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09 10:21:04

导语: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摘要:“文创+”扶贫开发模式为创新开展精准扶贫实践工作提供了新视角。本文以福建省屏南县“文创+”扶贫实践活动为例,分析文创产业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密切关系,探索创新文创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有效对策,以开辟出一条既有益于环保,又能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径。

关键词:“文创+”;精准扶贫;文创产业;实施对策

屏南县是福建省宁德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屏南县全域生态旅游、规模产业、交通事业等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扶贫开发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导致县域经济基础薄弱、优秀人才先天不足、引进人才机制滞后、文创龙头企业缺少、未形成规模化的文化产业链,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产业创新和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扶贫开发任务仍然艰巨。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新要求下,深入探索“文创+”扶贫实践活动,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探索扶贫工作新思路,优化实施精准扶贫,将对县域扶贫开发和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文创产业与扶贫开发

文创产业即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其是坚持以文化创意为灵魂,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知识产权开发和产业化运营为主的知识型、智慧型的新兴产业。特别是紧扣地方文化资源、突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广播影视、戏曲艺术、美术工艺、视觉传媒、环境艺术等,都是文创产业的创意表现形式。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实现文化扶贫,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扶贫工作重点已发生变化,信息服务、文化教育、技术培训、特色资源开发等因素逐渐成为新时期深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必须重视的重要方面。为此,必须积极创新文化扶贫开发模式,切实做好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文创基地建设、文化技术人才教育与培训、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建设、公益文化场馆建设、特色旅游文化开发、文创扶贫交流与合作等多样化的开发研究工作。

二、创新文创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对策

(一)发掘特色文化资源,激发文创扶贫动力

屏南县人文底蕴深厚,地方文化资源和遗产丰富多样、极具特色,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统戏曲)、中国民间武术文化之乡、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中国红粬黄酒文化之乡、全国民间药膳示范县等众多美誉。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这些蕴积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充分展现了屏南县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风貌和特色。因此,创新实施“文创+”扶贫开发模式,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以为文创产业发展、文创扶贫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首先,巧掘特色资源,增强原创能力。推进实施“文创+扶贫”开发模式,既要与屏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与基层文化文明进步情况相协调,又要善于从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整合开发、创新设计文创产业新模式,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其次,坚持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原则。目前,屏南县文创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创产业虽然具备一定的数量,但多数产业规模偏小,未形成规模化产业群,且针对地方文化资源方面的前期投资风险高、效益回收慢,因此,必须从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文创产业做大做强,从而促进规模化发展。最后,注重品牌培育建设。在推进“文创+扶贫”开发模式进程中,屏南县应因地制宜地探寻自己的文化特色,打造品牌优势,注重利用特色品牌来凝聚、整合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从而带动文创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创+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使人民群众在创收的同时,清楚认识文创名牌产品中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

(二)优化文创发展模式,多元开发精准扶贫

优化实施“文创+”扶贫开发模式,应坚持多元融合的发展视角,探索“文创+旅游”“文创+乡村公益”等多种扶贫开发模式,持续拓展文创与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

1.“文创+旅游”

屏南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更需借助地方特色生态文化优势,为自然景观旅游注入更多文化内涵,营造优质的人文旅游环境,打造高附加值的文化旅游精品。例如,屏南县积极把全域旅游的规划发展与传统古村落保护相结合,形成融合互动、共生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强旅游业与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相结合,打造畲歌演艺旅游精品,开展白水洋水文化和廊桥文化等独具风情的演出活动。这些全域化“文创+旅游”模式的开发和实践,不仅卓有成效地探索出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乡土文化特色旅游模式,极大提升了旅游品位,促进了一批乡村文化旅游线路的建设,而且带动了文创产业的发展,为屏南县农家乐、旅行社等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使更多从事旅游服务业的普通百姓享受到“文创+旅游”产业发展的福利。此外,屏南县还可以拓展优化“文创+旅游”与互联网、动漫、摄影、影视、体育、绘画文艺等领域的多元融合,努力构筑地方特色文创新园地,将其打造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寻根地,以及福建著名、全国知名的文创研究基地、文创艺术成果的孵化地。

2.“文创+乡村公益”

当前,屏南县双溪古镇国际残疾人艺术教育中心、甘棠漈下村“草根画室”和屏城乡厦地村艺术驻村公益项目等最具特色,充分展现了推进农村文创产业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形式。从2015年10月开始,双溪古镇国际残疾人艺术教育中心面向残疾人提供常态性的公益艺术教学,扶助弱势个体和家庭通过文创行动实现生活梦想,还帮助他们利用微信自媒体等有效渠道对接市场需求、推销艺术作品,并获得了一定收入。同样,甘棠漈下村的“草根画室”也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草根画室”发起人林正碌老师积极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艺术(油画)公益教育理念引入驻村实践活动,为村民免费提供油画教学。目前,已经有上百名村民蜕变成为高收入的优秀画家,他们的作品广受市场喜爱。此外,该画室还吸引了众多艺术家驻村进行艺术创作,许多游客也慕名前来学画,感受千年古村的特有风貌。艺术批评家程美信把文创带进屏城乡厦地古村,积极将艺术家驻村、写生和摄影、电影公益培训等活动项目与厦地古村特色相融合,实施造血式“文创+乡村公益”扶贫开发。“文创+乡村公益”扶贫开发模式不断取得文化、经济、社会效益,这是探索实施文创产业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形式,其为我国文创公益实践、文化旅游开发、古村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发展模式。由此,屏南县必须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深入发掘并开发更多实践形式。例如,创建乡村文创书屋,培养乡土文创画师、摄影家、陶艺师,打造乡村文创艺术长廊、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特色民俗文化体验区等多样化的文创活动,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文创产业格局,使文创产业在屏南县落地生根,并适时对接农村淘宝网络平台,助力农村文创产业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

(三)打造村落文创产业,完善支持精准扶贫

屏南县拥有众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为了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其必须积极打造村落文创产业,创新“文创+”扶贫开发新模式,持续推进精准扶贫。第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完善传统村落文创产业的支持体系。例如,建立并完善文创产业的政策、资金、技术、物流、信息等配套支持,为传统村落文创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打造传统村落文创产业大县。第二,打造传统村落文创产业新亮点,鼓励一些企业或村落合作社先行先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建设传统村落文创主题园区、文创产业园、创客公寓等,建设富有乡村风味的特色休闲度假胜地。第三,因地制宜地构建传统村落文化旅游线路,挖掘开发民俗、节日、喜庆、廊桥、庙宇、亭榭等乡土特色文化,为游客增加乡村生活体验,让游客“留得住乡愁”。第四,规划建设“互联网+创意乡村”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把屏南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分享、推广给更多游客。

三、结语

在“文创+”精准扶贫开发模式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必须始终紧扣地方县情、乡情、村情,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优化实施多元文创开发模式,积极打造传统村落文创产业,为精准扶贫搭建一个创新发展的良好平台,坚定地走出一条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强县的富有特色的扶贫发展新路。

作者:韦建忠 单位:福建省屏南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陈秋华,纪金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96-200.

[2]马勇,刘军.准确把握旅游精准扶贫内涵[N].中国旅游报,2017-01-04(003).

[3]吴旭涛,张尚瑶.看文创如何助力屏南扶贫[N].福建日报,2016-07-15(003).