民经济法制教育投入经费较少,很多农村地区没有有效开展法律教育工作,也没有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导致经济法制教育效果低下。另外,还存在占用和非法挪用经济法制教育经费等问题,导致教育工作成为应付工作。对农民的经济法制教育只是把相关文件发放给农民,没有进行实质的讲解,脱离了农民的现实生活,最终导致农民对经济法律知识了解甚少。4、经济法制教育的对策特殊。目前在农村地区,有三种类型的农民:一种是专门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民;一种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还有一个种是已经脱离了土地,选择入城打工的农民。另外,在农村地区存在居住比较分散、交通不便等各种问题,导致经济法制教育工作很难有效的开展[7]。在开展经济法制教育工作时,农村地区存在人员组织困难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群体的特殊性,他们对法制教育认识不足且没有足够时间来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所以他们无法真正意义上接受到经济法制教育。

四、农民经济法制教育的措施

1、完善农民经济法制教育内容。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指导,农民经济法制教育也不例外,理论必须要有指导性和方向性,才能最大化发挥出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为了更好地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颁布了各种相关法律,但在热点经济环境下,大部分的经济法律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对相关经济法律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坚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相关理论,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法制化建设,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8]。首先,经济法制教育理论应该围绕农民最关注的问题,怎样才能有效提高收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且教育内容要贴近农民的日常生活。由于经济法制理论性比较强,且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效理解经济法制内容,所以在进行经济法制教育时,教育内容要具有针对性,选择一些与农民日常生活相贴近的法律法规知识。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最大化发挥出经济法制教育的效果。2、以经济发展推动农民经济法制教育。当前,导致农民经济法律素质低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农村经济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大部分的经济法制内容与农民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所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法律素养,必须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热点经济背景下,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法制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导致农民的经济法律素质低,经济法律知识基础差。对于一些山区的农民来说,当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温饱问题,而不是学习经济法制内容[9]。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没有经济法制教育相关经费,导致农民无法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经济法律知识。另外,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当涉及到经济法律纠纷时,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费用,致使农民望而却步。经济是我国长期发展的动力,也是其他方面建设的基础,所以当下必须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农民经济法制教育提供物质基础,让农民感受到学习经济法律的重要性。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实现法制、民主的物质基础,更能有效解放农民的思想观念,是农民学法、用法、懂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热点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农村经济中表现比较突出,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民收入差距增大,直接导致农民法律意识薄弱,对经济法律知识了解甚少。所以,必须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化,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法律意识,实现自学学习和运用法律的目的。3、创新农村经济法制教育形式。由于农民群体比较特殊,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存在组织困难和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所以必须要开展丰富多样的经济法制教育方式。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采取通俗易懂的教育方式,如可以定期举办大型的经济法律公益讲座,实现对农民的集中教育,促使经济法律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便于农民学习[10]。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也可通过互联网的优势,对农民开展经济法制教育,以视频或者是微电影的方式,方便农民学习到更多的经济法律内容。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有效节约教育成本,还能实现高效、灵活的教育目的。

五、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且农民数量较多,农民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整体素质。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对法律的认识和意识程度较低,特别是对经济法律方面的内容,在遇到经济问题时仍不会使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改革开放后,热点经济问题更加突出,农村地区的经济在不断发展,对农民开展有效的经济法制教育特别重要,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推动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欢: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法制教育问题及对策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6).

[2]刘清:基层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的实践及其思考[J].法制博览,2019(6).

[3]王中伟:乡村治理体系下我国农民法治意识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多维路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6).

[4]王莹滢: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研究[J].现代交际,2019(1).

[5]刘娟:浅析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经济权益法律保障问题[J].法制博览,2017(6).

[6]孙倩: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经济权益法律保障问题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6).

[7]洪戎、康宁、宋贞:地区循环农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法律问题探讨[J].农业经济,2018(8).

[8]徐晓放、夏春德: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教育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2).

[9]岳红举:法律经济学视角下的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33(5).

[10]牛素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7(12).

作者:夏松 单位:江苏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