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县精准扶贫工作分析
时间:2022-10-09 04:46:52
导语:皋兰县精准扶贫工作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全国上下开展精准扶贫的大形势下,通过广泛走访调研,运用数据分析皋兰县精准扶贫工作现状,以平岘村为例,针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精准扶贫;小康村;问题;对策
1皋兰县忠和镇平岘村精准扶贫工作现状
皋兰县作为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片区的一个贫困县,现辖6镇57个行政村,总人口14.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户11.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8.3%。全县2014年度核定脱贫2064户8192人,未脱贫4308户14006人;2015年度核定脱贫3684户12115人,未脱贫655户2075人;2016年度核定脱贫133户441人,未脱贫522户163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5%。忠和镇是其中的一个镇,位于兰州北大门,辖8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平岘村是其中的一个行政村,距离兰州市区20km,有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35户、1967人,有耕地面积383.93hm2,其中水地241.87hm2、旱地142.07hm2,人均0.2hm2。包含商业网点4个,达标卫生室1所,小学1所,村文化活动室1所,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个,文化广场4个,通电率100%,“户户通”入户率100%。2015年新农合参合率98.9%,新农保参保率95.8%。2014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73户244人,贫困面为12.4%,分别由县委副书记联系3户12人,县林业局、地震局33人联系帮扶64户210人,镇政府干部6人联系帮扶6户22人。2014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556元,2015年达到7406元,同比增长12.97%。通过“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的办法,2014年已脱贫65户274人,2015年已脱贫64户225人。2016年预脱贫6户12人,未脱贫12户(新纳入1户,2人),41人。
2皋兰县忠和镇平岘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甘肃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省纪委、县镇联扶单位及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平岘村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和扶贫攻坚的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2.1思想认识落后。通过入户走访,了解民情民意,发现部分农户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落后,存在群众原先的等、靠、要思想,自我发展意识欠缺。科技意识不强,对发展电商、现代新型产业等的积极性不高,自我发展的信心和意识还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脱贫难度较大。2.2产业结构单一。限于全村耕地面积不大及沟壑交错的地理现状,做强做大大棚蔬菜等产业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很少有农民利用土地流转这个农村优厚的政策环境进行创业致富;高原夏菜种植为主要发展产业,但是没有形成特色品牌,农产品也是自产自销的模式;农业基础较薄弱,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不足、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难度较大。2.3劳动能力不足。从劳动能力现状看,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中老年人在家种地,大多数种地的农民年龄在40~5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缺乏专业的劳动者。贫困户中收入差距较大,虽然部分贫困户已达到脱贫指标,但是收入接近国家脱贫标准2800元,收入低,生产生活质量差,距离达到小康生活还有很大差距。2.4设施不够完善。虽然近几年在各部门的支持下,水、电、路等设施得以解决,村民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灾难避险多功能一体的文化体育广场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平岘村地域面积大,自然环境差,农户居住较分散,全方位设施发展仍然不够,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文化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部分硬件设施已不能满足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2.5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平岘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不是很好,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善,村民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的愿望十分急迫,但是生活和生产条件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重成本高,资金的投入不够,缺口大。项目扶贫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建设标准很难达到规范要求,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贫效益的发挥。
3对皋兰县忠和镇平岘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皋兰县认真研究对接甘肃省“1+17”和兰州市“1+21”各项配套政策,按照“六个精准”要求,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全面核查核实贫困人口为基础,以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为目标,以推进全面小康建设为重点,深度融合精准扶贫工作,在靠实工作责任、加强基础建设、关注民生服务、发展富民产业、强化管理教育、完善机制体制等方面持续发力,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全力打好皋兰县精准扶贫攻坚战。平岘村紧紧围绕精准扶贫要求,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素质为手段,充分挖掘平岘村经济发展潜力,调动村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大力提升贫困户的创业致富能力,持续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公益事业,加快建成小康村步伐。3.1因户施策帮扶。精准扶贫是改善民生的重头戏。只有针对每户致贫原因、致富诉求制定相应的“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切实解决贫困户致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把精准扶贫做到位,才能加快全面建成小康村的步伐。以忠和镇为主体,平岘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和联扶单位配合,通过面谈所帮扶的贫困户、座谈村上“三委”班子、请教县镇部门领导等方式,掌握每户家庭人口、生产生活、致贫原因及群众诉求等信息,准确掌握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积极邀请相关帮扶单位想办法、谋思路,结合全村实际情况和贫困户致贫原因,制定详细计划,建立工作台账,共商帮扶计划,因村因户施策,确保精准扶贫的各项措施精确到户。3.2富民产业帮扶。产业兴则农民富,农民富则经济活。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坚决杜绝和防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真正让产业成为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让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依托平岘村产业优势,实施产业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扶贫开发的“造血”功能。同时要抓好精准扶贫项,凸显平岘村产业扶贫到户连带发展作用。要利用好政府的引导之手、市场的拉动之手和群众的勤劳之手。培育特色产业,紧扣农业发展指标体系,大力发展高原夏菜、旱砂西甜瓜等特色产业,发展桃树、早酥梨、红富士、核桃等优质林果,成立以养殖为主的专业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发展电商平台,打造“平岘生态土鸡”品牌。强力推进皋兰县“一镇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全力推广新模式“互联网+农业”,不断拓展平岘村农业功能,拓宽平岘村贫困户的增收渠道。3.3技能培训帮扶。造成平岘村贫困人口的原因有4个,分别是家庭条件差、种地农民年龄大、教育水平低下以及缺乏专业技能。坚持以“入户帮增收,进村抓产业”为目标,积极邀请省市县农业、电子商务专家,举办西甜瓜改良、高原夏菜种植、优良畜禽养殖、电子商务等培训班,对群众进行相应培训,进一步解决群众农业生产知识欠缺的困难。另外,通过积极协调,组织贫困户进行树木养护务工;协调发动村民栽植、浇灌树木务工增加收入,增加就业。坚持以种植高原夏菜、旱砂西瓜、玉米和养殖等生产经营性收入为主,打工和政策性收入为辅的增收思路。确定主导产业、坚持“一户一策”,制定发展计划,帮助平岘村贫困户中的年轻人在家创业致富,努力变依赖“输血”为自身“造血”,真正解决外出“打工难”的问题。3.4基础设施帮扶。为了不让贫困户在小康建设进程中掉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完善配套设施、改善生产条件”的思路,2016年皋兰县财政共投入2.03亿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6.5亿元,全部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农业发展的基础。平岘村应依据村庄现状,争取项目支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的硬化、美化和亮化建设,例如:红砖铺设户外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实施高效农田节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新建排洪设施、改造维修渠道和险段涵洞及隧洞。实现村庄主干道水泥硬化、机耕道砂化基本全覆盖,支渠斗渠毛渠衬砌全覆盖,太阳能路灯全覆盖,安全饮水主管道全覆盖“四个全覆盖”。从而进一步调动村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3.5金融支持帮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项目和资金整合力度,为全面小康村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快全面小康村建设步伐。通过自愿申请、入户摸底、镇村审核的方式,争取资金为贷款对象提供金融支持,有效缓解村民发展资金压力,积极争取后续资金,进一步优化贷款方案,使群众收益最大化,切实发挥金融支持功效。一是要根据平岘村当地农业特点,按照“自愿入股、按股分红、收益托底”的思路,依托帮扶平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注入资金50万元成立平岘联众养殖公司。积极探索推行村集体带动和贫困户入股的模式运营发展,村民入股参与分红。二是要将资金用于帮助农民脱贫的专业合作社,成立以种植、养殖为主的专业合作社,投入精准扶贫资金,鼓励贫困户打工致富。三是要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包村干部以入户调查、召开会议等方式宣传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政策措施、对象用途、方法步骤及具体要求,全面掌握了解贫困户发展产业意愿,对具备致富创业潜质、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还款能力和守信用的贫困户,列出需求清单,帮助贫困户制定产业发展计划,落实“5万元以内、3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的信用贷款。
作者:杨月琴 刘朝霞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 上一篇:种草养兔助推精准扶贫探讨
- 下一篇:农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审视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